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飞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中学)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还在进一步深入,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框架和束缚,使得“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热烈支持。历史情境教学,这种变换客观课堂教学氛围来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标志,它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值得推广。
首先,情境教学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形象逼真。我们提倡在课堂教学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看到最真实的物品,这样在视觉上才能给予学生最鲜明的情感冲击,表现在历史教学中主要是应用历史中的某件物品,如古钱币、仿古椅子、古扇子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吸引学生,更可以贴近生活,在古代史和现代史之间建立一条沟通的渠道,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第二大特点就是情真意切。情境教学,不仅有“境”,即氛围,更有“情”,即情绪、情感的沟通和融入,因此在客观上我们也达到了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民主、有效课堂氛围的效果。再次,第三大特点就是意境深远。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更多的是与人物的生平经历有关,因此所创设的情境意境深远。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多的是品味人物身上的情感,比如忧国忧民、爱国、舍生取义等。也正是因为有情境教学的这些特点存在,笔者才认为引入此法在历史课堂中十分必要。
在教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时,其中有一课《鸦片战争》让笔者记忆深刻,课堂上有不少学生不懂得为何会因为几片不起眼的“鸦片”而发动战争,也不知道我国人民为何会如此痛恨“鸦片”这种东西,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初中生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鸦片以及鸦片对人的危害。基于此,笔者从生活实践取材,从网上找来了一些有关强制戒毒所的戒毒视频,又让学生观看了几张吸食鸦片之后人的肺部在医学影像下所显示的样子,不少学生当即怒发冲冠,改变了之前对于鸦片的认识和态度,树立了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害的远大志向,笔者甚是欣慰,也顺便渗透了德育的部分教育内容。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不仅反映了地理知识,更体现了历史学科方面的内容。历史具有很好的人文性,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对同一个地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俗、民族文化等变化进行相应的人文性考查、研究。历史老师可以结合本地特色来开展情境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更可以让家乡的历史得以延续。
比如,洛阳这个地方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古城,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如果有学生是洛阳人的话,我们不妨将此作为教学的延伸点,其次,还可以涉及洛阳的民风民俗、土产文化、文人墨客等,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其学习兴趣必然大增。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毫无异议的问号”,因为对事物存在疑问,学生才会主动探究答案,这样才能得到最深刻的印象,另外,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也要学会设定问题、疑问,让课堂提问富有感染力和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中日黄海海战”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展示几幅对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的图片,涉及军事对战武器的种类、数量、参战人员数量、武器的先进程度分析等,然后让学生分析:“双方对战力量对比如何?武器在本次战斗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本次战斗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失败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些问题一经提出,学生立即陷入沉思,然后就是热烈的讨论。
概言之,历史与社会教学是学生学习历史、了解人文变迁、构建对岁月更迭系统认知的重要门户,也是培养中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所以,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应当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让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1]郭三琴.浅析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7(7).
[2]杨霖.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