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钰 景嘉伊
基于海外实践的全球胜任力课程开发研究
胡 钰 景嘉伊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
2017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校党委学生部、国际教育办公室开设全校通选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首次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等地开展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与社会效应。文章系统阐述了“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开发特点,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层面对课程效果进行分析,并对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反思。
全球胜任力;实践教学;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课程开发
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又称“全球竞争力”)一词目前尚无统一定义,通常指个体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能力。该理念可溯源到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二战结束初期,美国通过《富布莱特奖学金法案》、《国防教育法》等条例来支持培养外语人才和区域问题专家,以维持其战后的世界领导地位。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在《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全球胜任力”[1]。2012年,《美国教育部2012-2016国际战略》以“通过国际教育与合作在全球取得成功”为主题,提出“进入21世纪,全球胜任力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无论参与国际事务还是多元文化的本土事务,美国未来成功与否取决于国民的全球胜任力。全球胜任力必须成为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核心使命的组成部分。”[2]
不同组织对全球胜任力的定义存在差异。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人才教育提出要求,希望培养具有开放态度并能理解国籍、文化、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差异,深刻认识共同价值,具备批判思维、系统思考、创造性思维等认知技能和社交、沟通等非认知技能,同时兼具行为和协作能力的新型公民,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宣布从2018年起将全球胜任力纳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考核框架中,并将其划分为“从多角度批判分析全球议题及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能力;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互动的能力。”[4]
中国也将全球胜任力纳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5]2014年,清华大学在学校章程的第一章第五条中也相应提出,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落到实处,清华大学于2016年首次制定并启动实施“全球战略”,确立了建设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定位,包括三项中心任务和九大战略方向。其中第一条便是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并融入学校教育体系[6]。2017年,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7]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希望通过该平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服务区域发展的杰出人才,为解决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贡献亚洲智慧。同年,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发布《全球胜任力:为走向世界作准备》,并界定了“全球胜任力”的基本内涵与核心素养,即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六种核心素养:①认知层面,要学习世界文化与全球议题,掌握至少一门外语;②人际层面,要培养开放与尊重态度,并熟练运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与协作技巧;③个人层面,要秉持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坚守道德与责任[8]。
关于实践教育,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9]将其定义为“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1953年,清华大学召开第一次教学研讨会,首次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体系。1958年,清华大学提出“教学、生产和科研三结合”思想,提倡“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同年起,清华大学实行三学期制,增加了为期六周的夏季学期,系统安排社会调查、实习、劳动和大型实验等实践环节,该传统一直延续至今[10]。实践教育既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开展自我教育、进行价值塑造的重要途径。
一般而言,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需要遵循时代性、特色性、目标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共同发挥作用[11]。课程是实践教育的核心,课程开发则是教育保持活力的关键。Short[12]提出课程开发三维模型:第一维是课程开发的活动场所,如外部机构、特定现场等;第二维是课程开发所需的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家长及相互间的协作关系等;第三维是课程开发遵循的价值观念。新课程开发需考虑以下四方面[13]:①课程开发的幅度或范围,包括学校整体课程结构调整、部分和个别课程开发、隐形课程开发等;②课程开发的方式,包括课程引入、选择、改变、整合和创新等;③课程开发所涉及的课程性因素,包括目标确立、内容组织、课程方案设计、实施计划制定和效果评价等;④课程开发所持续的时间等。
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竞争与合作,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2018年初,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14]在《光明日报》上发文提出,高校要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重大需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树立世界眼光,密切人文交流,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增强国际话语权,助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学生部和海外教育办公室联合开设的3学分、96学时的全校通选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首次以“全球胜任力”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将教学计划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赴海外实地探访,创造跨年级、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参访式、体验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增进学生对世界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胜任力,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具体来说,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在目标设立上,课程遵循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思路,不仅教给学生跨文化沟通的知识与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中国立场与真正的全球视野,引导学生树立“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的理念,掌握真诚的跨文化尊重而不是对弱者俯视、对强者仰视的跨文化摇摆。课程坚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特别是在海外实践中开创性设立临时党支部,通过召开以“走出中国看中国,我为中国共产党提建议”为题的专题组织生活,让学生以海外见闻为出发点,以中国发展为着眼点,走出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视角、清华担当的优秀青年学生。
在阿联酋课程的专题组织生活中,师生们讨论热烈,认为通过近距离观察阿联酋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一方面看到了世界上不同国家选择多种道路的可能性、现实性与长期性,另一方面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球化不等于欧美化、资本主义化。面对世界的多样和复杂,需要提升理性和思辨性,坚定中国的道路自信。
中国企业在阿联酋和中东地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相比,还缺少很强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走访的中国企业都对同学们提出了热情的邀请,可见对青年人才的强烈需求。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面临难得的机遇,会大有作为,大学生要培养“火车头意识”,做引领时代的火车头,提升引领意识,培养引领能力,发挥引领作用。
阿联酋此行,可以看到在大学、政企机关、公共场所等都摆放着阿联酋国旗和领导人头像图片,这些符号作为国家意识的重要载体,能增强本国人甚至外来人口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对中国来说,在国内,要加强全民国家意识,实现全方位、细节化、持续性的培养;在国外,“一带一路”建设上的文化传播不仅仅是经贸合作的补充,而应该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对待。
教师和学生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梅贻琦[15]曾谈到大学的“从游”文化:“学校就像是水,师生就像是鱼,他们的行动就像是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就是‘从游’,从游时间长了,日日观摩,即使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会收到耳濡目染之效。”本课程采用“从游”模式并进行放大,从校内放大到校外,从中国放大到世界,邀请校内相关领域教授全程带队,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从实践地选取、主题规划、内容设计、实践过程和成果产出等方面进行指导。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采用手动选课方式加入培养计划,在函评、面试、调研计划提交的三轮选拔中着重考察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学术调研能力,特别鼓励跨学科、跨年级组建多元团队,在师生互学、朋辈激励的过程中进行海外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海外实践中,既有带队教师讲解,也有学生自己讲解;同时,邀请调研中的中资企业负责人、国外企业负责人、国外大学教师、国外政府官员以及中国驻所在国的外交官等进行讲解,体现了移动课堂、多元学习的特点。
在赴伊朗行前,课程邀请伊朗文化研究专家进行了三次主题培训,组织学生确立了“央企海外形象传播”、“中国国际新闻传播策略”、“孔子学院和中国软实力建设”等研究课题。课程中,同学们走访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新华社伊朗分社、凤凰卫视伊朗分社、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中石油伊朗分公司、长安汽车伊朗项目部和中国葛洲坝集团伊朗分公司等中方机构,也与伊朗国会议员、谢里夫大学负责人、库姆宗教学者等进行了座谈。
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首先,注重调研实践主题的战略性。课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规划,将学术研究与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每次课程重点选择一个宏观主题与若干子课题进行设计。
其次,注重目的地选择的代表性。课程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发达国家,更鼓励学生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经验,在目的地选择上聚集在学生不熟悉、不易接触且与中国邦交友好、社会环境稳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影响力较大的国家进行实地教学。2017年暑期,课程以“‘一带一路’上的文明对话”为主题前往伊朗。之所以选择该地,因为伊朗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都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目前,笔者已经带队去过的国家有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伊朗、阿联酋等地。
最后,注重调研对象的全面性。为真正把握中国与实践地所在国情况,课程精选中外双方具有代表性的机构进行走访,既包含中国政府驻外使馆、海外中资企业、文化教育机构,也包含国外政府部门、代表企业和一流高校等,保证调研对不同经济体与文化的多样性有深入了解。
课程积极打造教室外、校园外、国境外的课堂,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特点开展学习。出发前,完善行前培训体系,邀请专业领域教授、校内部处负责人、中资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国别主题、行业专题、文化与礼仪须知等讲解介绍;组织团队行前自主学习,在出发前半个月左右建立微信群,要求每位同学围绕调研国情况及课程主题进行自主学习,每天由一名同学进行学习资料与心得分享,保证同学们在出发前熟悉调研国情况、带着问题去。
行程中,采用参访式、体验式、讨论式海外教学方法,在有限调研时间内最大化课程效果,并适应社会实践整日奔波的现实需求。白天,师生围绕调研环节走访机构、体验文化,晚上行程结束后,师生围坐召开例会总结,分享、探讨当日见闻所获。
课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将学生分为2~3人小组并确定调研分主题,以在实践中重点收集相关内容。实践中,各组轮流担任每日行程召集人,一方面要自选角度对实践国某项议题深度剖析,另一方面要对所负责行程进行基本介绍,并负责当日行程组织工作。同时,课程鼓励学生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海外建构进行量化研究,在海外进行问卷发放和街头采访,既能真实感受本土社区,又能锻炼交际能力。
成果产出是实践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课程规定,参与学生需提交1万字以上学术随笔,将学术思考与调研见闻结合;同时鼓励多样化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学术论文、政策建议、调研报告、新闻作品、影像作品等。课程将成绩评价贯穿于课程全过程,按照行前准备20%、调研过程40%、调研成果40%的比例进行分数评定。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以实践教学中的成果参与各类赛事、活动,进行各类传播,帮助学生实现实践成果效应的最大化。
伊朗课程后,经学生联络,伊朗最大的官方通讯社伊通社对此行刊发了报道并配发图片。同学们在《中国青年报》等校内外知名媒体上发布17篇新闻报道,课程纪录片获得数以万计的点击量,并拟将出版学生的学术随笔集《发现一个不同的伊朗》。学生回国后受邀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故事会”、“我是演说家”等会议发言和节目录制,支队获评“团中央2017年优秀实践支队”、“清华大学2017年社会实践金奖支队”等荣誉,取得了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阿联酋课程中,阿联酋卫星电视台中阿卫视在知名栏目“中阿访谈录”中对参与学生进行了电视采访。课程结束后,学生在各类媒体累计发布27篇新闻稿件,包括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官网、人民日报等官方平台。此外,学生以历史沿袭、国际化道路、政治体制等为题,撰写了10万余字的学术随笔;纪录片《清华学子走进阿联酋大学》更是登上了阿联酋大学各大社交平台,成为该校首支被广泛传播的中国学生视频作品。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探索的“教学课程+社会实践”互融模式,丰富了学生海外学习渠道、资源与形式,是对当前清华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的积极支撑,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里,中国的青年人越来越需要具备全球胜任力。什么是全球胜任力?几次课程下来,同学们一直在讨论,并且总结了十几条具体标准。这其中,同学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真实的全球。在这个由少数国家强势媒体描绘的世界里,我们知晓的、想象的世界非常有限且有失偏颇。只有用自己的脚来丈量、用自己的眼来观察、用自己的脑来思考,我们才能把握一个真实的全球。
课程归来,同学们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有了更多认识。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趋势下,“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纠正与平衡,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及参与。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这一进程是以包容性发展、多样性文化、平等性参与为特征的。这种特征是千年前《礼记》中“天下大同”思想的当代延续,也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优势之所在。为此,在推动这一进程中,不仅要让优秀的中国企业获得世界认同,还要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认同——这不仅关乎全球财富再创造,更关乎人类发展新理念。
开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希望同学们以真正的全球视野看待全球,以文化多样性看待中国以外的文化,掌握真诚的跨文化尊重,而不是对欠发达国家和受中国援助国家的俯视、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仰视的跨文化摇摆。在全球胜任力要素中,在与不同文化、文明交往的过程中提高“跨文化敏感度”,保持不同文化间交流的平等、包容、尊重,已成为重要的能力要求。
在访问阿联酋大学时,该校的专业接待水平令人印象深刻。从入校开始的合影拍照,到三辆电瓶车的贴心接送,到学校演播室的专访,甚至我们还没有离开学校,我们到访的新闻就已经上了大学的社交媒体主页,效率奇高。该校各类标识上清晰地宣扬着办学理念:创造、独特、创新、卓越、幸福——这不仅是这所大学的理念,也是整个国家的理念。这个国家极具特殊性,亲身接触后得到的认识远远超过媒体描绘的形象:在这个国家里,炫耀式发展与创新性发展并存,酋长制强势政府与国际化开放社会并存,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多样性世界文化并存。
课程让同学们看到了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坚定了中国道路的认同感。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从铁路到公路,从城市供电到供水,再到汽车、手机与日用品,乃至野生动物保护,中国元素在非洲无法回避。亚吉铁路是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当乘坐火车沿着这条铁路行驶在非洲大地上,同学们的自豪感陡升。据介绍,埃塞俄比亚对中国道路非常认同,并积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学习。而非洲当地组织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是所有国家中最好的。
课程让同学们看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奋斗方向。在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内,腊翊凡大使与同学们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他对清华大学组织师生走进非洲社会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带领优秀青年学子走进非洲是极有远见的举措”,“清华学生是中国驻埃塞使馆迎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希望你们之中未来有人能投身中非合作事业,推动走出一条互利多赢、共同发展的新道路。”中国驻非盟使团大使旷伟霖在大使官邸与同学们会谈,他说此次是驻非盟使团成立以来第一次接待国内大学生团,欢迎将来有更多青年学生参与中国驻非盟使团工作,在对非关系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在会见同学时说:“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清华大学开设此门课程,是极具远见和富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当今世界、开拓国际视野具有积极意义。”倪坚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迎来国内大学生调研团,希望清华利用自身一流学府的综合优势,开展对阿联酋的专题研究与交流合作,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提供智力支持。
课程让同学们切实看到了世界的多样与复杂,看到了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看到了当代青年的使命与素质。青年问题是国家安全问题,青年发展才有国家发展。走出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要有更多优秀青年真正地爱祖国、懂不同国家,如此,大同爰跻,祖国以光,才能让中国在新时代成为更美好的国家,并与他国一道建立更美好的世界。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16]提出,清华大学要“站在世界地图前”思考自己的发展定位。学校推进全球战略,力争在“走出去”的同时,能够代表国家的文化高度、教育高度、人才培养高度和创新高度。为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校内有关机构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设计基于海外实践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并通过每个寒暑假的组织实施,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改进,对此类课程的开设、开发形成一些思考。
自1988年“全球胜任力”在美国正式提出,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人才的理念已整整走过了30年。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这一概念仍处于研究和实施的起步阶段,在清华也仅仅发展了两年,这一现状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中承担的国际使命有很大距离。通过过去两年的课程实施,笔者深切地认识到,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继续加强经贸合作的同时,还有两方面任务要加强:一方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沟通,让不同文化、文明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既要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意传播,也要以积极的姿态了解、接纳其它民族的不同文化;另一方面构建“一带一路”的话语体系,从国际政治、全球经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讲清楚这一倡议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打破殖民主义、冷战时期的话语体系。核心目标是增强“一带一路”的全球认同感,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急需大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人才。
全球胜任力培养是国际交际技能的训练,而从根本上说更是全球文化素养的养成。季羡林[17]在《简明东方文学史》一书中,将世界划分为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体系和欧洲文化体系。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正以全球战略中心东移、非西方世界的新兴国家崛起为突出特征,由中国领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在深刻改变世界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即便是阿联酋这样的地区小国,在调研中我们也能强烈感受到这个小国家的大志向、大作为,其领导人“追求第一、不做第二”的理念异常突出。因此,仅关注以欧美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关于全球化的老观点、老思路、老办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全球治理需求。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必须在熟悉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掌握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基本知识,在跨文化语境下处理复杂化、差异化和精细化问题。这就需要在全球胜任力的教育中秉持正确的道路观、义利观、文明观,使学生能树立看待世界的客观、全面视角。
带领学生“走出去”的目的,既为了看世界,也为了看中国,而后者带有更根本的意义。在海外实践中,要看到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等不同民族、国家在道路选择中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成效,善于以历史视角、文化视角、理性视角看待并对比不同国家的道路选择。要引导学生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以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课程开发要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导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全球胜任力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培养更加宽广的全球视角、更加坚定的中国立场、更加全面的个人能力,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学生从基于文化多样性的比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不等于否定性思维,也不是旁观者状态,而是全面看待事物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批评观点。
目前,全球胜任力课程的开发尚属新鲜事物,是教师个体自发探索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什么”的问题,也要关注“怎么学”、“向谁学”的问题。要让这一课程能够持续、健康并渐成规模地发展,还需要在资源整合的情况下进行持续的优化设计。从这两年的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学生们的需求是很旺盛的,每次课程的报名人数都是最后录取的学生人数的十倍多,但能够开设这样课程的老师和提供的资源还是很有限的。为此,在宏观层面上,学校既要为课程开发提供平台,也要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体——教师提供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如项目资金支持、针对教师的全球胜任力培养课程开设、跨院系沟通渠道建立、国内外高端合作平台搭建、海外实践基地开发等。而在微观层面上,面对尚待开发的全球胜任力教育新领域,教师要在编排课程方面发挥主体引领作用,结合时代特征与国家战略理顺知识体系,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精细制定实施流程,创新发掘教学方法,畅通评价反馈机制,提高认识与自我认识。搭建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框架、形成全球胜任力人才的培养规模,已经成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机遇与使命。
[1]腾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怎么看?怎么办?[J].上海教育,2016,(29):48-51.
[2]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ucceeding globally through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engagement: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OL].
[3]UNESCO.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OL].
[4]具春林,邵晶晶.三重维度综合评估全球胜任力[N].中国教育报,2018-1-26(7).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
[6]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解读:九大战略方向[J].新清华,2017,(3):2.
[7]新华网.刘延东:携手共创亚洲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OL].
[8]清华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全球胜任力:为走向世界做准备[OL].
[9]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1-5.
[10]陈永灿,邓俊辉,张佐.温故而知新,践行以育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8-12.
[11]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0,(8):24-30.
[12]Keiny S,Weiss T. A case study of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 a model for INSET[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1986,(2):155-162.
[1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2-17.
[14]陈旭.努力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列[N].光明日报,2018-1-11(6).
[15]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1.
[16]清华大学新闻网.邱勇做客清华五道口科学企业家班,主讲“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OL].
[17]季羡林.简明东方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5.
Research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Global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Belt and Road
HU Yu JING Jia-yi
)
Global competence is a skill that focuses on being able to learn, work and live with other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lthough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ssential 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the actual pedagogical efforts remain fragmented and ineffective. In 2017,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co-developed and co-offered the course of “Global Competence on Belt and Road”. Held during the summer and winter breaks, the course takes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in Kenya, Ethiopia, Iran, UAE, etc, and has achieved good education and social effects. This research offers a comprehensive view into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curriculum effect from perspectives of value shap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knowledge transfer, and finally gives some prac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global competence.
global competence; practice teach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Belt and Roa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40-057
A
1009—8097(2018)08—0098—08
10.3969/j.issn.1009-8097.2018.08.015
胡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文化研究,邮箱为huyu@mail.tsinghua.edu.cn。
2018年4月2日
编辑: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