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策略

2018-02-25 17:43江苏泰兴市襟江小学佳源分校225400于志刚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0期
关键词:立体平行四边形图形

江苏泰兴市襟江小学佳源分校(225400) 于志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该做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才会提高,才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基于思维冲突,点燃自主学习的火花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的学科,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把知识消化掉,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让学生能够手、脑、口并用地提高认知水平。“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有限这一特点,借助有思维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对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进行回忆,比如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学生用类比的思维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接触到一个新的图形时难免会有陌生感,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新知与之前学过的知识,利用旧知推出新知。在课堂中学生产生疑问了,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转化,比如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拼凑成其他图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实质。通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能形成有效的理解和认知思路,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基于年龄特征,丰富自主学习的形式

“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色彩、声音和形态之上的”,这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个观点。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动脑,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运用丰富的实践操作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能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教师展开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大胆地猜想、仔细地观察和深入地探究,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对立体图形基本概念的理解。

1.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图形概念

教学前,教师借助黑板公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从生活中找一些立体图形用于课上交流。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以触摸的方式建立起对物体的了解,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回想物体的形状。当学生闭上眼睛时,教师随机说出一个物体的名字,让学生通过想象回答物体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为之后学习立体图形奠定了基础。数学的学习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关注和留心身边的事物。

2.借助实践活动,理解图形概念

在学生了解了立体图形的概念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各种形状的实物划分成几类。学生操作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应该凭借什么标准划分,在划分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总结观点,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正确分类的图片,让学生对自己的分类做出评价。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知识,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提升对立体图形的感知能力,提高抽象认知能力。

3.通过有效练习,巩固图形概念

通过前面对立体图形相关概念和特征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但若要巩固新知识,还需要进行充分的练习,以便加深对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因此,教师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系列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进行辨认,每个小组再挑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物,结合相关图片强化对图形名称的记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然后引导学生对日常用品进行回忆,并让学生对这些物品的形状进行判断和分类;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立体模型拼搭成喜欢的图形,通过实践学生深化对不同立体图形特点的认识。

通过以上的练习活动,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知识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应用能力和辨析能力。这一系列层次逐渐加深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认知规律为导向,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实现了对知识更高效地挖掘和学习。

三、引导实践合作,加深自主学习的深度

1.引导实践操作,推进自主学习广度

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的知识信息。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在认知上形成共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时间、空间和所需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挖掘数学王国的奥秘。

例如,在教学“9的认识”一课时,教学任务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对“9”进行分与合。为此教师让学生自由地把9根小棒分成两组,看能找到几种分法。学生很快完成了相关操作,对“9”的组成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问:“怎么把9分成三份呢?”这个问题是对前面问题的升华。学生又继续投入到了操作之中,感受探索新知识的乐趣。有了这两个问题做铺垫,教师再深化该知识点:“还能把9根小棒分成几份呢?”以此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地延展。

2.引导合作探究,推进自主学习深度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个人的思维存在局限性,需要在思考后与同学进行交流,以便收获更多的有效信息。教师利用合作探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补充,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其特点。等到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后,教师再继续深化:“数学问题不应只是观察,这一特征可以证明出来吗?”学生刚听到这个问题始比较茫然,于是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证明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把长方形纸片进行对折,能证明对边相等这一特点。”有的学生说:“拿多根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数出每条边的小棒数量来证明这一结论。”还有的学生则直接用直尺测量了各边的长度……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够了解和对比不同的观点,从而有效地推动自主学习。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猜你喜欢
立体平行四边形图形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念个立体咒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