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锋
摘要 慕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了现代化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而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也需要着力于慕课教学环境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学习效率。为此,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课堂教育模式引入慕课教育的基础条件,以及慕课教育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的技术升级路径,以便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应用慕课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慕课教育 计算机专业 教学模式
1 慕课技术应用方式
1.1 应用外部课件拓展相应功能需求
慕课本身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必须设置必要的中央服务器、无线网络连接、以及终端接收设备。通过主机控制上传教学资源,并将此链接通过中央服务器的转载传达至终端设备。而其中所有的辅助素材并非直接来源于网络,而需要进一步处理与优化。部分素材像素、质量、品质难以达到可视化和标准化的需求,应用慕课技术时容易造成数据信息冗余或者迭代现象。因此,在应用慕课技术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素材都可以直接引用,而需要进行初步处理和优化,才能满足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教学应用需求,并达到预期的资源信息呈现效果。
1.2 开发智能教室的多种合并功能化
慕课教育并非单纯的多媒体教学,所涉猎的电子设备较多。诸如:投影仪、高清录播系统、电子白板、Wi-Fi网络配置等等。而综合运用以上诸多设备时,必须体现出慕课教育的互动性,在课堂之中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补充并完善多项技术的运用效果。其最终目标是构建“智能教室”的多项功能,并以一体化的教学技术发挥多种设备的功能优势。这样一来,才能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建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最终支持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革新与发展。
1.3 创设共享交流网络教学技术平台
慕课教育中必须重视人机互动效果,这种互动不仅体现于计算机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体现在学习资源的共享化程度中。其慕课教学资料、研究成果、课件、视频、图文信息等等,都是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资源。为了更好的进行计算机技术交流与探讨,教师需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中完成学习资料的上传、转发、下载,以便学生随时提取学习资料。同时需要设定学生的发言功能,当学生遇到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问题和困惑时,可以在此平台中进行交流,并最终得到专业教师的解答和指导。因此,慕课教育并非单纯的技术性教学模型,而是促进课堂教学效果转化率的教育模式。
2 慕课技术的革新路径
2.1 优化慕课数据资源
计算机专业的课堂中,应用慕课技术不仅需要初步审核拓展资源类型的适应度,尤其需要甄别相关素材的应用效果。此时评价慕课技术的应用指标,当以呈现数据信息的基础条件为依托,视频、图文、声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组合效果是否能够满足展现课程内容的需求,是制约慕课技术的第一要素。以往时期,慕课技术单纯从可视化角度进行了数据信息的整合,但是在初期课程结束后,多数在线数据信息存储量较大,传输效率相对较低。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资料的传输与备份都消耗了较大的网络空间资源。为此,需要进一步开发云平台的网络存储空间,同时降低慕课课件的压缩存储两级,以便保证相关资料信息可以被快速转载和传播,达到预期的慕课应用时效性。
2.2 拓展慕课单元功能
慕課教育的相关技术,是呈现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效路径。其最终目标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为网络教学的视觉化与互动性教学模式。针对其技术升级,也是拓展网络课程的优化方向,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L.汉尼希(JohnL Hennessy)在提出:“由学界大师在堂授课的小班课程依然保持其高水准。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堂中,也可以适当引入网络课程,将此作为慕课教育技术升级的拓展维度。并采取开放式的课程结构,通过线上线下的软件与硬件支持,完成互动教学。尊崇创用共享(CC)协议,将MOOC的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可以广泛下载的可视化教学单元,以供学生进行下载与访问,并发挥出慕课教学的应用优势。由北京慕课科技中心所成立的慕课网,现设有:前端开发、PHP开发,JAVA开发、Android开发、计算机技能等课程开发项目。其技术升级方向也是以多功能教学模式为导向,普及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功能。在此方面高校应当重视技术开发的核心力量,与慕课网合作将高校课程资源与网络教学资源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进而支持课堂教学中慕课单元的多种功能拓展。
2.3 慕课辅助功能开发
课后教学设计是慕课教学环境中的评价环节,以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为主要参考,设定课后复习方向。一旦学生在慕课中表现出针对某一项知识的理解效果欠佳,则需要专业教师根据此项内容进行课后复习内容。通常情况下,也可以将课堂教学的慕课视频作为一手资料,在学生课后反复观看和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利用体验效果最佳的VR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慕课辅助功能。而VR技术最为核心的功能在于虚拟化的教学情境设置,同时在沉浸感与体验度方面,都能够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综合运用虚拟现实的多种技术分项,诸如: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视觉跟踪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触觉/力觉反馈技术、网络传输、立体声、以及语音输入与输出技术等。将传统的单一化慕课单元,拓展为多种功能合并的技术类型,进而达到优化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辅助功能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凌霞,郭川军,王晓.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11):46一47
[2]黄玉兰,慕课背景下转型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途径[J],计算机教育,2016 (0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