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仪征市实验小学西区校(211400) 王 玉
审视当下语文教学,研究如何有效提问的颇多,而研究如何理答的相对较少。理答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有效的理答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效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而无效理答或不进行理答则会使教学环节戛然而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数教师备课时重点关注的依然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教学的导入、主旨的提炼,而忽略了以生为本的课堂理答预设。研究课堂理答的现状,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稍加思考后回答,教师就机械地重复学生的答案,或用“很好”“你真棒”等话语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简单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有时甚至对学生的回答不知从何作答,干脆不做任何的评价。这种评价缺乏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学生只能模糊地感觉对与错,并不了解对错的根本原因。
有的教师理答意识淡薄,以自己为中心,不是“满堂问”就是“满堂灌”。教师掌控课堂,学生成为看客,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漠然对待。在课堂上,教师或是连续提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干脆自问自答;学生则只是仓促地回答,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头脑中思考的是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提问对象,使回答得好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挫伤,回答不好的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为了营造一种所谓的“和谐”“民主”氛围,对学生的回答盲目地高唱赞歌,让廉价的、表面的表扬充斥在课堂。这容易使一些学生飘飘然,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理解的错误。
语文课堂应是灵动的、充满智慧的,而不是呆板的、教条的。智慧的阅读课堂迫切呼唤语文教师树立理答意识,掌握有效理答的技巧和策略,形成理答机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张弛有度、游刃有余。那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理答呢?
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刚抛出问题就有个别学生举手。此时,切不可急于让学生回答,而应该让他们学会静心等待。因为,学生的思维存在差异,应给予接受能力弱的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否则会导致此类学生形成思维惰性。此时此刻,让“问题的子弹”多飞一会儿,不但能充分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能促进思维灵活的学生养成深思熟虑的好习惯。当学生发言时,我们更要耐心倾听,并要求其他学生也要用心聆听发言孩子的心声。因为,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等待,延迟理答,能给学生提供思维碰撞与摩擦的机会,为他们留下尽情挥洒的自由空间,让课堂真正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舞台。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功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上课前的文本细读,还有一个就是课堂上的师生对话。语言理答就是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这是最见功力的。”我校六年级组的一位教师执教的《望月》一课,没有多余的语言来赘述,有的只是美好的月色画面和师生的共读声。情绪的起伏,时间的更迭,景物的转换,句式的渗透……有如凿泉引水,将美好的诗中月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浮想联翩,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语言文字的天空。这位教师先配乐创设语境:“一句诗就有一轮明月,一轮明月就寄托着诗人的一份情感。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沐浴着月光,思绪万千,写下了千古名句。”接着,教师引读:“有人因好奇而呼月——(学生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有人因忧伤而问月——(学生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人因思乡而凝月——(学生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因愁绪而对月——(学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教师在引,学生在读!这位教师的引读式理答怎一个“妙”字了得!此时,师、生、文与月完全融为一体,一个“情”、一个“境”牵引着整个教学过程,让我们听课的教师看不到一丝做作、看不到一丝刻意,留下的都是水到渠成的感悟与理解。在这样的引读中,“我”与小外甥的赛诗情境铭刻于学生心中,也铭记于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心中。这种引读不恰恰是“理答”的另一种风景吗?
追问,是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后,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教师紧接着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追问大有刨根究底之意。就阅读教学而言,追问就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学生回答中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有时,当学生说出答案时,教师突然来个“回马枪”,目的是让学生由知其然进而发展为知其所以然。请看我校四年级研修课《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片断。
师:读了描写黄河的四字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黄河浊浪排空的样子……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伫立在黄河岸边,听着黄河的咆哮,你有什么感受?
(在学生感受到黄河气势之后)
师:作者袁鹰用哪个词表现他的感受呢?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胆战心惊”。最后,学生自然而然读出黄河一泻千里、波澜壮阔的雄壮气势,为下文感悟稍公的勇敢埋下伏笔)
案例中,教师巧妙地抓住“听”“看”“想”三重感受来理解描写黄河的词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悟到黄河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从而对艄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这“愤”这“悱”,就是追问的前提和时机。学生的思维一旦出现了模糊状态,教师就要适时追问、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临界点上产生顿悟、发生质的飞跃。
智慧、有效、灵动的个性化理答能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将学生引入阅读的殿堂,带领学生于“山穷水复疑无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快乐。理答的复杂性和魅力就在于它永远无法预料!这种探索未知的旅程值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去尝试、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