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五星小学(224000)
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学习的主动性不足,所以教师科学、灵动的引领显得至关重要。为使小学品德课堂更鲜活、生动,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下功夫,通过精彩故事、直观实物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成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支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具有思想性,倾向于说理,内容过于单调,在课堂教学时不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通过童趣化故事进行导入,提升学生认知的敏感度。童趣化故事能够满足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诉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条件。
如《做诚实的孩子》具有很好的德育教育功能,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非常关键。课堂开始后,教师以《狼来了》的故事导入:“从前有个男孩在山坡上放羊,觉得无聊便朝山下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正在干活的农民便跑上山救他,他却告诉别人没有狼,他喊着玩的。过了几天他又骗了这些农民一次。有一天,狼真的来时,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来救他,他和他的羊都被狼吃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应该怎么做?”问题提出后,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热烈。接着,教师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学生大胆展开故事讲述,有的讲大家都熟悉的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讲曾子杀猪和商鞅立信的故事,课堂气氛空前活跃。
上述教学,教师以寓意深刻的《狼来了》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诚实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失信害人害己,诚实守信很可贵。然后,通过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诚信的认知。
“百闻不如一见”,有时候单一的课堂讲述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因此,在小学品德课堂中,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直观教具、具体实物等途径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极大提高。
如教学《多彩服饰》这一单元时,师生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实物,带到学校。根据教学实际,教师挑出课堂教学需要的服饰。课堂展开时,教师一一展示具有民族特点的服饰,学生瞬间激动起来,开始讨论每一件衣服。此时,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衣服是哪个民族的,使学生对各民族的服饰有一个大体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服饰的探究欲望。如有的学生想知道这些服饰的来历以及形成这些服饰的原因,通过交流,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处。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用多彩实物服饰,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视觉体验。学生在直观观察和体验中,提出各种问题,主动寻找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各民族的代表服饰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完成品德课堂的德育教学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给教师施教带来更多选择。在小学品德课堂导入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立体、动态的特点,将影视片段、多彩图片、文字等信息,以声、光、电的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带给学生多元刺激,使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自然呈现出来。
如《地球在“发低烧”》重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关爱地球的情感。上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展示山清水秀的地球画面,随后音乐转变为忧伤沉重,同时展示雾霾、融化的北极冰架、恶劣的自然灾害等图片。学生在声音、视觉等感官的鲜明对比之下受到冲击,产生疑问:“地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应该如何行动起来?”这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地球妈妈的自诉动画视频,引出“地球发低烧”的课题,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学习之中,推动课堂教学有序展开。
教师用音乐和图片画面的对比,启动学生思维。学生展开探究,这时教师及时引入动画视频,让学生对地球“发低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样的导入避免了品德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总之,多样、有感染性的导入,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还为学生的学习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主动进入课堂学习,为提高道德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