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翠利
(珠海市第三中学,广东 珠海)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思维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其一,兴趣低下的情感型障碍。由于高中学习压力较大,而历史属于所有科目中“较为简单”的课程,且存在“历史学习只需要记忆即可”“历史学习无用论”的认知误区,历史教学课堂成为“休息时间”。此外,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传统,学生体验不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低下的情感型思维障碍。
其二,记忆困难的记忆型障碍。学生虽然接受了大量繁杂的历史知识,但是由于学生自身没有整理,加之历史教师在记忆方法方面没有进行引导和帮助等原因,造成高中生存在历史知识记忆困难、记忆保持时间较短、知识点记忆混乱和易混淆等情况。
其三,无法运用的技能型障碍。技能型障碍即高中生不知如何将已学到的历史知识灵活运用。部分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每天捧着书本背诵,进行机械记忆和学习,对背诵的历史知识点不加思考和总结,更不知如何将背诵的知识点运用,以致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效率低下。
基于以上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思维障碍分析,笔者在学习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史料、教学方法、记忆、技能训练等方面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希冀能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一)补充史料,深化理解
历史教科书的“高度选择性和简缩性,掩盖了许多人物的鲜明性格、复杂心理,抹去了历史事件的生动色彩。”因此,补充史料,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对辛亥革命意义等知识点进行总结时,除了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以外,还需要带有国家意志,“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总结性来源史料可以选择1939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方向》提出的话:“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因此,辛亥革命只推翻了封建“帝”制,而没有推翻整个封建制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
部分高中历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点理解、兴趣培养、记忆的强化方面都得不到提高。因此,根据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有必要的。如生活化教学、音视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法等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历史知识。笔者简单对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进行如下阐述:
其一,生活化教学,教师在“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其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时政热点,让学生用历史知识进行评论,并探讨解决方法。其二,音视频教学方法,选取一段音乐或视频,让学生观看,找出其中所体现历史知识点以及找出其中错误的历史知识点。例如,在制瓷相关的内容教学的时候,播放音乐《青花瓷》,让学生找一找《青花瓷》歌词中的错误。其三,还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法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创建当时禁烟运动的背景,提问“假如你是林则徐,你该如何禁烟?”让学生充分思考后进行回答,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其他教学方法,还有诸如游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这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轻松快乐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记忆方法引导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以记忆和技巧为基础,历史学习更是如此。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法、顺口溜记忆法、影视记忆法、时间抽记忆法、框架记忆法等。有效的记忆方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清朝皇帝顺序顺口溜:“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四)技能运用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学生:知识点倒背如流,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出现这种情况的源头就是学生缺乏对历史知识运用的技能。学生运用技能的缺乏,一方面是因为背诵了知识点,而不解其中之意义;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只记忆而不思考和总结。
面对上述问题,历史教师首先要在史料补充运用,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深化理解历史知识点;其次,还可以使学生进行课堂真题练习,在课堂教学中以真题练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知识点及时运用的技能;最后,教师要走进学生学习生活,了解情况,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