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8-02-26 06:02
关键词:校地大学生教育

朱 伟

(信阳师范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校地合作”指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它既是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的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研究“校地合作”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1]。地方高校一般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大多是冠以地方地名的师范院校、职业学校和学院,办学区位一般依托地级城市,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和区域特色,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校地合作”可使地方高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培育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开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共赢的模式。本文拟通过总结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分析当前“校地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一、“校地合作”模式对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校地合作”既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近年来,创新创业已经被提升到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高度[2]。高校和地方政府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源,两种资源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地方政府拥有资金、政策及社会资源调配能力,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等智力资源作为支撑,而地方政府拥有的资金、政策及资源调配能力恰恰是高校发展所必需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面向社会的发展是当前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大学—产业—政府”之间形成的交叉影响、相互合作、多边互惠的关系,有利于高校与地方政府整合优势资源。而“校地合作”模式的开展,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减少了在校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环节,通过学校与地方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使大学生了解地方发展的人才需求和社会发展方向,有助于大学生有的放矢,及早制定职业规划。让大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地方社会直接接轨,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两种不同类型资源的有效整合,既能帮助高校扩展内涵和外延发展,又能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二、“校地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是以1997年清华大学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为开端。教育部于2002年4月启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计划,试点高校包括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高校[3]。虽然经过20余年的发展,但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创新创业大赛、众创空间和简单的企业孵化建设等形式上,并未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理论研究以及政策推动等方面都相对滞后[4]。

1.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由于受传统观念及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很多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层面,没有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仅是举办几场创业创意比赛,让大学生创办和经营几家小微企业、搞几个创意公司、组建几个创业孵化基地了事,更多的是应该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整体培养和全面提升,并能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和方法。目前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很大程度上以学校和院系的指导为主,大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经营、自主学习的过程相对薄弱,往往受制于视野、社会资源和资金等问题,导致学生参与的数量少。另外在目标设计层面,很多地方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课外实践活动,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积累。

2.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还未纳入必修的专业课程序列,与学科和专业教育缺乏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缺乏有效途径和载体,未能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局面。地方高校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挂靠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等机构下。大部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以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为主,课程设置一般依托各教学院系,大多从就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求职基本技能的指导,课程教学一般设置在高年级,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课程设置的时间也比较短。另外,即使部分高校开设有创新创业选修课程,但很多大学生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3.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

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一般由主管学生的院系副书记、辅导员担任,没有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而且职称和学历偏低。虽然很多地方高校对负责创新创业的任课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但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创业经历,缺乏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多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同时,由于教师业务素质和视野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有效性和针对性明显欠缺,使得教学效果欠佳。

三、“校地模式”下地方高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校地合作”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于形成高校与地方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让高校内部产生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突破高校内部管理的封闭特征。在实践中,高校要从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的评估和考核中体现“校地合作”的目标与内容。高校通过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让地方政府真正认识到人才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清依靠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校地合作”促使高校在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让地方政府充分了解高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地方性。

1.改革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及创业素质,对创业机遇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抗风险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并能运用自身掌握的专门技能从事一定的创新实践活动的人。创新创业一旦成功,将会给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5]。相对于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的人才。这类人才具有形成技术应用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只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地融合,才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既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又要强化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教育。在知识结构上,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技术科学知识双管齐下,强化现代化技术知识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知识管理能力,扩展国际视野。在能力结构上,培养学生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广泛听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

2.强化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实践

地方高校既要充分认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领会政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深刻含义[6],还要自觉担负起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使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一致,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树立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回报地方的办学理念,抓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率,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首先,通过“校地合作”让地方政府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促进地方政府对高校予以政策支持和进行资源共享。地方高校要通过对国家政策的把握和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积极践行通识与专业相融合、课内与课外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与能力相融合、文理相通融,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其次,成立由高校到院系的学科专业建设小组,研究学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机制,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高校—地方—企业”的办学模式,密切校地结合、校企结合。再次,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完成校地对接,高校要全力以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3.构建“校地合作”模式下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校地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是由政府、社会、高校共同协作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教育体系构建中,充分考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1)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意识,通过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打造,培养具有强烈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卓越人才[7]。具体而言,一方面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全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与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实践提高大学生对经营主体的认知,通过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实现教育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更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同组建专业的教师培养基地,选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选派学历高、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促进专业师资力量的全面提升。另外地方政府选派行业专家和企业资深员工到高校讲授部分创新创业课程,选派有一定职务的干部到高校负责创新创业管理工作,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结构,形成一支有经验、有技术、有功底的高素质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2)建设好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首先,着眼于基础理论平台建设,根据“校地合作”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建立让大学生容易接纳和吸收的创新创业理论体系,采用“通识-专业-实践”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课程开设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比如,大一学习理论知识,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大二、大三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大三、大四进行创业实践。其次,高标准建设好大学生实验实训平台,将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转换的场所。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特色,开展经营管理、营销等实验实训内容,给予实验实训平台资金支持,通过相关创业软件、网站,构建一个虚拟的信息管理平台,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开展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建设,以第二课堂建设带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再次,创建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多个众创空间,扩大大学生参与度。同时选择有前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专业进行培育和指导,创办公司进行创业孵化,并按照公司化运作模式进行实体经营管理。学校可适当对学生提供启动经费,最终构建出跨年级、专业学科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最后,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引进地方企业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实践平台为基础共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实习基地”;根据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将特色与优势推荐出去,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走出去战略,形成校地及校企间共同培养人才的氛围。

(3)构建“校地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育体系进行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环节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评定,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查漏补缺,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实践[8]102-104。校地合作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从政策、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效果等四个层面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第一是政策层面,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有没有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等。如有没有专业的教育管理机构积极引导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否给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提供财税优惠和融资平台。第二是教育者层面,主要评价高校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如是否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经费投入、基础设施等物质方面是否有保障;是否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教学方法是否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是受教育者层面,主要包括评价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成果、创业率以及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如从人数、次数、成果、作品以及竞赛表现、学习效果、学生满意度等方面考评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是教育效果层面,主要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社会氛围。如是否得到社会赞同和认可,是否形成创新创业氛围,社会团体及企业组织是否积极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为其提供创业服务和支持以及毕业生创新成果及创新创业成效是否形成社会影响。以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为指标,构建系统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校地合作”模式,创新和完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服务,实现“校地合作”模式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海根,谭甲文. 基于校地合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61-63.

[2] 孙春燕.中国进入“创时代”[J].中国金融家,2015(3):141.

[3] 刘华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2):88-96.

[4] 杨丽君.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5):38-41.

[5] 李明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4(8):90-91.

[6] 杨正位,孔世平.人民网“双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新引擎[EB/OL].(2016-03-04)[2018-03-2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04/c40531-28171559.html.

[7] 李世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9):119-121.

[8] 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校地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题解教育『三问』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