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玮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贵州 铜仁)
所谓审美教育,就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对一件事物的分析,从而感知其内涵,换句话说就是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审美教育的地位,以其为教学核心,将教学与审美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氛围。
随着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出台,传统的教学目标逐渐退出舞台,当今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素质培养,而其中就包括审美教育。所以,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学,不仅是教学内容中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1]。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众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比如,过去大众只在乎是否能够吃饱穿暖,但是当今大众在制作食物时,也会注重其是否美观,当大众在购买衣服时,也会考虑其风格以及是否合适等等。因此审美能力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个人能够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当今社会中,一个没有审美意识的人是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举例说明,倘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法发现诗句的美丽,那么其就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甚至会将学习视为痛苦的存在[2]。
若想使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定期通过网络下载相关的教学视频,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有经济基础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提高审美意识。当前多数高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会对知识进行填鸭式学习,而不重视知识的内涵以及美感。因此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优化。首先,教师应给予学生轻松的学习环境,切忌给学生过多压力,其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审美品质,以此为学生做好榜样。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范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外图书都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首先,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能够投入阅读的时间有限;其次,当前大多数学生都热衷于通过网络阅读图书,但是网络中同时存在一些不适合学生观看的事物。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将有限的时间进行无限放大。
比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一本纸质课外图书,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阅读完,写下自己的感受[3]。之后,学生间可以自行交换图书进行阅读。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避免学生被网络所吸引,同时也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数教师在进行审美教学时都存在一个认知误区,那就是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提升学生能力,其实不然。首先,我们不能否定课外阅读的优点,但是高中生的语文教材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意识。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荷塘月色》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帮助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与知识相关的视频以及音频,甚至可以下载与之同名的歌曲。随后上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些资料,并要求学生对歌曲进行赏析,分析散文作者与歌曲演唱者之间心境的不同。最后教师可以一边播放图片素材,一边讲述课文内容,将文中描绘的情境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予其视觉冲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同时也能降低教学难度,加深学生审美认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放入一盆植物或是花朵,然后要求学生每天对其进行观察,并说出其变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以及细微力。或者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伊始与学生开展短暂的聊天,其内容可以要求学生讲述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是发现美好的事物等等,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其将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写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方便教师引入教学内容,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当教师要求学生书写感受时,也能间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4]。
综上所述,对高中生实施审美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提升其整体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广大教师应重视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并摆正对其认知,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能力,合理引入审美教学,帮助学生更好更顺利地成长,促进其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