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梅家平,杨勇,叶素芬,李坚旭,李慧锦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无乳链球菌,宫内、产道感染B族链球菌可引发新生儿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指化脓菌所致新生儿脑膜炎,是新生儿期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儿童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据统计,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死率为10%~15%,致残率为20%~50%[2]。GBS是引发<2个月龄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菌,但目前国内关于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的研究报道较少[3]。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期为有效防治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法》中的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标准[4]:(1)患儿体温波动幅度大、精神异常、哭声低、吃奶差、惊厥、面色暗沉等;(2)患儿前囟膨隆、脑膜刺激征阳性及颅骨缝裂开;(3)早产儿血白细胞计数>29×106/L;(4)多核白细胞分数超出参考范围(参考范围:0.57~0.61)且脑脊液蛋白含量升高;(5)脑脊液涂片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具备上述标准中1~3项可诊断为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全部具备可确诊。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6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8例作为观察组,新生儿非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9例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血培养结果阳性12例(包括大肠埃希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阴沟肠杆菌3例),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8例(包括大肠埃希菌5例,阴沟肠杆菌3例)。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激惹及反应差等,其中早发型12例(首发症状均为黄疸),晚发型16例;血培养结果阳性21例,脑脊液培养结果阳性17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日龄、娩出方式、出生时体质量、母乳喂养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3583)100 mg/kg+0.9%氯化钠溶液5 ml静脉泵注,3次/d;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83038)80 mg/kg+0.9%氯化钠溶液5 ml静脉泵注,1次/d。
1.4 观察指标 (1)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黄疸、激惹、前囟张力增高、反应差、肤色差/花纹、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食欲不振、四肢抽动、呼吸急促、凝视等;(2)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血糖、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3)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4)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5)预后。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表现 两组患儿发热、黄疸、激惹、前囟张力增高、反应差、肤色差/花纹、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食欲不振、四肢抽动、呼吸急促、凝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颅脑MRI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颅脑MRI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或积脓10例,多发脑软化灶9例,少许出血病灶5例,正常4例;对照组患儿经颅脑MRI检查发现硬膜下积液3例,多发脑软化灶2例,正常11例。观察组患儿颅脑MRI检查结果异常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01,P=0.00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U/L)对照组 19 8.98±2.02 6.98±2.13 3.21±1.24 6.6±2.0 2.65±1.11 52.96±19.35观察组 28 12.39±2.16 18.96±6.325.01±1.65 5.6±1.7 2.01±1.01 79.12±25.48 t值 5.449 7.938 4.039 1.956 2.048 3.899 P 值 <0.01 <0.01 <0.01 0.057 0.046 <0.01组别 例数血白细胞计数(×109/L)血C反应蛋白(mg/L)血降钙素原(μg/L)血糖(mmol/L)脑脊液糖含量(mmol/L)
2.4 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x ±s,d)Table 4 Comparison of time for returning to normal of blood WBC,blood CRP,glucose content and LDH in cerebrospinal fluid,and hospital stay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5 预后 两组患者随访2个月~3.5年,平均随访(1.98±0.02)年。对照组患儿发生运动发育迟缓4例,癫痫发作1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4%;观察组患儿发生运动发育迟缓8例,癫痫发作1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2.2%。两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P=0.668)。
脑膜炎通常由菌血症发展而来,新生儿由于免疫力低下、抗感染能力较差而引发皮肤黏膜、胃肠道及呼吸道感染等的病原菌通过血液播散而遍布全身,继而引起脑膜炎[5]。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时期化脓菌所致较为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易并发视觉、听觉障碍及脑积水,继而影响患儿智力发育和运动神经系统等[6]。据统计,我国新生儿脑膜炎发病率为0.8%~6.1%,发达国家新生儿脑膜炎病死率>40%且20%~58%的存活儿会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7]。
GBS属革兰阳性球菌,定植于人体泌尿生殖道、胃肠道及婴幼儿上呼吸道等,是引发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菌,严重者可引发全身感染且病情凶险[8]。临床将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类型,出生后1周内发病者为早发型,出生后1周~3个月发病者为晚发型,本研究中12例早发型患儿首发症状均为黄疸。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黄疸、激惹及反应差等,但两组患儿发热、黄疸、激惹、前囟张力增高、反应差、肤色差/花纹、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食欲不振、四肢抽动、呼吸急促、凝视发生率间无差异,与乔凌燕等[9]研究结果一致。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依赖于脑脊液检查结果,典型表现为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升高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等[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脑脊液糖含量低于对照组,与邹东方等[11]研究结果相似;观察组患儿颅脑MRI检查结果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以硬膜下积液或积脓、多发脑软化灶多见,提示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可导致脑内组织结构改变,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9]。
研究表明,GBS对抗生素较敏感,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采用抗生素及万古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脑脊液糖含量、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含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与GASCHIGNARD等[14]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随访发现,两组患儿预后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不良预后主要为运动发育迟缓、癫痫,提示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因此应加强对GBS感染的重视,合理进行产前GBS筛查以减少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
综上所述,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黄疸、激惹及反应差等,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故临床应合理进行产前GBS筛查以减少新生儿GBS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但本研究为小样本量回顾性研究,因存在选择偏倚、混杂偏倚而导致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今后进一步收集相关病例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