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种苔米,都学牡丹开
——教育琐事随想

2018-02-25 13:53:52向夏敏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牡丹阳光校园

向夏敏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 重庆 万州 404100)

这个中午,天空很蓝,飘着白云,冬天的阳光暖暖地铺满了天地之间。我端着饭碗站在操场边的阳光里吃完了午饭。绿色的塑胶操场中央,有几个孩子,他们双膝跪地,身子匍匐,然后开始手脚并用 ,摆成一排排儿一齐往前爬。那朝着蓝天白云的屁股墩儿,那扭动的腰身,在阳光中,是那么自由自在,是那么无忧无虑。我突然觉得眼前这一切就像在画里一样,很美很美。这是电报路小学江南中恒校区的一个日常场景。我把当时的情境留在了微信圈里。我看到了很多的点赞。有朋友留言说: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是就是因为爱这些孩子,所以看他们的眼睛怎么都能发现美?我回复说:每天,来到校园里,我们在,孩子们在,阳光也在,在他们身上,在他们心里。愿我们的爱,如这冬阳,让他们幸福。

我不说“我”,而是说“我们”,那是因为,中恒,这个如初生婴儿般的新生学校,只不过才刚满四岁而已。然而,在这座校园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好像一轮太阳,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校园带来不一样的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如此美好地成长。这校园里的一切,和孩子们一起,也在迅速成长。在这里,我,一个新进教师,不由自主地,迅速地以义不容辞的电小人姿态,竟也想要带给孩子们一大片一大片美丽而温暖的阳光。

清洁工打扫了我的职业倦怠。还清楚地记得刚来中恒的那些清晨:每当我匆匆赶到学校的时候,总能看见雷阿姨早已经开始打扫校园,不留一片树叶,一丝纸屑。我以为,她只是每天清晨打扫一下而已。后来,我发现,就连卫生间,每天她都要提着扫把和撮箕,反复去查看清洁好几次。难怪,卫生间里总是能保持洁净干燥,即使有那些懵懂的一年级小朋友课间会在洗手间耍水玩闹、午饭后也会有来洗碗,撒落些饭菜什么的,但我却从没看到洗手间会脏乱不堪。天天如此的雷阿姨的工作却是没有任何人催促的行为。她说,必须保证卫生间不湿漉漉的,否则娃娃们会摔跤。我于是告诉我的学生们:别在洗手间玩水,洗碗,别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做个环保小卫士。记忆里,第一眼见到中恒,是喜欢上了站在台阶上能远远的看到一江清流。我以为,我会让我闲云野鹤似的不拘和慵懒肆意滋长在江水的柔波里。不曾料到最初识得雷阿姨,以其尽职尽责的清洁工作,竟让我丢掉了多年来潜滋暗长的职业倦怠。

体育老师让我看到了和学生在一起的幸福。游老师,是一名体育老师,也是一名摄影师。除了上体育课之外,他每天就提着个相机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寻找孩子们美丽的身影。他专门拍摄孩子们:早读、上课、课间、午休……孩子们学习、玩耍、运动、生活中的快乐与忧愁,成长与进步,点点滴滴都在他的镜头里。他还会时常刻意制造一些小惊喜和小甜蜜……事实上,忙碌往来在课堂与办公室之间,老师们的时间宝贵而有限,我们很少有心情去和孩子们在课后零距离相处。于是我们的工作和游老师比起来似乎少了许多的生动和乐趣,和学生之间自然也少了许多的亲密无间。我们得来的那份教师威信几乎只在课堂里和学习这件事情上。一天又一天,我开始关注游老师的微信圈,看那些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美好瞬间,思考并努力践行如何与我的学生们一起生活学习,我可以带给他们什么样的快乐,让他们也可以在校园里生活学习、成长得更加幸福难忘。那些点点滴滴,虽然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我是快乐的,幸福的。

桃李春风江南走,中恒艳阳几秋冬。转眼之间,成为电小人,已经三年有余。然而,提笔书写“爱心电小人”时,突然发现,竟然没法成篇。该怎么说呢?往大了说,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兢兢业业似乎是教师工作的职业范畴。往小了说,也不外乎一些大家每天都循环往复、习以为常的极为细小的事情,我们平常称之为“鸡毛蒜皮”。而我们都在做着一些我们非做不可的事,也做着不该我们做,也不必要做,却依旧尽力而为的事。都只为践行那句“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铺路”。我们的每一天,就是在做着这些俗套里的、提不起,偏又不能放下的事,也已经习以为常。

有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每节新课后,我得再花上几分钟,抽查一下他读书或者识字,目的是督促学生上课用心学习,并帮助他们跟上学习,不在下一节课学得困难。因为我承诺过要努力做到“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老师,我的鞋带掉了,你帮我系一下吧!”。我蹲下身子,一边帮孩子系鞋带,一边还得唠叨:“你学过吗?很简单的呀!老师今天帮你系了,你看好了额,以后自己要学会系了哦!”。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慢慢懂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老师,帮我教育一下孩子吧,他在家老和爷爷奶奶顶嘴吵架”。于是,我又开始和孩子“闲话家常”,并一直坚持通过班队活动和日常节假日进行爱的教育。我期望孩子们能怀揣感恩的心,爱家人,爱长辈,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慢慢的,就像芝麻绿豆开出的小花儿毫不起眼一样,不经意间,孩子们变了,长大了,懂事了。多好呀,多美呀,芝麻绿豆花虽小,不也在花开后要结果的吗?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吧:每一天,做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点点,一点点,让学生们累积知识和能力,累积好品质和好习惯,累积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之源。

但凡教师,每一天都应该是做着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在学生一天天健康成长的日子里慢慢变老的吧。“如果,可以这么平平淡淡陪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没有顾虑,更没有小心翼翼甚至低三下四的负面职业心境的话,那教师这份职业真的很幸福,很有成就感。”当时下教育风气变得很微妙的时候,我们也时常是在这样的唏嘘感慨中砥砺前行。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时常都会有阳光,照进我的心田。看到那个我曾经喂过饭的女孩不再有吃饭就喉咙痛的心里阴影,每顿午饭吃得开开心心,我心安于她的健康;看到那些因为手指边起皮儿而一脸紧张的孩子贴上我撕开的创可贴,安心而满足离开的身影,我偷笑他们的幼小无知或是撒娇;看到孩子们小小年纪爱上写诗写文章,还有模有样的和我一起玩起了儿童文学,我欣喜于我的大胆尝试有收获,读他们的文字时成就感满满;看到那个曾经一到考试就偷偷折叠起试卷不敢交卷的女孩儿偶尔的满分试卷,更觉得没有午休的疲惫不堪是值得的。每当这时候,我便有种孩子们是苔花,也在学牡丹盛开的美妙的感觉。

有一天,当我教同学们唱起《苔》时,我突然觉得,不光孩子们是一朵朵牡丹在极力盛开成美丽的样子,我们,这些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也算得上是“苔花牡丹开”的吧。我们的琐碎工作,冠之以爱的名义行走着生命的旅程,我们点点滴滴地浇灌,懵懂的小孩点点滴滴地成长。我始终相信:虽然,我们只是那一朵朵米小般的苔花,但我们都努力着,努力开出牡丹的品质,这样的校园是美丽的,这样的教育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的。

猜你喜欢
牡丹阳光校园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三不够”牡丹节
学生天地(2020年2期)2020-08-25 09:03:00
走,出发!
牡丹的整形修剪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13
绿牡丹
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 09:01:55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走在阳光路上
凉山文学(2016年6期)2016-12-05 11:51:42
“牡丹”情
北方音乐(2016年12期)2016-08-23 03:20:03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