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英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 江苏苏州 215103)
考虑到我们的学生是乡村学校的普通班学生,学生的阅读普遍比不上大城市里的高水平学生,更不用说大量有阅读困难的古诗和古文了,要想像王君老师连滚带爬地带领学生学习《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基于<孙权劝学>的群文阅读》那样的古文轰炸恐怕不行,于是我降低了难度,把涉及到的杜甫写《春望》之前写的另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做了翻译,打印出来提前下发给学生。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先打印出来下发给学生。
1.通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了解杜甫其人。
2.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习《春望》,了解叶嘉莹教授对杜甫的评价——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
通过群诗教学了解叶嘉莹教授对杜甫的评价——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
1.唐诗的集大成者(投影)
师:叶嘉莹教授在她的《古诗词课》这本书里评价杜甫是“唐诗的集大成者”。我们之前好像听过“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那什么是“集大成者”?集:聚在一起。大成:原是孟子对孔子的赞誉,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才德兼备,学识渊博,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用于赞誉孔子思想集古贤之大。后来常用该词形容在某方面精通渊博超出一般的人或事物。
那么,叶教授在她的《古诗词课》中为什么会称杜甫是“唐诗的集大成者”呢?她认为原因有三:
(投影三个原因)
师:一是因为……
生:他具有集大成的胸襟和容量……
师:二是……
生:他既不像李白那样……
师:三是……
生:他在修养和人格上……
师:诗人感情自不必说,我们学习了他好几首诗,可以领会。那什么是儒家道德,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研究的内容。我想在这堂课上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借《春望》读杜甫”。
2.通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了解杜甫其人,转入《春望》写作背景(投影)
师:公元755年,杜甫被授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他从长安去奉先县探望妻子家人,写下了一首有名的五言古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以议论为主,杂以叙事,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首诗的翻译,让我们在诗歌中去感受杜甫的诗人感情和儒家道德。( 给时间学生阅读)
师:同学们读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的内容,说说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矛盾的杜甫。他考虑过归隐江湖去过那潇洒自由的日子又不忍心离开英明的君主,他既想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又不耻于干谒权贵,他觉得学巢父许由隐居避世很好又不能放弃做贤臣的理想。
生:执着的杜甫。不管他心里如何矛盾,他的理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做贤臣辅佐明君。
生:忧国忧民的杜甫。一直为国着想,就是在回到家的那一刻得知自己的小儿子被饿死了,他想到的还是平民百姓们怎么活得下去。
师:为了自己的至死不渝的理想,公元756年8月,杜甫将家安置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虏,被困居在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公元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更增添了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触景生情,写下了《春望》这首五言诗。
3.学习《春望》,体会杜甫的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投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春望》,看看在这首诗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解疏通诗意。
点学生起来朗读,读后让学生评价,并对不太到位不理想的地方做适当的修改。
全班齐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师:我们的朗读就到这里,下面结合你们的理解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生:忧愁的杜甫。你看国都残破不堪,到处乱草丛生,战争连续不断,百姓如何生活?
生:我也读到了一个忧愁的杜甫。战争让人们流离失所,诗人也被囚禁在残破的国都,连家信都无法收到,前面不久自己的小儿子又刚被饿死,家里是否平安,妻子儿女过得怎么样都无从知晓,能不忧愁呢?
生:思家念亲的杜甫。上一位同学说到的是他为家人忧愁,可想而知他在思念自己的家人。
生:苍老的杜甫。他的白头发因为长期的忧愁抓挠越来越少越来越短,说不定秃了不少呢。这样子显得多么苍老啊!
师:要知道,此时杜甫只有45岁。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看见45岁的男子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有的男子六十几岁了也没有这么苍老呢?
师:杜甫怎么苍老得这么快呢?
生:老师,我知道了。前面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杜甫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反思,长期的矛盾、忧国忧民、不顾自己地为百姓操劳、理想还没有实现,他长期处于抑郁之中,能不老得快吗?
师:还记得初一时我们学过的杜甫的一首诗吗?——望——岳——
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师生(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师:这是诗人二十四岁的时候在漫游途中所作。那时,虽然他应进士考试不中,但登上泰山后,被泰山的雄伟高大和神奇秀丽所折服,咏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凌云的诗句,他要站在最顶峰俯瞰整个世界。虽然在后来的仕途中没做到,他仍勇往直前。
所以才会比一般的人苍老得要早。
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
师:嗯?这怎么说?
生:这是杜甫的自况。在《春望》中也有体现,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意思是: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会使人害怕。
师:按照你的翻译,是谁流泪谁惊心?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景手法?
生:诗人流泪惊心。融情于景。作者看到残破的国都乱草丛生,想到战火让人们流离失所,悲愁痛苦,触景生情,再美的景也让他开心不起来,反而更添忧愁。
师:你说得很好。我记得这句诗还有一种翻译:由于战乱,都城残破,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谁来说说你对这种翻译的理解?
生:这种翻译认为是花儿落泪,鸟儿惊心。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景物的身上,让景物也有了和诗人一样的感情。太巧妙了!
师:这就叫“移情于物”。比上一种翻译更打动人心,更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那种无以排遣只能移情于景的内心的忧愁之深。当然,无论怎样理解,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以美景衬哀情,表现自己的愁苦之深重的。这就是我们在这句诗中看到的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师:虽然人已白发苍苍,他仍不忘自己的理想——做贤臣辅佐明君。于是,写完这首诗之后,他逃离了长安,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直奔唐肃宗所在的灵武而去,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也要把自己的思想、治国理想宣传出去,要出仕!
4.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
师:后来,诗人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读之前下发的材料)
师:你们看,诗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茅草屋栖身,竟遇到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吹出去的茅草又被乡里小儿抱走,想到自己的苦难,他并没有希望天下给他一个新的茅屋,反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天下的寒门学士能够聚在一个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屋子里,就算自己死了也知足了。这就是杜甫,忧国忧民,渴望尧舜时代的到来,让天下人都能生活得好。这样的杜甫,的确配得上叶嘉莹教授所说的“唐诗的集大成者”,配得上“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的高度评价。
王家伦教授点评:
这堂“群文阅读(群诗阅读)”课的设计很有特色。首先是目标预设合理并集中,整堂课围绕“诗人感情与儒家道德的自然而完美的融合”进行教学活动。通过授课活动,学生大体了解了一位立体的忧国忧民的杜甫。其次是构思巧妙。整堂课层次清晰,且有变化。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采用译文呈现的形式,对《望岳》作引导背诵的回顾,对《春望》作当场分析,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作文言呈现。如此,既符合学情,又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然而,考虑到“点”和“面”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加重分析《春望》这一环节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