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形象 止于神似

2018-02-26 17:04:23
新课程(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尔基礼赞茅盾

杨 虹

(潍坊市坊子区坊子工业发展区实验学校,山东 潍坊)

【学习内容】

高尔基《海燕》 茅盾《白杨礼赞》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关键词句的妙处(重点)。

2.感受形象,理解象征手法(难点)。

3.通过与茅盾《白杨礼赞》的对比阅读,进一步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重点)。

【预习要求】

1.了解高尔基,朗读课文,识记字词,思考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说说课文如何描写白杨树的。

【学习流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天空,磨砺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搏击狂风恶浪;当鸟儿们都躲避风雨时,它却高傲地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就是海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海燕的英勇雄姿!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闭目凝神细听。

2.学生音韵铿锵、声情并茂地模仿朗读。

3.朗读展示。

小结:朗读应注意把握“情感、重音、语气、语速”。

三、争先恐后谈谈感知

1.请同学们用事物加环境的方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们用事物加情感的方式概括自己的初读感受。

四、细腻品读感受形象

请同学们说说课文是怎么塑造海燕形象的。

1.自主思考,随手勾画,及时写下理解。

2.小组交流,当堂展示。

要求:用声音传达出情感

学生总结答题要点: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动作、心理、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句子或词)+表现手法及作用(各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烘托渲染、句式等)+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精神)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在正面描写、对比反衬和环境越来越恶劣的渲染中,刻画了海燕勇敢坚强、乐观自信、敢于献身的形象。

五、明确手法理解象征

1.作者是不是单纯地刻画这些动物和自然景象呢,还是别有一番用意?

(1)出示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体)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叫“托意于物”或“托物寓意”。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2)要深入理解象征,就必须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

出示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思想。

(3)明确关系理解象征(完成连线)。

请说出《海燕》中象征体和被象征体是怎样构成相似的。

明确:以“海燕”为例,作者起兴于勇猛高傲的海燕,以海燕善于搏击暴风雨的特点,联想到敢于迎战革命暴风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以满怀的战斗激情,热烈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这是“形象”——外在表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乐观坚定精神更是何等“神似”——内在品质。“神似”是作者着意渲染的情趣——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是高尔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传神写照,是作者强烈的革命感情、意志和品格的显现,是鼓励广大劳动人民勇敢地投入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去的情怀。高尔基把这些精神和情怀,以敏锐的心灵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海燕”的艺术形象,靠的是象征手法的使用。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散文的精髓是“我以我笔写我心”。作者借助象征手法,通过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表达了自己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执着乐观、敢于献身的精神品质;鞭挞了“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3.师生共同以革命预言家的角色齐读课文,再次领会音韵铿锵、激情豪迈的特点。

六、阅读《白杨礼赞》

1.课文如何描写白杨树的,作者赞美白杨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白杨礼赞》与《海燕》在象征手法的使用上一样吗?

明确:《白杨礼赞》中直接点明了象征义,而《海燕》通篇的象征义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原因与文章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茅盾写《白杨礼赞》时是1941年,那时战争风云席卷中国大地,人们无暇揣摩意味深长的作品,所以能直接点明象征义;高尔基写《海燕》时,是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那时沙皇专制统治黑暗,斗争形势激烈,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人民的言论还没有自由,因此作者写得含蓄、迂回,通过这种方式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3.结合这两篇文章谈谈象征有什么好处?

明确:象征,“始于形象,止于神似”。它寓意深刻,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受;还能使思想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印象,能表达真挚的感情,极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七、课堂总结

作者借助描写和象征让白杨和海燕的高大形象永远印刻在我们心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是祖国的白杨,愿我们像白杨一样力争上游、不屈不挠;我们就是海燕,愿我们像海燕一样坚强勇敢、乐观自信、豪迈无畏。(板书略)

猜你喜欢
高尔基礼赞茅盾
茅盾的较真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茅盾不怕被骗
脱贫礼赞
中华诗词(2020年12期)2020-07-22 06:33:42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礼赞40年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茅盾手稿管窥
小说评论(2017年1期)2017-02-08 09:10:54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6
采油树礼赞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