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宇
(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初中体育的教学内容中虽然不涉及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但基础性与实用性都非常强,立定跳远不单单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立定跳远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对于短时间内的肌肉爆发力要求较好,因此采取有效的训练手段,提升学生的立定跳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变大,对于课外活动时间异常的珍惜,一旦教师不懂得变通,将体育转变为户外式的传统课堂,学生将会对体育产生懈怠心理。此时,教师可借助教学器具等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项目。例如,教师可在斜插的竹竿上悬挂一枚排球,要求学生按照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起跳击球,并组织击球比赛等,使学生能够自行体会到不同动作对起跳高度带来的影响等。
收腹提腿是立定跳远的重要动作要领,因此,教师可利用三角垫跳跃的方法,在地面上摆放多个三角垫,让学生连续跳跃过障碍物,女生的连续跳跃量通常保持在三个左右,男生则较多,一般保持在五个,教师可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并在观察过程中制订下一轮的学习计划,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布置“五级蛙跳”等延展训练,而身体机能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基础动作的训练,掌握关键的动作要领。
立定跳远看似是一项简单的体育项目,实际上它是一项对技术要求特别高的运动,只通过短短几节课的基础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制订拓展性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训练过程中切实体会到立定跳远的任一动作过程,做到熟能生巧,如此一来,学生掌握了动作技术与要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能够保证安全[1]。
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教学达标要求不应当以班级为单位,而应当精细到个人。将每个学生的成绩记录在册,训练与测评以学生个人的成绩为标准,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质量。
许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等原因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采取凝聚诱惑法,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专项诱导,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提升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跑操,带领学生以纵队的形式集体跑步,并喊出响亮的口号,使学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再比如徒手操训练,教师要求学生集体进行腹背运动、扩胸运动等,激活身体各项机能,防止运动过程中的肌肉拉伤等。
摆臂动作是对惯性知识的一种利用,正确的摆臂可以使学生在跳跃过程中找准重心,保持良好的平衡。在进行摆臂练习时,可保持下肢不动,双臂整齐并自然的摆动,几个回合后,举至身体前上方,以上部分为预摆过程,接下来是实际跳跃时手臂的姿势,将在身体前上方的双臂向后摆,带动上身力量,最后双手落至身体两侧,便完成了上肢的全部动作。教师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加以纠正。
起跳是决定跳远距离的首要因素,蹬地力量小或者起跳速度慢等都会对跳远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起跳必须要保证“迅速”与“用力”两点,首先,起跳前,手臂从身体后方迅速摆至身体正前方,保证动作的舒展性,使身体的势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动能。其次,控制好蹬地的力度,迅速摆动双臂增加向上力量,促进背部肌肉的联动。
立定跳远可以理解为人在半空中所做出的抛物线运动,想要在脱离地面的情况下保持身体的协调,并做好落地的准备,就需要进行收腹、抬腿等动作的训练。腾空对于学生关节的灵活性与肢体的应变能力要求较高,而女学生缺少有力的腹部肌肉,很难做到迅速收腹,因此在腾空过程中要尽可能向前抬腿,平均分担腰部压力,在此基础上尽量后摆手臂,使人体的动能增加,落地的水平距离更远。
为了防止运动拉伤的发生,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落地要领,例如,落地的一瞬间需要由脚跟先着地,脚掌紧随其后的迅速落地,且双腿必须保持屈曲状态,使身体在着地后可以如弹簧般上下摆动,适当缓冲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脚跟先着地会产生一种势能,使人不自觉向后倾斜,因此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落地后需要使身体尽量前倾,但倾斜也要找准角度,不可太过,以免因重心不稳而摔倒[2]。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教师不妨介入游戏教学的方式,例如,将立定跳远与接力比赛相结合,将学生分成人数均匀的小组,全班集体参与到比赛项目中,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开始拼命地跳,当有学生动作犯规时,可取消其比赛资格,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运动的姿态也越来越标准,在比赛的过程中还能够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
综上所述,立定跳远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疑难点,它的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需要身体各项机能的配合,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采取正确的方法,规范学生的跳跃姿势,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运动技巧,从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体育水平与身体素质。
[1]沈海军.跳出新高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立定跳远的教学手段与训练方法[J].考试周刊,2017(74):101.
[2]安志鑫.初中体育教学中立定跳远的教学训练之思考[J].新课程(中),2016(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