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实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跳高运动对学生机体素养有一定要求,并需要学生通过不断训练提高比赛成绩,然而在比赛过程中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却远不止其机体素养及训练实况,还有训练方法、个人技巧、心理素质等因素,作为一项囊括人体解剖学、生物学、力学及心理学的运动,提高跳高运动成绩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在明晰影响学生跳高成绩因素基础上,对提高中学生跳高成绩之良策进行分析,为优化原有中学跳高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1.中学生身体素质。跳高比赛对学生身体素质有极高要求,不仅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弹跳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身体协调能力,能确保助跑、跳跃、过竿及落地动作一气呵成,其中助跑需有一定速度,为中学生踏跳累积能量,这通常为中学生薄弱环节,主要源于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跑跳协调能力存在差异性,影响中学跳高运动成绩[1]。
2.训练方法。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较为深远,有些中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跳高教学时,采用填鸭式、模仿式、满堂灌等机械教育手段,要求学生遵照其教学规划进行训练,使学生长期置于被动接受跳高教育境地,削减学生跳高学习积极性,无法将自身运动神经、运动意识与跳高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其无法提高跳高成绩。除不注重学生跳高训练与学习切实需求外,当前中学体育教师还存在训练阶段性过强、连贯性不足的问题,将跳高训练分为助跑、跳跃、过竿、落地四大方面虽然可提高专项训练成效,在单位时间内向学生讲述更多跳高知识,但使学生跳高动作缺失连贯性,无法提高其跳高成绩,同时丧失自主训练机会,也不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跳高方式及训练方略,降低中学跳高运动教学成效。
3.心理素质。比赛会给人们营建一种较为紧张的氛围,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在进入比赛场地时会出现肌肉僵硬、呼吸不畅、大脑空白等现象,使学生比赛成绩受到影响。
通过分析影响中学跳高运动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学生身体素质、教师训练方法及学生心理素质是影响其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为使中学跳高运动教学质量、学生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得以有效提升,中学体育教师需秉持自省精神,明晰其在跳高教学进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以此为由分析提高中学跳高运动成绩的良策势在必行。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跳高运动主要由助跑与踏跳两部分构成,这对学生大腿肌肉运动张力、助跑速度、踏跳高度等均有极高要求,为此学生需通过以下几种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为学生在跳高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奠定基础:一是短距离速跑。中学生需通过短距离速跑提高其助跑速率,使其大腿肌肉更加健壮,在提高其助跑能力同时,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骨关节,避免其在跳高比赛中受伤;二是弹跳训练。第一,半蹲跳。将双手置于胸前,蹲至1/4位置向上跳跃≥20cm的距离,为避免学生出现应急性肌肉拉伤消极现象,其需依据自身身体素质合理设置上跳距离,秉持循序渐进原则,提高学生跳高训练安全性、有效性。当身体在空中时双手向后摆,并用脚前掌轻盈着地。第二,抬脚尖。通过反复抬高脚尖提高中学生踝关节灵活性。第三,弹跳。利用小腿力量循序起跳,避免膝盖弯曲;三是机体素质整体性锻炼。学生可选择一种自己比较擅长且喜爱的运动作为长期锻炼类目,如瑜伽、长跑、竞走、羽毛球、游泳等有氧运动,通过长期运动提高其身体素质,为在跳高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奠定基础[2]。
2.优化教学及训练方法。中学体育教师需秉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学生跳高运动学习实况,适当放慢教学速率,给学生充分消化吸收跳高运动技巧的时间,唤醒学生跳高运动意识,提高其自主学习及训练积极性,相较于被动接受训练及教学内容,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与训练进程中,更容易发现其跳高运动不足之处,并能得到教师针对性的讲解与指点,达到提高中学生跳高运动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起跳技巧”教学时,为训练学生用远离横杆的腿进行起跳,需在讲解动作要领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引导学生揣摩踝关节、髋关键及膝关节蹬成直线的方法,使学生能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感受重心移动对起跳的影响,助其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起跳方式,在落实教学及训练目标同时,使学生跳高能力得以提升。为提高学生自主训练与学习质量,中学体育教师可启动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学生群体之间互相帮助活跃运动及训练氛围,旨在营建良好的跳高学习及训练环境,并在教师针对性指导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训练需求。除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训练时间,促其找到最佳训练与学习跳高的方式外,教师还需注重训练连贯性,弥补阶段性、模块性训练缺失,使学生更加熟练跳高流程,为其获取优异比赛成绩夯实教学及训练基石。
3.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是战胜困难的前提,许多中学生因患有“比赛恐惧症”,无法在比赛中有正常乃至超常表现,为此教师需通过教学及训练指导,帮助学生锻造强大的心理,助其在比赛中有优异表现。例如,教师可适当以“游戏比赛”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跳高训练,不仅可丰富教学及训练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氛围中掌握跳高技巧及相关知识,还可用游戏削减比赛的紧张感,降低学生心中对比赛的恐惧,使其能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态对待跳高比赛,再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公园、广场等地进行基础性训练,让学生多接触人群并接受人们的关注,使学生能更好适应比赛氛围,提高学生心理素质[3]。
综上所述,中学生跳高运动成绩与其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训练方法等因素息息相关,为此教师需通过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跳高技巧学习情况、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层面着眼,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跳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在教学进程中有所收获,助其在跳高比赛中获取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