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思考

2018-02-26 21:24刘芳芳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布依族器乐民族音乐

刘芳芳

(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 贵州 兴义 562400)

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包括歌唱、乐曲、打击乐器、民族舞蹈音乐等。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有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本土化,有助于幼儿获得民歌、民舞、演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唤起幼儿利用音乐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在审美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达到审美志趣与艺术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利用民族音乐开展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不仅拓展了幼儿园教育资源,也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有利于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以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将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功探索为例,充分挖掘本土门民族音乐的内在重要价值。

一、选择民族音乐的四个基本原则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把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基本的教育活动中,需要充分地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地考虑民族音乐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就需要把握好民族性、游戏性、教育性、适宜性的四个基本原则,在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将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就特别重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域的少数民族特征和文化。

(一)民族性原则

幼儿是生活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幼儿直接感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自身经历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儿童直接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是完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重要的是,本土民族音乐承载了传承本土民族文化事务重任,其蕴含的独特民族精神和情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在择取民族音乐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点。在历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黔西南各族人民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取向,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本民族的乐器,创作了别具风格的乐曲,无论是曲调还是表现形式通常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对促进儿童对周围环境与本民族文化的熟悉具有重要的价值。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中,特别注重将黔西南主体民族布依族、苗族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让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苗族的“芦笙舞”等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趣味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必须变得游戏化。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在选择民族音乐资源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选择的音乐作品表达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与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更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始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布依族、苗族游戏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活动的内容设计上注重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乐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的被吸引参与到其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例如,我们在开展教学中,将黔西南的本土文化——布依族歌舞《梳花》、苗族歌舞《板凳舞》融入到教学中,让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将这样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民族音乐素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让幼儿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及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沐浴于充满游戏气氛的环境中,加深对民族音乐的感受,产生快乐情绪,激发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动力,促进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增进其学习效果。

(三)教育性原则

民族音乐中往往蕴含着各族人民好客、热情、谦逊等优秀品格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接人待物中形成的传统文化礼仪习惯,而幼儿喜欢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的表现其喜、怒、哀、乐等情感。所以,运用民族音乐、游戏、舞蹈等来引导幼儿求真、向善、爱美,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启蒙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把教育性原则放在第一位,遵循本土特色、本园特色、绿色经济等原则,提供丰富多彩、安全、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我们在开展活动中,在竹筛上画各种体育运动图片、在竹编小篓上种花、插花,并布置于走廊,充分利用走廊、空余空间创设阅读室、创意坊、美术区等。选择有积极引导意义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布依族的《桂花开》表现了布依小朋友抒发桂花开等贵人来,贵人就是解放军,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如黔西南本土布依族歌曲《打粑粑》、彝族舞蹈《阿妹戚托》等歌舞,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的情况下,让孩子感受到布依、彝族姑娘浓浓的姐妹情谊,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

(四)适应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独生子女较多,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城区较为普遍,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缺陷性。如何从小就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索的大问题。为了培养现代孩子的适应性需求,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遵循适宜性原则,收集地方民族音乐资源进行改编,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挖掘家乡原生态地反映日常生活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在音乐结构、节奏、歌词上给予变化,将之改变为适宜幼儿传唱的歌曲,最终引入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中,如布依族的《敬酒歌》、《穿着阿妈秀花衣》、《利又利》、《迎客歌》、《送客歌》等最能反映布依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礼节,其歌曲曲调也有着及其浓郁的布依民歌风格,但其歌词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于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对歌词进行了精心简化,保留了部分沿用本土布依语语音的衬词,这有利于儿童的理解与接受,而且使人感到熟悉又新鲜,有效地传承了原生态布依苗族文化。同时,我们积极开展反对小学化倾向活动,科学协同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向阳路小学,熟悉小学环境,激发上学的兴趣,培养相应的能力,培养幼儿做小学生的荣誉感和适应性。我们还根据实际开展特色教育,搜集提供一些环保、经济、实用、安全的废旧轮胎、草绳、竹圈、舞龙、踩高跷、踢健、木偶剧场等让幼儿进行各种民间体育游戏,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开设板凳舞等特色教学。

二、对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的思考

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已长达30余年,通过长期对幼儿的教育和管理,结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地域民族文化特性,对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这一课题感受颇深,并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事幼儿教育与中小学、大学教育虽有所不同,但也是一脉相承的。将民族音乐融入教学中,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将受益匪浅。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民族音乐感兴趣,才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教学效果也才会明显提升。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创设情境,让老师们到广阔的乡村去采风,如在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特殊节日,都要组织教师和孩子们到民族聚居区望谟县、册亨县、兴义市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参加歌舞活动,让老师和孩子们感受民间的节日氛围,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兴趣,为老师了解各民族的特点提供方便,为有效地开展民族音乐课程游戏活动提供理论与经验的保障,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形成活动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邀请各族民间艺人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现场表演相关童谣;邀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与教师一起探讨民族音乐融入幼儿园教育的必要性,以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的需要。

(二)利用素材,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学习品质、以及良好的个性与社会品质。在开展民族音乐课程游戏活动中,幼儿园也应力求做到寓教育“玩”。而幼儿音乐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其教学侧重点不同,对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处理好音乐素材,能够形成不同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音乐能力的发展,如黔西南州册亨县布依族的万人歌舞《转场舞》,上万的布依族同胞围绕一个场地转着优美的舞蹈,拉着远来的客人一起跳舞,非常快乐,这首歌内容贴近生活,情节充满童趣,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我们的教师可以将这一素材变成歌曲和舞曲版,创设音乐欣赏,舞蹈欣赏、学习歌曲、节奏乐等多种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演唱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布依族的《斗鸡舞》、苗族舞《牵手走苗家》、布依族的《竹筒舞》、《舞龙》、《丢花包》等进行改编,让幼儿在玩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唱歌曲,进而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填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动作的协作性、感情的丰富性,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对民族游戏及普及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

(三)丰富教法,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

丰富课堂教法,是幼儿课堂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优化教法,以幼儿为本,推进课堂创新的进程,促进幼儿发展,不断促进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幼儿音乐课程游戏作为艺术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有该领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又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有着强有力的渗透关系。幼儿对于民族知识的了解,能使幼儿对民族音乐作品形成更全面、更直观、更多元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幼儿园民族音乐课程游戏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将民族音乐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及其他领域教育中,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作品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既提升幼儿生活中艺术活动的质量,又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的发展。一是要民族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音乐与舞蹈不分家。在幼儿园中融入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将其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学习氛围。例如:在一次大班幼儿音乐课上,教师以游戏方式引出民族,再引导幼儿利用舞蹈方式展示民族特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多少种少数民族?能大声地数出来告诉老师吗?这一语言激发了幼儿们的兴趣,幼儿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苗族、回族、维吾尔族、瑶族、壮族……”幼儿们大声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紧接着,教师继续与幼儿互动:你们能利用舞蹈动作展现出各民族的特点吗?小朋友们听各民族音乐,配上适合的舞蹈动作吧(引导幼儿听民族音乐,辨别民族,配上与之相配的舞蹈动作)。这个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活动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音乐课堂其乐融融,幼儿们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民族音乐,仔细地辨别,从而融入舞蹈,衬托音乐。二是民族音乐要与器乐相辅佐,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民族音乐要融入幼儿教育,少不了一定的民族器乐。在以往的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多以出示民族器乐、讲解民族器乐的方式授课,幼儿被动学习这些知识。这经常导致幼儿听了之后很快忘记所学习的器乐。为此,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幼儿主体,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次幼儿民族音乐课上,教师带来了手鼓、小锣、木鱼、梆子、简板、碰铃六件民族器乐。由于带来的民族器乐有六种,因而教师将幼儿分为六个小组,并随机分配民族器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民族器乐相关知识。在小组中,幼儿需要合作交流自己小组的民族器乐像什么?属于哪个民族的?器乐名称是什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幼儿们还可以亲自体验民族器乐,如敲击、碰撞、摇动等,听一听这一民族器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自己在什么场合看见过这种器乐?在生活当中能否寻找到与之相似的声音?等等。这样的教学完全突出幼儿主体,但教师也应做好引导工作、调控工作等。为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利用民族器乐,创编音乐,充分发挥幼儿个性,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四)设计活动,促进民族音乐全面融入幼儿课堂

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心理,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认可。我们在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中,将民族音乐全面融入课堂,教师必须设计活动,给予幼儿展现的机会,以最大化促进幼儿表现民族音乐风采,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小规模的“民族音乐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民族音乐,参加民族音乐会。在这个民族音乐会活动中,幼儿还可以自主创编与主题相关的舞蹈,衬托音乐,渲染音乐。教师设计一定的激励方法,以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民族音乐会活动。

总之,民族音乐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之一,将其融入幼儿教育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我们边远的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幼儿是我们未来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音乐意识,在音乐课堂上有效融入民族音乐,构建精彩的音乐课堂,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布依族器乐民族音乐
关于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论述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贵州布依族民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黔西南布依族《十二部古歌》为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布依族古村落平寨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