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敬 良
(许昌学院 法政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教育部2016年明确提出建设“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倒逼地方高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综合型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道路。但调研资料显示,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上仍模仿传统学术型大学,学科专业求全求大、课程教学偏重理论,导致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社会服务能力较弱,与此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则完全摒弃自身特色,“弃文尚理工”现象严重,“成功”转成了高职高专院校,偏离了教育资源优化的初衷。因此,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不是单项改革措施的简单相加,也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欧洲发达国家应用型大学的建立,无一不是在政府主导、行业积极参与、学校主动转型发展中实现的。这也警示我们必须以 “地方性”和“应用型”为目标,加强地方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探索出“学校基础+地方政府+地方产业基础=高校转型模式”的新路子,推动转型高校的实质性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2017年6月,全国共有755所普通本科院校。其中,646所属于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但地方高等院校的数量却与培养人才质量不相匹配。数据资料显示,2011年地方本科院校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三类高校中最低,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问题[1]22-23。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当前我们面临的时代背景和高校自身发展阶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两点。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浪潮蓄势待发,各国愈发重视回归实体经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型、升级的进程,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驱力,对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中国劳动力就业报告》显示,我国企业职工结构仍呈“锥子型”模式,销售服务人员过剩,缺乏掌握相关技术应用和技术研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导致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动力。经济转型升级要依据科技创新,需要建立产学研协作创新联盟;经济决策科学化也要求高校提供智力支撑。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贴近地方产业需求办学,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当地企业的技术现实生产力,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这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所在。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文化建设的推进,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根据2015年人社部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数量不足,二是层次不高,三是结构不适应。未来我国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72%、 2.31%和2.13%。基于此,国家高等教育在转型发展任务中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及转型路径,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科研、文化、医疗等机构要实现对接与共享,跟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创新转型发展思路,建立校地合作平台,引领地方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与壮大[2]16-17。这既是国家意志、社会需要、学生诉求,更是学校的使命与面临的挑战,也是学校“回归”、“纠偏”,再上台阶的必然选择。
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部署。坚持立足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已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共同的认识。近年来,许昌学院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地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道路[3]。许昌学院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对学校转型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探索出了“学校基础+地方政府+地方产业基础”的转型发展模式,对其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许昌学院作为许昌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转型发展无疑将为许昌及周围地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2002年至今,许昌学院面临着深刻转型,开始由专科教育转升为普通本科教育,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综合性本科教育转型,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来许昌学院调研,就许昌学院的转型发展予以肯定。2015年许昌学院获全国100所转型发展高校之一的荣誉。2016年许昌学院正式获批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并立项建设。2017年学校获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许昌学院在总体发展定位上坚持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并举,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努力发展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先进技术转移基地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联合体,并立足地方,服务河南,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1.政府引导,校地合作打造特色专业群
许昌市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许昌学院围绕许昌市重点产业开展科研,培育打造电力电气、食品医药、信息通信、能源材料、土建园林等特色专业群。同时,支持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豫辰集团、众品食业、万里路桥等地方知名企业与许昌学院联合举办专业,支持许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许昌学院每个二级学院、每个专业都有比较稳定的行业企业合作伙伴。在许昌市政府的支持下,许昌学院还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电梯学院等行业学院,嵌入行业产业链,设置相关专业,为行业企业定向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许昌学院着重探索了学生培养平台和教师培养平台两个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特色课程教材,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
2.明确发展思路,知识反哺经济社会
许昌学院通过整合各种办学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在总体科学的统筹规划中,将自身的历史传统与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中,并且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办学资质,使自身办学层次更为多样,由此构建成不同层面的教育协调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服务对象上,许昌学院明确指出以满足地方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促进区域产业行业发展为宗旨,全力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在转型过程中,许昌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到地方政府、企业任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资料显示,截至2107年6月,许昌学院共派出高学历人才教师到政府、企业挂职累计达200余人,完成政府决策咨询报告100余份,完成许昌市政府招标课题、软科学课题等达500余项,帮助企业进行品质控制、高新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的申报等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一致好评。
3.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优势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进行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基础,它代表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决定着其科学研究发展的前景和后劲。许昌学院将学科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当地需求为导向,学科建设与地方特色产品相结合,成立了许昌钧瓷艺术产品生产研究基地。结合许都魏晋文化,成立了拥有自身特色的魏晋文化研究基地。立足于中原农耕文明,成立了中原农耕博物馆。同时,为服务本地区能源可持续发展,成立新材料与能源学院,创建了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基地,将学科研究与地区发展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
4.开展特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理念特色、定位特色、学科专业特色等最终要通过人才培养来体现。许昌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注于特色实用型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二级学院将教学工程系统化,使教学质量、教师质量、学生质量成为该质量工程三大抓手。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开展课堂教学与“工地备课”相结合,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明确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向,与企业的工程师联合开辟新教程,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技术操作中去,真正实现培养的人才能为企业所用。
“双一流”发展目标的提出给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根据笔者调研,地方高校转型的热情和转型预期仍存在较大的负相关性,这种现状的发生既有外在的制度约束,也有自身能力的问题,本文将其概括为外部性诱因和内部性诱因两个方面。
1.制约高校转型的外部性诱因
从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来看,当前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存在机制欠缺,首先,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的贯通机制、高职与中职之间的衔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无法形成资源合力。其次是现行评价机制的制约,新建本科学校评估采用的是普通高校评估标准,与研究型大学的评价标准区别不显著,招生制度、教师聘任制度、专业设置制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必然导致在课程设置和办学定位上出现偏差。最后是受制于相关政府部门协同机制的欠缺,由于学校办学的独立性,政府部门无法将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告知学校,在引导学校专业设置方面乏力[4]23-25。相反,学校作为行政主体,缺乏清晰的市场劳动力需求信息,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两者之间发生背离是必然结果。
2.制约高校转型的内部性诱因
从笔者的调研和搜集的资料来看,制约高校转型的学校内部诱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办学理念滞后,部分院校还没有明确认识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才是学校的出路,转型指导理念仍停留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思路上。第二,学科与专业设置落后,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未来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但从调研资料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与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区分度不高,也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同时,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学校“双师型”结构教师比例在30%以下,难以兼容实践应用型的发展需求。第三,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框架较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强,无法达到真正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要求。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教育改革潮流,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也在努力尝试适合自身的转型之路。文章基于现实的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尝试性地归纳了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路径选择原则。
1.坚持 “地方性”与“应用型”的原则
地方高等院校必须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发展可能出发精准定位,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地方性”和“应用型”原则。突出“地方性”原则,就是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实现学科专业契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人才培养满足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成果符合当地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从而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坚持“应用型”原则,就是要求地方高校构建契合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群,培养适应行业企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产出能够支撑地方企业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技术成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转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率。偏离了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既谈不上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无法真正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目标[6]52-57。
2.坚持产教结合,“政府主导+”的共同办学的原则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实现预期转型目标,必须摒弃传统人才观、质量观和复制“重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创新实践“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共同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双主体”的新型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地方政府、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创建校企合办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立实施转型的载体和平台,推进教育方式与生产方式融合,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行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在专业课中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范与技能教育训练,逐步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制。二是根据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和产业群的发展构建专业群,按照产业行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设置专业(专业方向),各个专业(专业方向)面向企业或行业中相同的岗位链。三是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员担任外聘专家,建立健全由校内外专家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新专业设置评议制度,保障专业对应产业、学业对应职业[7]67。
3.坚持校地校企良性互动发展载体的原则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坚持校企良性互动发展的原则,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实行功能和资源优势的协同互补,实现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有机对接和融合,以合作平台为载体,推进教育与产业的对接融合,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产学研合作发展联盟,通过发展联盟理事会研究确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项目合作的重大问题[8]46-47。二是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各类机构,形成资源整合共用、人员互通有无、项目共同研发、成果利益共享,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基地建设机制。三是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培训实习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共建的基地和双方的职业资质,统筹使用教学场所、师资、经费和设备,将学生培养、企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保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四是合作共建对接产业行业发展的各类冠名班、订单班,冠名二级学院,学校与企业在统一的教学计划下,分工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就业、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双一流”学科目标的提出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倒逼本科院校必须进行改革。从目前调研材料来看,地方高校转型仍停留在传统研究认为的“静滞”状态,即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不来电”,政府主导+学校主动的转型路径并没有成为当前地方高校转型道路的共识,本文选择以许昌学院转型发展为案例,再现了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成功转型的方法,即地方高校转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呈现出高度耦合性关联,探索出一条“学校基础+地方政府+地方产业基础=高校转型模式”的新路子,为同级别、同区位的同属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9]。文章将其总结为两个方面:第一,地方高校转型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高校与地方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需要大学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地方政府应该把地方高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中,引导地方高校把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同时,地方政府更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管理和协调职能,积极为地方高校提供资金、资源等办学和发展所必需的保障要素,为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为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推进。第二,地方高校转型必须坚持“地方性”与“应用型”相结合。融入地方办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发挥主体作用,主动转型、主动融入、主动服务,摆脱模仿和跟随学术型大学的传统发展方式,转向面向区域、贴近行业、立足应用,办出一批具有明显地方产业背景和一定特色优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实现学科专业群、科技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的有机结合。
[1] 宋碧英,王莉芬.转制地方中小型高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23.
[2] 焦新.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负责人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2013-12-31(2).
[3] 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 阙明坤,张韦韦.应用技术大学:地方高校“升级版”[J].教育与职业,2014(7):23-25.
[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Z].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156-168.
[6] 许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创业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2(4):52-57.
[7] 常静.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67.
[8] 宋征征.河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6.
[9] 王清义,陈建国.许昌学院校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