高 琦,李耀龙(.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山东 淄博;.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中学,山东 淄博)
众所周知,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它是与某些生活情境紧密相关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为现在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同时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即可得到化学结论,以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参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自主学习,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探讨,这对于形成完善的化学思维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已经进入比较高的层次和阶段,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知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学生经常会出现很难应付的局面,由于他们的化学思维体系还没有完善,无法全面理解相关内容,这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感觉力不从心,甚至失去了对化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应该从自身出发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发挥出来,但是当前多数教师始终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并未在教学模式上展开创新,这对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建构极为不利,获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此外,学校在教学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若其作用未发挥好,对教学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在展开的过程中,学校普遍未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讨论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化学实验中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实验效果自然不佳,也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构建,我们借鉴其对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分析。
(1)主题提出。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提出实验主题,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正确引导,使其通过阅读课本实验内容总结需要的材料与工具,并注意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验目的。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些具体的情境,为学生设置实验问题,这样学生既可带着问题展开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联想生活中用到的实验原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科学意识”学科素养。
(2)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种化学物品的特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学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对高中的整个化学体系有一个了解,或者也可以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3)归纳总结。学生完成化学实验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针对整个实验过程、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来解释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构建起完整的化学实验知识体系。
(4)思考表达。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思考与表达,教师会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通过教师的提问使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说出来,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给予适当点评,通过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有何不足。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得到确立之后,即可进入教学模式的实验环节。“浓硫酸与铜反应”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比较经典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基本上了解到仪器的结构、其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等,同时还可以对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及废气处理等基本知识进行掌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四个不同小组,同时将实验仪器也分成四组(有差别),完成分组之后,由学生自行对分组仪器进行选择。例如,第一组为无酒精灯,第二组为有酒精灯,其他仪器均相同;第三组的硫酸为高浓度,而第四组的硫酸是低浓度的,其他则相同。通过这样的对比性实验,结合最后的实验结果展开深入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对该部分化学知识深刻地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同时实验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可见,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教学效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