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2-25 08:05:4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职工大学荆德生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教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职工大学 荆德生

社会在发展,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则是教育的创新。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就冷作工生产实习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开论述。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师新职能:“他们应该激发好奇心,培养自主能力,鼓励思考的严谨性,并为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教育不再是单纯上好每节课,而应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冷作钣金工工艺》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

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手脑并用。利用橡皮泥、土豆、萝卜等制成模型,当制作好的模型摆在每个同学面前时,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作图也变得生动容易了。

(二)把教学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

教师在讲解“圆方过渡接头展开”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家中常见的排抽烟机上圆下方的形状,从而形象地理解天圆地方是如何过渡的。类似地,可通过篮球理解球面分瓣展平,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实践,这样的教学既生动活泼,又使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点掌握得轻松准确。

(三)努力创造直观化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运用教学模型、构件实物、挂图、黑板上画出的立体图等,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由体到面,由面到体”相互转化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冷作工工艺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充实自己并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想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能强行把学生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和交流,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冷作工生产实习教学比较枯燥,培养学生的兴趣则是一个突破口。因此,冷作工实习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在教学时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生共同研究,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有些冷作工专业的学生,开始并不重视实习,我便通过生产实例现场演练,终于扭转了学生的错误认识。同学们自觉地重视起基本功的训练,基本上都能做到脚踏实地,在完成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例如,在板厚处理上,日常生产中涉及的产品板厚基本上都大于1.5毫米,所以都需要进行板厚处理,否则展开图再正确也达不到图纸要求。而操作中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意识,在训练中增强学生的技能,使师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一定要树立起学生的信心,使其充分了解到本专业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趋势。笔者经常请在企业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历届毕业生现身说教,坚定在校生的信心,使其明确目标,并按目标循序渐进。同时,对于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教师也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成就感始终激励着学生。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实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一,采用“任务驱动”法,在每节实习课前给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并且讲明成绩评定标准,用完成任务作动力,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达到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第二,对特别突出的学生布置新的课题,以示对他们的奖励,并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这样学得快的学生更有干劲,学得慢的学生也有目标,保证了实习任务的完成。第三,利用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来强化能力的培养。争强好胜是青年人的特点,学生对竞赛活动都积极参加。在冷作工生产实习教学中,有些课题枯燥无味,如打大锤、手锤及钳工简单操作等,针对这一现象,组织操作竞赛,以组为单位或以班为单位,同年级比或跨年级比,这样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敢于挑战的精神,提高本专业技能。第四,实习教学和推荐工作挂钩,对于能力强、技能相对高的学生,优先、重点推荐参加面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灵活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在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实习矫正课题中,手工矫正扁铁可采用直接锺击和延展的方法,只是板厚不同采取的方法就不同;再如改用火焰矫正加热位置和手工矫正的锤击位置也存在区别。这样教学的目标改变了,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最后再把正确方法指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实习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在学生学习重要问题时营造良好的研究探索氛围,鼓励学生在实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这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安排充分的实习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专业理论通常比较抽象,不易领会,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是靠死记硬背完成的,可能最后的考试成绩较好,但易形成高分低能的结果。实习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两者相辅相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高分高能的结果,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这时既要做到语言简明、准确,重难点突出,又要做到操作规范、步骤清晰。教师可边讲解边演示,把分解动作与连贯动作结合起来运用,必要时还可以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组织学生讨论其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不良后果。教师示范操作后,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巡回指导中,教师除了要做到勤看、勤说、勤指导外,还要组织学生相互检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在一个实习课题结束后,教师要对课题进行总结,指出学生所暴露出的不足,复习实习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操作要领。课题总结可采用抽查或测验的方法进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近期的实习表现给予及时、公正的评价,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好实习课程与任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实习教学活动中,实习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用先进的理论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