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集听障、视障、智障、自闭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学段涉及学前康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育。优越的教育教学资源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全省特教系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正积极向建设国内一流特教名校的目标迈进。
多年来,大同特殊教育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秉承“生活能自理、生存有技能、生命有价值”的育人目标,积极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规划、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制度,并创建了信息化平台,链接学校的网站、QQ 群、微信公众号等。我们以弥补学生生理缺陷、促进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实现学生各类功能康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呈现、模拟、放大教学内容,并延伸残疾学生的感知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聚焦聋、盲、培智、自闭症的课堂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康复训练、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延伸至送教上门、家校合作、社区共建的活动中,形成了以康复功能个别化训练为中心,各教学班课堂教学为基础,家庭训练为依托,送教上门和社区合作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信息化育人模式。提升了现代教育技术为残疾学生开发潜能的服务效能,为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殊教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潜能、弥补生理缺陷有了各种可能条件和外在环境。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从2005年成立“聋儿康复中心”开始,到全国医教结合区域实验项目校、山西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大同市心理咨询协会工作站的相继成立,最后成立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中心。学校陆续投资400 余万元,设立听力检测室室、评估室、听障个训室、助听器验配室、心理导航室、音乐治疗室、沙盘游戏室、情绪宣泄室、感统训练室、多感官康复室、自闭症个训室、作业治疗室等康复功能教室,用来研究、实践各类残疾儿童的个别化康复训练。
学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评估系统对全校学生的听觉、言语、认知、智力方面进行评估,帮助康复训练教师客观、科学、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到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区,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对每个学生开展一个方面的个别化训练。康复训练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类软件呈现、模拟、放大教学内容,延伸残疾学生的感知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训练,实现各类残疾学生康复训练的作用,促进残疾学生潜能开发。例如:通过听力康复仪、构音训练仪、主题教育仪提供的200多个实时的、可以激发言语产生的声控卡通游戏,让残疾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数量、速度、路径、呈现方式(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解决听力、智力、自闭症儿童发音不清晰、发音模糊、个别音混淆、音调、音高、气息等言语、语言功能问题;通过多感觉律动教室里音箱的听觉效果、灯光的视觉效果、气导振动的体觉效果,分别或同时传递给学生,训练听障、智障、视障学生的反应能力,帮助残疾学生解决普遍存在的注意力范围狭窄、感受性慢、感知动作机能协调等问题。这些现代信息化系统更有利于残疾儿童在康复个训时带来自主化,更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康复功能区的个别化训练是残疾学生潜能开发的突破点,学科的集体教学则是残疾学生巩固个别化训练效果、促进潜能开发的主阵地。每个学期初,通过学科教师与所带班级学生的康复训练教师的联席会议,制定班级的康复教学目标,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为充分发挥听觉障碍学生的视觉优势、视力障碍学生的听觉优势,促进他们潜能的开发,2004年,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自筹资金购买了23 台当时较为先进的Windows 系统计算机,实现了班班有电脑,教师人人会电脑,课课用电脑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率先走在全省同类学校前列;2005年3月,将教室电脑和电视进行信号连接,放大了显示窗口,课件的使用更加有效;2009年为所有班级、多功能厅、教学活动室配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真正的多媒体设备;2013年5月为所有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安装网络终端、投影机、视频展台等,实现信息技术与所有学科整合,远程资源、网络资源和自备资源的全面共享,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14年给盲班配备了有声地图,给低视力学生配备电子助视设备;2017年给每个视力障碍学生配备盲人阅读器。2015年,为幼儿集体训练教学购买了听力语言康复系统(小班)(中班),开展主题式教学,在一个主题下分成语言、科学、健康、社会及艺术五个领域对聋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017年新校建成后,又耗资140多万元为每个班级购置了触控一体机,增强了残疾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有效性,更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情境,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切的教学情境,促进各类残疾学生的优势发展区的潜能开发。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还建设有1 个多媒体电脑教室,配备了20 台电脑、多媒体系统、视障听障专用软硬件设备等,分别开设听力、视力、智力障碍学生电脑应用的课程,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成为课程结构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信息化平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进行电脑操作技巧的学习, 由最初的认识电脑、熟悉键盘, 到熟悉各种软件的应用。视力障碍学生运用专用软件自由编写文稿, 并对文稿进行编辑与管理,还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盲用浏览器和正常人一样方便快速地上网浏览信息, 在QQ 上聊天;听力障碍学生利用电脑、手机查找自己需要的内容, 在网上自由浏览信息,并熟练掌握QQ、微信等社交软件,和健全人无障碍交流;智力障碍学生重点学习“身边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等知识,学会用电脑、手机上的微信、QQ 等社交软件实现与正常人一样的无障碍沟通。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实现残疾学生的最佳康复目标,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十分重视家校联系,依托家庭教育,巩固学生的康复训练效果。为此,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设了家校联系微信平台、QQ 平台、短信平台。第一,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布置家庭作业、提供康复方法及技术,家长也可通过这些平台和老师沟通学生康复情况,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第二,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了满足家长和学生多方位的需要,还将一些老师精心准备的课程或者比赛课拍成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点播自己喜欢的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家长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第三,特殊教育学校的家校共建很重要的一环是对家长的培训。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及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家庭康复、家长心理辅导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消除家长的心理负担。
对于偏远地区的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其提供更有效、丰富的学习资源,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中重度残疾儿童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做到让其不但“有学上”,而且能够“上好学”;探索出中重度残疾学生运用信息平台送教上门的学习模式。对有网络送教家庭利用QQ、微信电子化手段实现家校的指导与沟通;实现对送教家庭的异地指导与建立互联网的网上教学模式,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认知度,重视程度,发展有效的中、远程培训。
为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还制定了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办法》、《教学资源共享工作制度》、《信息技术资料保管制度》、《信息技术器材保管制度》、《信息技术资源使用借还制度》、《信息技术科研及成果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努力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一是成立电教教材资源中心,不断购置软件,充实、完善教学资源库,配备各类教学资料:幻灯片、投影片、光盘、录象带、教研论文、优秀课件等资源,为教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二是建立了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工作QQ 群等,实现信息发布、资源共享、宣传学校工作,为学校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三是创建学籍系统、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系统、教职工绩效管理系统,并与上级有关人事管理的系统做好链接,实现高效率、现代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同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得全国、全省大奖:2011年,赵献芳、范志伟老师荣获第三届全国特教学校信息技术能力大赛全国三等奖;2015年,范志伟、王伟霞、赵文娟荣获第四届全国特教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竞赛全国三等奖;殷秋杰、兰丽芳荣获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大赛微课竞赛全国一等奖;胡秋景、李小红、贾彩琴荣获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大赛微课竞赛全国二等奖;王静、赵海琴荣获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大赛微课竞赛全国三等奖;赵献芳、陈安荣获山西省特教学校首届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赛二等奖;耿雅清、韩茹、赵献芳荣获山西省特殊教育首届微课大赛三等奖。2017年,胡秋景、韩如、闫蓉在大同市第六届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活动中,分别荣获小学段和初中段优质课一等奖;闫蓉荣获山西省基础教育“三优工程”优质课二等奖。
传统教育存在着与学生沟通障碍, 而有了网络的帮助, 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也激发了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推进,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正在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展现学校风采迈进2014——2016年,我校共有22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被长春大学录取1名,中州大学录取17名,北京联合大学录取2名,郑州师范学院录取2 人。2017年高考,我校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6 人被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录取,1 人被北京联合大学录取,1 人被郑州师范学院录取,录取率达88.9%。2018年,我校16名学生参加高考,6名学生被本科院校录取,8名学生被专科录取,录取再创历史新高。
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已形成一套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聋儿开展独特的、效果显著的语言康复方法。靠着这套方法每年都有一批聋儿开口说话,2017年9月,又有三名聋儿回归到普通幼儿园,从2005年到目前,共有40多位聋儿进入了普小普幼,实现了“有口能言、有耳能听”的康复目标。
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面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手段的不断涌现,大同市特殊教育学校新的领导班子,以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和狠抓落实的力度,扎实推进特殊教育的信息化,以此实现学校办学的现代化,为残疾儿童的健康发展实施精准的教学,谱写办好特殊教育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