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卫华
(广州外国语学校,广东 广州)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出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还需要展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尤其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在中国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通过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深入发掘历史教材中的家国情怀素材,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本文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深入分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灵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可以展现出自己对家庭和社会以及祖国的担当和责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把一些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视频和音乐播放给学生。像《大刀进行曲》的歌曲和影视剧,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激励中华儿女进行抗日活动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教学资料给学生创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给学生展示历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在音乐和视频中体会到历史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历史本身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以及科学性的特点[2]。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可以传承我国历史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我国历史的情感升华。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推动社会与历史发展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一般都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屈原、霍去病、岳飞、戚继光、顾炎武、郑成功、孙中山这些英雄人物都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教材中这些英雄人物,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时候,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本课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突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反思环节,指引学生思考我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使学生了解落后就要挨打,想要使民族独立与发展,就需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日本应不应该侵略中国,大部分学生会从道德角度出发来回答,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我国近代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深刻了解国家落后的结果,这样可以有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再就是教师要深挖历史教材当中的乡土历史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实践证明,乡土史资料有时比教科书的文字、数据、图片更具亲和力,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我特意让白云区的学生实地参观三元里纪念馆收集资料,在课堂上上台讲述三元里人民抗英故事等,通过课程学习该同学成了“三元里历史讲解员”;又如在学习中日甲午战争时,我深挖番禺当地邓世昌家族流传故事,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感到民族英雄邓世昌离我们是那样近,为广州竟有如此英雄人物而自豪,从他成长的环境与家庭教育背景,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选择英勇殉国,通过史料认识到甲午海战期间,无论是广东水师的舰船,还是广东籍的海军军士,都发挥了应有的抗敌作用。深挖历史教材中的乡土历史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家国情怀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构建,不能只凭教师单方面的灌输,还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构建[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进行家国情怀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历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课外访谈和志愿服务等实践性活动,参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教师还可以通过当地的文化遗址和博物馆等,组织学生到实地亲身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学生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进行参观,使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烈士的英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与妻书》的创作背景,然后可以指引学生朗读《与妻书》,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林觉民是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林觉民是一个为革命理想献身的英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接受家国情怀教育。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挖掘历史教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