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萍郭敏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吉林 珲春)
俗话说:“读史可以明鉴。”可见历史对于一个人而言有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事情。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融入高中历史课堂中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进行: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在教材的基础上制作课件,这样才可以发挥课件的作用。如在讲解丝绸之路的时候,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和特征都存在着一定的指标。在教师讲授知识的时候,往往很难全面地讲解其中的意思。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中的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设置课件讲解,以达到教学的目的,达成教学的目标。
历史教材中包含的内容一般都比较抽象而且复杂,仅仅通过教师讲解很难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而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可以在共同探索的阶段学习、品鉴历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如在讲解三次战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战役的地形图导进电脑,并通过箭头、颜色等方式,将国共双方之间的战略思想和意图呈现出来,并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导之下,更加全面地、清晰地理解战役的内涵。
由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和心理水平不同,因此他们的思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学中,教师充分思考受众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是实际的内涵,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好奇心十分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我在制作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动画、卡通等形象,还原历史的历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在课件制作的时候,我将这个过程制作成为动画,演示出日军从仁川直接侵略朝鲜的历程,通过运用卡通动画,将小军舰放在世界地图上导其分别从日本出发,到达朝鲜釜山和仁川。同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会选择这两个城市登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上面的时候,思维也开始活跃起来,小组内部探索出日本侵略的野心。
针对班级中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我专门为他们准备了一些基础性的课件,以供其闲暇的时候使用。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地认识知识的内涵,并结合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渗透,引导学生自习观察、理性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层层引导中,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之一。在教学引导的阶段,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实现构建主义引导,让学生可以在合作和体验的阶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结合网络资源引导的阶段,教师要先建立一个主题,并在这个主题中共同收集其中包含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引导,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以郑和下西洋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中确定课本内容、历史资料、学法渗透、自我检测、交流反思等多个方面。通过借助网络,让学生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并思考、判断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理解历史知识点,还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协作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是学生学习中提升自身底蕴的关键学科。因此,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综合教学的内容,结合不同的手段、不同风格的课件和不同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研究探索,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继而确保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在全面反思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为之后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有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