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治下的俄罗斯政党政治变革及其影响

2018-02-25 05:30金祎
理论观察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政党政治普京俄罗斯

金祎

摘 要:普京执掌俄罗斯的十余年间,在其治国理政信念及改革变法举措的双重影响下,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发生了重大变革,对俄政治体制转型产生了深切久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稳固政党地位等正面影响,亦有政党作用被限制等负面效应。俄罗斯在构筑适合自身转轨期的政党政治并推动其发展时,种种现实问题使得民主政治和威权体系之间的巨大张力彰显在其当权者面前,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仍处在民主政治发展的初级阶段。

关键词:普京;俄罗斯;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10 — 0092 — 03

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变迁

(一)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党政治

俄罗斯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过渡始于1991年叶利钦上台执政,其颁布的使俄罗斯政府机关非党化的总统令亦使党的新体制于苏共二十八大期间得以确立。多党制、政治多元化则在1993年获得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中被进而确认。自此在俄罗斯,多党制得以合法化。

然而,俄罗斯政党体制在国家政治体制转型的大环境下,其色调与西方多党制并不相似,国家政权与政党功能二者之间的疏离是其特征。志不在此的叶利钦并没有建立一个政党以作为执政依仗,导致议会由反对党主导,同时,没有强大的执政党或政权党作后盾,政府威信力与执政力缺失,直接结果是府会对立成为了当时的政治常态,致使议会中的绝大多数党派对于政府的工作难以施展实效影响,政府、议会、总统之间的关系一直呈紧绷态势。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俄罗斯的政党长期处于国家权力架构中的非核心地位,国家的政治框架是以总统及其扶持的非制度化政治精英作为政治基础,是一种“权威主义政体与代议民主政体的某种混杂”〔1〕。

(二)普京时代的俄罗斯政党政治

普京于2000年接掌俄总统之位,彼时的俄罗斯多党制在政党制度的发展水平上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在当时的俄罗斯政党政治大环境下,政党最鲜明的特点是数量众多但良莠掺杂。

置身于俄“超级总统制”中的国家元首普京,对俄罗斯政党政治有着与前任总统不同的认知与设想——他认为俄政党制度应达成的目标是建立起能够防止极端化出现的“民主的多党制”。因为多党制的政党制度是使俄罗斯国家稳定的有效政治手段之一,其存在有利于回应各政治势力的政治诉求,从而推动俄罗斯的民主转轨进程、助力俄罗斯国家大政稳定。为此,需推进政治建设政党化、规范政党制度并扭转俄罗斯当时政治党派丛生的乱象。

上述变革都需要强有力的施政管控手腕才能推行开来并落实到位,因而作为志在使俄罗斯除旧布新的新一代领导人,普京不惜以弱化民主体制为代价来强化执政权力、巩固以总统权力为核心的国家政治权力体系。从而达到其追求稳定、秩序和强大政权的目标。观察2000年以来被俄罗斯执政当局颁布的涉及政党制度与议会改革领域的多项政令与修改法案,普京治下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变迁走向可得一概览:在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政党政治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受到这一系列改革的有力推动,但在助推政策输出、沟通民意等促进俄实质民主的方面,仍然收效甚微。

二、普京任内政党政治的改革历程及特点

(一)政党政治变革历程

1.2000—2004年第一届总统任期

俄罗斯1999年12月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过后,因其政党的混乱无序、鱼龙混杂,制定政党法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故普京上台后,着手大力整顿政治秩序,倾力培植政权党并调和议会中各党派的关系〔2〕。普京在其2000年—2004年的首届任期内,为建立、巩固政权党接连颁布推行了一系列与政党体制改革相关的法令举措,由此俄罗斯政党、政权党与总统、政府长期的脱离局面得以转变,有力的政治支柱逐步为政权的稳定建立了起来。国家杜马2001年审议表决通过的《俄罗斯政党法》成为了俄罗斯政党制度一系列改革的起始点,并于7月14日签署后正式公布以规范政党组成,俄罗斯政党政治就此改弦易辙,迈向了法制化的规范方向。

2.2004—2008第二届总统任期

其后,普京又于2004年12月进一步对《俄罗斯政党法》进行了修订补充,希图以此助推发展全联邦性质的大党,进而促使政党群众基础有效扩大。而于2004年9月提出的新的《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草案》,则倡议将原本的混合选举制的选举模式替换为比例代表制,并于2005年5月正式簽署该法修正案,意图通过这项改革以突出并巩固政权党的一党独大地位。

普京对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改革理念根植于俄政治实际,因而他在连任总统的两个任期内有的放矢的倡议且通过了若干部至关重要的法律文件,并推动落实了它们从而改造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政党体系,为其所设想的多党制的实施从法律的角度奠定了根基。

3.2008—2018第一届总理及第三届总统任期

2008年普京转任俄总理,但其政党政治改革战略得以延续,继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式在普京诸项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的基调上进一步推进了政党的现代化建设。2012年俄罗斯迈入新普京时代后,同年4月《政党法》修正案正式生效,政治体制改革在稳健步调下继续实行,2014年经俄国家杜马的最终审议,新《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通过并于2016年得以落地实施,以此来增强议员的地区代表性,国家杜马代表选举制度因而获得了进一步完善。

(二)政党政治改革特点

1.稳定的政党格局渐具雏形

自2001年《俄罗斯政党法》开始,在普京各项改革法令举措下历经十数载的演变发展,俄罗斯一党独大、多党并存的政党政治框架日趋成型,在国家杜马中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政党格局,其组成为包括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在内的四个主要的议会内政党。毋庸置疑,这对推进俄罗斯的民主化进程大有裨益、有利于政党政治规范的良性形成及政党运行的法制化形塑。〔3〕在保障俄政治体系由权威向民主的平稳过渡、为俄政治现代化保驾护航层面,这一政治架构的正向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政党与制度日益相辅相成。

2.政党开始对国家政治施加影响

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现代俄罗斯政党的作用在变化,由之前维系执政政权或反对当局政权的工具效能日渐转变为纽带与桥梁功能——联系社会各阶层群众和国家权力、调整府会联结关系,这对俄罗斯由饱受诟病的威权体制向民主体制的过渡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以竞选活动和参与议会斗争等方式,各个政党开始有效的对国家的政治进程施以影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政党的地位被逐步确定下来。

3.俄罗斯政治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普京倡议并落实的一系列政改法令虽颇有成效但也无可避免的在政党的多元发展和群体意见表达方面产生了负面效应。在执政实践中,俄罗斯政党政治存在的、在运行中显露出的许多问题也引发着国内民众、执政当局的反对党派及西方的诸多批评与质疑。而在种种严峻的政治环境现状与社会现实情况之中,俄中产阶层的成长壮大及随之引发的自由与民主诉求大幅攀升,也预示着俄罗斯原有的精英政治模式将日益受到更为艰巨的挑战。

三、普京政党政治改革的利弊剖析

(一)正面影响

1.稳固政党地位

俄罗斯政党政治中几个政党起主要作用、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相对稳定格局经2003、2007及2011、2016年四次国家杜马选举后,基本得以成型。俄政党格局自此之后愈发稳定,政党政治规范化、法治化、秩序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叶利钦时期政党良莠掺杂的局势被完全扭转,有效的多党制如普京所设想建立的那般得以逐步稳固、形成了体系,由“有威望的党”领衔的政党格局就此被培育起来了。

2.转变政党职能

叶利钦时期总统与府会间几成剑拔弩张的对立态势,而普京却视政党为其重要倚重力量,其治下的政党政治情形因而与此截然不同。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政党职能在各项改革举措影响下发生了积极正向的转变,且随着俄经济回暖,因经济与政治的相得益彰,这种转变得以持续,发酵出更持久的效能影响,即政党的整合政治体系、参与选举、在议会中立法、监督公共权力等职能不仅得到恢复,更得以充分发挥。

3.加强政党的纽带作用

凭借能够帮助政府化解深重政治危机——如整合政治派别、合法性危机等——的职能,在现代国家政治体系转型过程中政党大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党作为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组织,一方面把党的意见传达给其成员和一般人民群众,另一方面组织民意、向政府权力和决策中心转达人民的利益诉求。普京在任内的强力改革措施与铁腕执政手段,将俄罗斯政黨这一功能调节激发出来,从而韧化了政党在人民与政府权力之间的纽带作用。

(二)负面效应

1.加剧政党间权利不平等

虽然目前为止普京对政党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诸项改革大体看来均为自上而下贯行,俄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仍未能从根源解决。在诸多问题间,格外突出的是各政党间权利不平等的问题。从学界与政界通识来看,各政党及其党派理念之间的良性竞争乃是多党制的生机所在,然而普京在位期间俄国家杜马的大多数席位皆被作为政权党的统一俄罗斯党占据了,非政权党在俄现今政党制度环境下沦为了国家当局政权的陪衬性依托,俄罗斯议会作为各政治派别力量竞争、政权角逐平台的应有之义也失去了,相较于西方国家,本就脆弱的俄罗斯多党制亦因此变得更为名不符实。

2.政党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在俄威权色彩浓重的体制下,沟通和表达这两个政党最重要的功能基本难以实现,且政党对社会利益的代表性价值这一功用缺位,只是充当政治权力的工具和执政当局的合法性来源。披着多党制外衣行权威体制之实的俄罗斯政党制度,成为了俄政府向国内民众与国外观众证实自身执掌政权的合法性的道具。这般境遇之下,俄罗斯政党的政治发展空间自然局促,其地位亦受到限制。在俄罗斯的权力集中在总统手中的现行政治体制下,仅在参与选举和议会活动进行时俄政党能够发挥些许功用、产生影响,基本无法如西方政党般在议会立法等方面牵制总统的决策。

3.引发中产阶层反抗当前的精英主导政治模式

精英主义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地贯穿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发展历程之中。俄罗斯的政治发展伴随着诸多政治转型和社会运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虽貌似立足于群众抗争,其本质根基却一直是精英集团的内部妥协。而在当代世界,政治体制如仅仅建立于精英妥协的基础之上将是不稳定、不完备的。脱离选民的政党与泛滥的精英主义正是俄罗斯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滞后的根源。

与此同时,当前中产阶级的崛起亦是俄罗斯的政治稳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一群体对于执政者的权力垄断愈发表现出政治多元化要求和更多的民主诉求。一如福山所言:“赢得政治自由,不是国家权力受到挟制时,而是强大国家遇上同样强大社会的制衡时。”〔4〕对更民主的参政制度和更开放的政治环境提出诉求的现象随着这一社会群体力量的提升,不可避免。

四、结语

普京通过颁布并实施符合俄罗斯政治实际的自成体系的改革举措使得俄罗斯政党政治逐步摆脱叶利钦时期的芜杂局面,日渐迈向有序、规范与稳定。其梳理政党格局、规范政党秩序、大力推动政党体制改革、促使政党发育等以维护国家稳定、打造顺畅高效的国家权力体系的种种变革,皆有效的推进了俄罗斯政党制度和高层权力运行机制的完善。从这一层面来看,俄罗斯多党制基础真正意义上的奠定期正是普京治下政党政治制度的变革发展期。

但是,俄罗斯源于政府缺乏稳定社会基础的政治危机并未随之消逝,其表征为权力的转移并非极权体制向民主政治的转轨,而是彰显出精英转换的色调。面对这种不容乐观的态势,对导致政党政治在国家政治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重要性降低的制度进行调治厘革,是使成长中的俄罗斯民主得以发展并巩固的有效途径,唯有如此才能完善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制度。

综上所述,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仍处在趋于发展完善之中,即民主政治发展的初级阶段。201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结果已于3月19日公布,普京以超过总数76%的选票毫无悬念的再次连任俄罗斯总统这一国家掌舵人之职。在接下来的新一届6年任期中,普京会否继续自己的铁腕政治生涯,俄罗斯执政当局还会在权威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权衡,以建构出符合俄罗斯转型期国情需要、符合现代民主理念的政党政治环境。

〔参 考 文 献〕

〔1〕臧秀玲,毕松.2016年国家杜马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党政治格局及其存在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04):98-112.

〔2〕普京.普京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官晓萌.从第七届杜马选举看当代俄罗斯政党政治〔J〕.俄罗斯研究,2017,(03):03-23.

〔4〕弗朗西斯·福山,毛俊杰.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政党政治普京俄罗斯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狙击手普京”
普京与秋田犬
中西方党际监督比较研究及启示
新时期中国参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内涵探索
雨中普京(华赛银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