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市松门镇第二小学(317511) 张晓君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插图信息,这是无可替代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整合、优化、利用意识,对这些插图进行深度研讨,找出可以利用的教学切入点,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启动的机会。小学生对插图有特殊情结,利用直观思维展开学习,符合学生主观探索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以图索意、以图激趣、以图导思、以图助练,理清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丰富学生的感知视点,拓宽课堂训练维度,最终实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
学生从记事起便开始接触绘本,对插图自然有着特殊情感,也习惯于图文结合式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学习认知,教师需要对相关插图展开先期解读,为教程设计提供重要参数。首先,教师要阅读文本内容,找出插图的设计切点和设计意图。其次,教师要有关联意识,找到插图和文本的衔接点。插图和文本各有自身优势,但也有不同个性,找出图文差异点至关重要。再次,文本解读过程中何时插入图解,这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最后,教师在图文解读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基础。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才能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中有两幅精美的插图,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插图,然后阅读文本内容,找出插图和文本内容相符的地方,以及插图和文本有出入的地方,说说插图设计有什么突出特点。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比对插图和文本内容。为充分展示文本内涵,教师又利用多媒体将插图展示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展开集体观察与讨论。成果展示时,学生都能够准确找到插图和文本的异同点。“第一幅插图只出现一只小燕子,其他都是活动背景,有树木、农田、村落、道路、河流、桥梁等内容,主要是从燕子活动环境的角度进行渲染,这里有很多内容是文本不曾有的。”“第二幅插图画面更为精美,众多燕子降落在电线上,如文中所说,像五线谱。其背景也非常丰富,梯田、河流、树木、远山、野花等,与燕子形象和生活状态形成映衬。即使我们没有阅读文本,也可以从画面中体会到燕子的形象特点。”教师对学生观察插图的情况给出点评,对文本解读进行确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播放儿童歌曲《小燕子》,成功渲染了课堂气氛。
教师以插图为教学起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对比文本细节,展开学习认知,很快就将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到了特定的画面中。教师还不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插图、播放歌曲,并围绕插图展开教学设计,获得了不错的操作效果。可见,课文插图是难得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展开多重研究,从而充分发挥插图的助学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插图大多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教师从插图特点展开引导,让学生体会插图设计的与众不同,或者是借助插图来解读相关情节,都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知体验机会。插图是视觉艺术,其本身就具有诸多看点,是激趣教学设计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建立激趣教学意识,引导学生解读插图内容、展示插图情节、讨论插图的设计意图,这样就可以顺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
《惊弓之鸟》一课中有一幅插图,图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魏王,一个是更羸,两匹战马,还有一只下坠的大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插图,特别要关注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并以此推断两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展开观察讨论,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更羸手持弓箭,只是做了一个拉弓的动作,便将天上的大鸟‘射’下来,旁边的魏王现出惊诧的表情。从更羸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也有学生说:“更羸的姿态设计很稳健,手指鸟落,战马形象也相当给力,翻蹄亮掌,做冲刺之状。”教师继续启发:“更羸的形象很经典,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很深刻。不妨揣摩一下,如果让你来饰演更羸,你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听说要亲自展示更羸形象,都显得特别兴奋。经过一番准备,课堂演绎正式开始。刚开始演绎,学生有些扭捏,表情也不到位,教师给出针对性指导,学生越做越好。为激发学生的演绎热情,教师为表现出色的学生拍照留念,并将照片随即传送到班级多媒体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照片时,更是激动不已。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学生学习思维顺利启动,教学互动频繁,课堂学习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
教师先引导学生展开细致观察,并让他们主动讲解插图中的细节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演绎活动。虽然活动很直观、很简单,却给学生带来了深刻触动。特别是拍照环节,极大地鼓舞了学生课堂演绎的热情。学生的精彩表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促进力量,教学效果自然更为突出。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展开教学设计,这是插图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
教材插图表现的往往是文本的关键情节,或者是凸显出关键人物,教师要注意从插图的突出点来展开教学引导,特别是插图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能够成为教学引导的重要启动点。利用插图设疑,引导学生集体讨论,甚至是进行课堂辩论,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助力。以图导思,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自然过渡,符合学生认知成长的一般规律。教师要有科学的构建思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她是我的朋友》中有一幅插图,一共两个人物,一个小男孩,躺在草垫子上,一名医生在为其抽血,背景中还有一些绿色植物。在这幅插图中,最有看点的是小男孩的表情。教师给出观察要求:“小男孩在抽血,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复杂,这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表现?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联系文本展开思考,并给出深入解读。”学生展开集体讨论。有学生说:“这个小男孩为救助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鲜血,但他认为自己会因为献血而死掉,所以才有这样复杂的心情。”也有学生说:“这个小男孩的表现是很正常的。他对输血这个事情不了解,担心自己会很快死掉,但他特别担心朋友的性命,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情。”教师对学生的解读给出正面回馈,并继续提出学习要求:“我们对文本内容和插图内容都有了一定了解,如果让你只看插图来讲解整个文本内容,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完整吗?”学生大多害怕复述课文,如果只看插图是难以完成复述任务的。教师刻意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对图文内容进行熟悉和记忆。学生积极试讲,课堂学习氛围浓厚起来。进入展示阶段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大多能够顺利完成相关表述,教师跟进并给出适当的纠正和评价,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出表扬和鼓励。
教师从插图展开教学引导,先是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看插图复述课文,学习要求越来越高,也给学生形成了多重压力。学生自觉展开学习操作,学习认知迅速建立起来,这当然是教师教学设计带来的效果。三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非常有限,对复述课文存在一些畏惧感是正常的,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指导非常有必要,特别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设计。
课文插图直观形象,包含着丰富内容,是难得的可利用的文本资源,教师围绕文本插图展开训练设计应成为必然选择。首先,让学生说插图。学生观察插图之后,结合文本内容说插图的设计内容,说插图的特点,说观察体会。其次,让学生议插图。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充满了个性认知,引导他们展开集体讨论非常有必要。再次,让学生演插图。插图具有直观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插图展开演绎设计并进行模仿演绎。最后,让学生写插图。学生观察插图后有哪些感受,对文本形成了哪些个性认知,对教师利用插图的教学设计又有哪些疑惑,这些都可以用写的形式进行展示。
《女娲补天》中的插图堪称华美,不仅色彩丰富,而且场面气势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多重训练:观察插图,阅读文本,然后小组长参与抽签,选择训练形式。训练形式包括:说插图、写插图、演插图。说插图时,要对插图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内容展开个性解读;写插图训练,根据插图用自己的话编写故事;演插图训练,模仿插图中的人物造型,一个人负责展示动作,一个人诵读课文,其他人给出舞蹈、背景设计。教师布置任务后,学生都显得特别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非常热烈。小组展示说插图:“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大窟窿。灾难要降落人间了。女娲四处奔波,还是不能拯救人类。她决定炼石补天。经过几天几夜的忙碌,终于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因为还少一种纯青石,她又到处寻找,最终凑齐了五色彩石。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液体。女娲开始补天……”学生写女娲的故事:“女娲用手托起了五彩石,冒着各种落石、天火袭击的风险,站在巨浪之上,要将天上的漏洞补上。这个画面真是壮观,给人带来了心理冲击。”学生演绎插图的过程最为出彩。小组派出一名女生饰演女娲,当这个学生做出造型之后,另一个学生展开诵读,其他学生给出积极配合,教师适时打开多媒体,给学生配上背景音乐,课堂展示高潮迭起。教师对学生优秀的表现进行针对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
教师利用插图展开课堂训练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多种感官刺激,还为学生多种学习认知的形成提供了多重历练机会。小学生喜欢多种训练活动的集中展示,教师在一节课中给出多种训练形式,而且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训练对象,契合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课堂训练设计是一门艺术,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这是提升训练设计品质的重要考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插图展开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师对文本插图进行研讨时,需要有创新思想,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关注视角,以提升教学设计的匹配度。通过对相关插图展开科学解读,并以此为教学设计发起点,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价值度更高的学习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