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下老年群体媒介形象研究

2018-02-25 07:11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媒介群体受众

蔡 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新闻学与传播学系,北京102488)

“拟态环境”又称“似是而非环境”,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政论家瓦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一书中。李普曼在书中指出,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它以现实环境为蓝本,但又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1]。

依照《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一书所给出的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将达到1/3[2]。2013年2月,第一部反映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正式发布。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共有2.4亿,占人口总数的17.3%,65周岁及以上人口共有1.58 亿,占人口总数的 11.4%[3]。

一、老年群体媒介形象分析

在我国,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大致可以分为积极媒介形象和消极媒介形象两类,老年群体消极媒介形象所占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一)老年群体积极媒介形象

1.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年人

有不少老年人以受人尊敬的形象出现在媒体中,给人一种良好的印象。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媒体策划了一系列针对抗战老兵的采访活动。2016年1月9日,《新京报》登载了题为《王福昌:百岁老人的80万捐款》的文章,文章赞扬了伤残抗战老英雄王福昌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的可贵品质。《新京报》自2017年9月25日开始连续出版了数期 “人大80周年校庆特刊”,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展现知名学者的风采,受访者中不乏一些耄耋老者,相关报道树立了老年学者爱国、敬业、睿智、豁达的良好形象。

2.可亲可敬的普通老人

很多媒体还展现了普通老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老有所为的精神。2016年1月20日,《新京报》登载了《百岁维族老人天安门高唱“北京亚克西”》。2016年1月23日,《新京报》登载了《孙子给85岁爷爷拍大片:让老人“优雅地老去”》。2016年2月29日,《新京报》登载了《新京报“十大感动社区人物”揭晓 获奖老人现场拉琴获点赞》。2017年12月28日,《新京报》登载了《新街口举办社会化退休人员文艺汇演 金婚老人讲述爱情故事》。

(二)老年群体消极媒介形象

1.自私老人

自2006年“彭宇案”被广泛报道之后,在媒体上,与老人相关的负面新闻就逐渐多了起来。在报道中,老人多被塑造成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者。一时间,“老人碰瓷”“广场舞大妈扰民”“老人辱骂年轻人”“老人殴打公交车司机(乘客)”等消息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上,老年人成了“不讲道理”“自私自利”“心肠歹毒”的代名词,以往老年人睿智、和善的形象遭到破坏。出于对老年人的偏见,一些媒体甚至在未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就发文指责涉事的老年人。为了吸引受众,一些媒体还刻意拟制了与人们的认知相违背的标题(如《中国大妈碰瓷老外》《中国老人在日本碰瓷》《大妈碰瓷玩具车》等),这些标题很容易强化受众对老年群体的不满情绪。当前,一些搞笑视频和网络剧都以老人碰瓷作为笑点,这与媒体对老年群体的负面报道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2.被骗老人

老年人被骗也是媒体热衷报道的一类事件。在报道此类事件时,被骗者的年龄信息总会被放置在标题中以吸引受众,如《电信骗局防不胜防 深圳一名78岁独居老人被骗一千多万元》(2016年9月22日 《南方都市报》报道)、《古玩拍卖黑链条曝光 七旬老人被骗光房产后失踪》(2016年9月26日“新浪财经”报道)。还有一些媒体迎合部分受众对老年人的不满情绪,在拟制标题时将被骗老人描述为贪图便宜、愚昧无知的人,如《电话骗走棺材本老人家愤而自杀》(2016年2月26日 《广州日报》报道)、《不舍小投入吃大亏 老翁花300多万收藏瓷器全假货》(2016年9月22日“中国商业电讯网”报道)。相关报道集中出现,部分受众就会产生老年人存在性格弱点、比较容易上当受骗的认识,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诈骗案件的受害者多数是老人。

3.空巢老人

近年来,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问题受到媒体的关注[4]。在媒体的报道中,一些空巢老人常年独居,生活十分不便,一旦染病更是雪上加霜。还有一些空巢老人渴望得到关爱,诈骗分子趁机接近他们,骗取他们的钱财[5]。在进行报道时,媒体一般都会着力渲染空巢老人的“惨状”,而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这导致受众在看到相关报道之后往往只是觉得空巢老人“很窝囊”“很可怜”,对问题的认识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次上。

4.失独老人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有超过100万个汉族失独家庭,未来几年,失独家庭的数量还会持续增长[6]。当前,媒体对失独老人的报道多围绕失独家庭的生活困境展开。在媒体的报道中,失独老人的形象通常是比较消极的,一些人过度悲伤、自我封闭,还有一些人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媒体会用大量篇幅描述失独老人的悲伤以及失独的经过,而基本不讨论如何帮助失独老人摆脱情感困境等问题。

二、老年群体媒介形象消极化的原因

(一)同质新闻集中出现

客观事物在媒介中的形象被称为媒介表征,媒介表征是受众通过媒介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7]。近年来,在媒体的报道中,老年群体被赋予了“孤独”“固执”“不合时宜”“贪小便宜”“容易上当”等特征。大众传播媒体的报道是公众印象建构的重要依据,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往往会套用媒介表征,这样做可以帮助受众快速地了解报道的内容,但也会强化一些相对负面的表征。如果相似的报道在短期内大量出现,受众对于事件发生频率及重要程度的认知就会发生偏差。

(二)媒体报道形成拟态环境

由于不能准确知晓媒体处理信息的流程,公众常常将拟态环境等同于客观环境。以老人受骗事件为例,各类媒介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受众形成这样的认识:老年人都很容易上当,一旦有被骗事件发生,其受害者往往就是老人。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是否容易上当受骗,与他的辨识能力有关,与他的年龄没有直接关系。《2017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提供的数据表明,网络诈骗受害者中“90 后”占 42.0%,而“60 后”仅占 4.0%[8]。由“腾讯安全”发布的《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也显示,“高知人群”目前已成为大额诈骗的主要受害者[9]。

(三)媒体报道有失公允

公众对老年人的认知偏差源自媒体带有倾向性的报道。过去,出现在媒体上的老年人多是慈祥、安乐的,他们克勤克俭,吃苦耐劳,关爱儿孙,热心公益。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生活压力加大,各类人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了博取年轻人的关注,一些媒体在对涉及老年人的事件进行报道时过度渲染老年人身上固执、守旧、轻信、吝啬等弱点。其实,这些弱点并不仅仅存在于老年人身上,而老年人身上也有很多优点。但部分媒体在进行报道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导致老年群体的形象被“黑化”。

三、改变媒体报道的方式

(一)转变报道思路

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自觉履行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心智健康所承担的责任。当前,媒体应当转变报道思路,秉承全面、客观的原则,真实再现老年群体的生活。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当改变热衷报道负面消息的做法,平衡各种性质新闻的数量,多撰写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稿子。在语言的运用上,应当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词语,用平和的语气传达出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

(二)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会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是确保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的重要措施。在报道新闻时,报道角度的选取、语言的斟酌等都受媒体从业者素质的影响。素质较高的媒体从业者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将其报道出来。例如,老人被骗事件本身是有新闻价值的,不过,在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并不能仅仅满足于还原真相,媒体从业者应当将其作为社会问题深挖其根源,让受众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媒体从业者还应当指出事件的社会影响。

(三)增强媒体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

媒体从业者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应当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老年人都曾经为国家建设作出过贡献,在退休后,一些人选择回归家庭,照顾自己的家人,另外一些人选择参加社会活动,奉献爱心,服务他人。媒体应当多表现老年群体积极向上的一面,鼓励老年人积极养老,奉献爱心,回报社会,让年轻人了解老年人、理解老年人,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发挥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把关人”存在于信息传播的各个环节,其职责是依照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筛选,使符合一定价值观的信息得以传播[10]。无论是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加工信息的环节,还是传播信息的环节,都应当由专门的人来把关。“把关人”应当对与老年群体相关的各类报道进行综合考量,使新闻报道能够客观地展现老年群体的形象。“把关人”应当对那些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刻意展现老年群体负面形象的报道进行有效拦截,防止负面效应被放大。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各类媒体上关于老年人的报道往往带有很强的负面性,受此影响,老年群体的媒体形象呈现消极化趋势。重塑老年群体的媒介形象需要提升媒体从业者的素养,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转变报道思路,同时还要发挥好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媒介群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