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珊
(保定市徐水区高林村镇高林村小学 保定徐水 072550)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力推行下,人们对于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越来越感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这个给孩子打基础的阶段。而小学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更是能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应该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高效的学生培育方案,为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1]
自从我国步入改革开放以来,教学领域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而提倡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则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术现象和实验项目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之后进行各个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
在新课改下,为了保证课程教学与学校教学实际的契合度,教育部提出了以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为一体的课程管理体制,允许小学劳动与技能学科教师根据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确定“做中学”的教学主题,针对性地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为此,小学劳动教师应该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资源,通过校本化的劳动实践课程满足本校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3]
在开发校本化的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教师应该面向本校全体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展开课程调查,了解本校小学生最需要获得的劳动技能,以便让小学生们在劳动课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比如,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五谷不分”的生活问题,即小学生们不认识农作物与常见蔬菜,不了解自己赖以生存的食物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加工过程等问题。对此,教师便要以“种植农作物”的校本化德育课程组织“做中学”劳动任务,让小学生们亲自经历农作物的种植、收割、加工等过程,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其意识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与不易。当小学生亲自种植与加工了农作物之后,他们还能懂得粮食是来之不易的,这也能有效改善小学生浪费食物、挑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全面优化小学生的整体素质。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孩子都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体验越多,感受就越深。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资源。在衣食住行点滴小事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是家庭教育独特的优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成人剥夺了孩子劳动的空间和条件,等同于剥夺了孩子“勤劳”品质孕育和养成的土壤。一旦自己所享受的一切都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便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人生哲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学校教育必须及时介入,指导家长为孩子设置“家庭劳动小岗位”。如,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的常规家务劳动量;亲子共同确定每周学一项劳动本领,让孩子日日劳动,周周收获。家务劳动岗位活动要进行阶段性小结,从而形成一个序列化的训练提升体系,让家务劳动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成为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家庭劳动教育中,“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劳动意识的有效途径。以文本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在与家长一起阅读分享中,更新劳动观念,树立“劳动美好”意识,孩子就会觉得劳动是一件光荣且有意义的事,进而更愿意自发地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例如笔者曾在班级微信群中推送过一篇有关美国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文章,说是欧美国家学生最希望得到有关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的高分评定,其次才是学业成绩,因为前者更能衡量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对以后入职有更大的影响。这给了家长和孩子们以巨大的思想冲击。如此通过劳动教育主题的共读,父母与孩子一起交流分享对于“劳动价值”的思考,引发学生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性格单纯、直接,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美,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取得成功与进步的强烈欲望。对此,教师应以实践任务刺激学生的竞争心理,驱动小学生主动参与“做中学”实践活动的欲望,为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践任务是刺激小学生求知欲与好胜心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个任务是否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却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实践效率。针对这个学情特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应该考虑实践任务的趣味性与多样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悬念与好奇心确定实践任务的具体内容,便于小学生在劳动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从实用角度分析劳动与技术课程知识,改善小学生的劳动态度。[4]
综上所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提高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不仅仅只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用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其之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