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将乐县水南中学 苏玲玲
学生厌学英语,原因是英语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单一且老套。具有较高思想内涵的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有趣、生动、富有感情,其简写本是原著的精华。选择优秀的简易英美文学作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教学,可以较好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英语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感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运用简易英美文学阅读助力高中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看法和做法,与同仁共勉。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除了教材阅读学习外,学生课外阅读量应随着年级的递次增加而逐级加大。学生随着课外阅读量的递增,其英语水平也会逐步提高。但教材和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多以简单的讲故事、人物介绍、讲道理为主,内容空乏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不到波折的情节刺激和深厚的感情共鸣,平淡无奇的阅读使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精选部分简易英美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美国家的思维方式、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等文化知识,同时辅以必要的奖惩督导手段促进学生阅读。长久坚持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情操。
1.语言精练,易于读懂。简易英美文学作品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英文写作习惯,语言运用繁简不一。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语言精练且易于读懂的作品。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稍有难度,但可以读懂的作品。这样,学生既可以得到作品的文化和情感熏陶,又可以获得丰富的语言知识,对学生的写作也大有裨益。
2.内容生动,图文并茂。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学生维持阅读兴趣的源泉。教师应向学生推荐内容生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经典作品,如霍桑的《红字》、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另外,同样的简写版名著,各出版社印刷质量和排版风格也迥异,应引导学生选择图文并茂,带有详细注释的名著书籍,与作品章节一致的动画图片,表现的内涵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联想,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若让学生站在老师的位置开展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必然事半功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就近期阅读的简易英美名著进行介绍,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章节,同时,提问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点评。另外,课前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不同的阅读作业,回到课堂上,让各小组代表对作品进行演讲和表演,教师作最后的点评。通过师生互动,较好地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2.加强课堂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英美文学作品的魅力感染。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开展,教学中教师应有侧重地在知识讲授的间隙渗透英美文学作品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无穷魅力的感染,进而促使他们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作品。例如,课堂教学提及莎士比亚时,可以将他的名句“A ll the w ord’s a stage,and allthe man and w omen merely players.”(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渗透到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简易版本的莎士比亚文章;提及浪漫主义诗歌时,可以将名句“If W intercomes,can Spring be far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学生特别喜欢有哲理的名言名句,再加之教师有侧重地潜移默化渗透,其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3.写读后感,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写读后感是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简易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任务后,应及时布置读后感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据实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并随机提问学生朗读展示自己写的读后感。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思想脉络续写作品,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主导作品的结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4.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让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文化熏陶。发达的网络为学生观看原版外国电影提供了支撑,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十分丰富,教师可以精心挑选下载,通过上传班级Q Q群向学生推荐观看。待学生观看后,通过课堂讲评、写观后感、写小论文等形式进行检验和巩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简易英美文学作品是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简易的英美文学作品,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英语、运用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陈瑜.简易读物泛读教学活动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
[2]张春开.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英语教师,2012,(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