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师心理危机分析及解决策略

2018-02-26 10:10刘秀贤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成教心理信息技术

刘秀贤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江阴 214431)

一、新媒体时代成人教育教师应对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成人教育的特点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与交互性、个性化与全球化、大众化与分众化[1]的传播特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依托互联网技术,成人教育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与师资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活动主要依附于高校教育资源,如开办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

1.技术上的即时性与开放性。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度的传播路径,新媒体技术模糊了信息受众和信息来源的之间的界限,从信息受众向信息生产转变,实现了技术上的开放性。能在 “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中的平等交流。普及智能手机和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使得技术上得到保障。

2.人际交流的双向性与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下成人教育人际交往更加便捷,师生沟通效率的明显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走向是由精英文化趋于大众化。一改传统人际交往的被动性,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人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走向全面的双向交流与适时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使得师生之间的交往主体性不断增强,满足了个体的交往需求,释放了人的创造力,为信息以及新知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空间。尽管信息交流是广泛的,可以用“所有人对所有人”来概括,但从本质上看,是以个人自愿参与为前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交互中保持独立与自由。

3.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颠覆性。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信息传统脱离了传统的地域、身份的限制,可以即时发布信息,并能引起巨大的舆论力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传统媒体中单向度的知识接受转变成新媒体中的知识再造,并对信息知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媒体的成人教育教师也有这种舆论的压力,担心自己的言行被传播到网络上。在现代信息技术中,信息实现了跨越文化、种族与国度的共享。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成人教育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拘泥于时空的限制,可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始学习[2],进而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便捷性;同时成教学生也能在网络上发布消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二)成人教育教师面临的挑战

1.信息来源多元并趋于整合。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成人学习者本身担任着复杂多样的社会角色,不再满足于做一名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同时其自主意识也唤醒了。传统媒介中,信息是单向度和被动传播的[3];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颠覆性,不仅强调信息的传输,更关注信息在传播中的影响力。个人获得了参与的能力,并能在参与中获得力量,对舆论或事件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在传统媒体中,个人只是信息传递的一个终端,没有对信息进行“再传播”的能力,也就是整合的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新媒体所推崇的。强调多元整合和互动,以论坛或群落的形式,整合各方力量,成为某个共同话题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形成归属和聚合感。一言以蔽之,新媒体需要我们以整合的视角面对学生,注重参与互动与分享。

2.教育对象参差不齐并要求不一。

成人教育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就业的,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承担着自己的工作,在参与课程学习时易被其他事项干扰进度,在线学习的持续性较差。需要教师能在线不断的给予督促与指导。随着高校的扩招,成人高校的招生生源多元化,并且数量激增。由于生源良莠不齐,并且不担心就业问题,只求拿上一纸文凭。教师和学生都觉得教学可以糊弄,得过且过,即使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也是枉然;在加上成人学生需求不一,大多是为了混文凭的,成人教育教师在教学中更难有动力了,心态不正,情绪不高。成人教育教师,他们受到外界各种压力的影响,再加上师资不足,工作量大,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就容易产生心理等问题,导致心理危机的出现。

二、新媒体时代成人教育教师心理危机的表征与归因

(一)认知心理危机

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形成了很多新的教育方式,如MOOCS、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育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教学理念、方法的变革,新媒体铺天盖地而来,但是我们有些成人教育教师却没有做好准备,对新媒体缺乏有效认知,认为这只不过是个新花样,流行的风吹过一阵,最后还是会一切回到从前。不愿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有些是看到了时代的巨变,但是自身没有自信,跟不上信息技术变化的节奏。

新媒体时代超越了“教师、教室、课本”三个基本教学元素,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新媒体如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也可以进行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必须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4]。教师需要做的是,在线上线下进行辅导答疑。新媒体的出现,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了解新事物,避免猝不及防,带来心理危机。

(二)角色心理危机

传统媒体中,教师是教室中就是国王,因为掌握着知识,而拥有无上的权力。特别是在传统以“教师、知识、教材”为三中心的教学理念中,教师的角色代表着权威和独裁。但是在新媒体中,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革命式”的冲击。教师的形象瓦解了,各种网络授课,名师名校的公开课,正在不分时间、场地把优质教育资源分享给普通学习者。知识的来源多元,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得到海量知识,知识正在以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知识不仅可以通过传承的方式获得,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思辨的形式产生[5]。教材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根据情境发生变化等。教师不在是知识传授的唯一来源,教师是帮助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的人,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上课时,还是照本宣科,殊不知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内容。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看手机,自己还不自知,产生了心理危机。

新媒体时代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与学生交往,已经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简单粗暴就可以解决的了,教师只是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没有办法应对新媒体时代和学生的,需要有新媒体素养,学习信息技术和技能,与学生做好沟通,打破自身绝对权威的定论[6],与成人学习平等交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互动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

(三)适应心理危机

成人教育就是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而来的,在新媒体时代,更是需要大家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上海量的新媒体资源,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慕课,进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线下学习,线上研讨,但是一部分成教老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当新理念和技术迎面而来的时候,他选择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不懂的不去学,不会的不愿学。不能恰当地运用和操作新媒体教学手段或者工具,以至于不能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任何人都有惰性,这是人性,但是在新技术不可逆转的背景下,教育需要创新,教师也需要克服惰性,不断创新。有些教师因为工作量大,不愿意去尝试,如有些课程需要借助寒暑假去录播教室进行不断反复的录制,这让他们不愿意创新,不愿意付出时间精力。教师的开放视野不够,惰性还存在着,从而使得教师不能认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也导致心理危机的存在。

(四)价值认同危机

社会对成人教育教师不够重视,教师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同。成教学生主要是已经就业或者灵活就业的,接受成人教育主要是提升学历。人们普遍重普通教育而轻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7]。人们认为成人教育教师付出的工作量小,工作任务轻,都是些混文凭的人,哪里需要认真上课呢?这种偏见跟终身教育理念不相适应,不利于终身教育的开展,给成人教育教师的心理上带来了价值偏差。

成人教育教师社会地位和认可决定工作积极性,当社会地位偏低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自然也受影响。成教生源来自已经就业或者灵活就业的学生。成人教育就是混文凭的,受这些观念影响,成人教育教师较之普通高校的教师地位要低。现行的招生制度,入学门槛过低,导致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为了混文凭而来校读书。面对这种特殊的群体,部分教师丧失了教育的信心,用一种得过且过的方式去面对,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三、新媒体时代成人教育教师心理危机的纾解策略

(一)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成人教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人教育教师同样也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高校理应为成人教育教师提供基本的生活、科研保障,作为教师,他们付出的跟普通教育教师是一样的。[8]从社会所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来讲,对成教教师给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编制、职称等问题上给以他们应有的地位与待遇。从物质条件、晋升制度、管理措施等方面创设一个有利于成人教师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放飞心情。

面对成人教育的需求和师资数量不足的矛盾,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如智能答疑系统、多功能信息库、网上模拟实验室以及人机对话系统、电子信箱等技术[9],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由助教等人员承担简单重复的劳动,让教师专注于创造性的劳动,更好的为成教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工作,使得成教适应网络教学的趋势。

(二)提供专业服务,促使其尽快完成角色适应

目前,在很多高校,成人教育的师资培养没有形成体系,把成教师资培养等同于普通教育。但是成教学生的特殊性,使得成教师资培养应该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建立专业的教师发展服务体系,为成教教师提供专业服务,能适应成教生的培养工作。为成教师资提供平台,增加各种进修机会,让他们能提升学术自信并调节身心,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对特定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专门的训练,按需提供各种服务,使得他们专业素养和教学工作能有效结合。

根据新媒体时代发展,适应成人学习者多元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10]因需设课,构建具有成教特色、涵盖不同成人学习者群体、覆盖学员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现实需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人教育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贯彻“因需设课”的教育理念,施行重视学习体验的“线上空间+线下辅导+随时随地”教学活动,努力促成课程内容学习与成人的生活经验的有机联系,充分体现成人学习者的自主选择性,从而提升成人在线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理想与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心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作为教师的理想信念,反映了他们对职业的态度,具有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有了基本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态度,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教师的工作动力。只有当教师有了崇高的理想,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才会自觉主动的去克服,提升教学的适应性,提高心理承受耐力。

教师的心理危机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成人教育教师的心理状况对终身教育的实施具有重大的作用,需要我们借力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提供心理疏导,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教学沙龙、午餐会、教学与心理咨询等活动[11],形成教师的敬业与良好的健康水平,同时做好教师心理健康的宣传工作,编制教师心理健康手册,由专业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猜你喜欢
成教心理信息技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创刊十周年赠言
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