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颖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五中,河北 秦皇岛)
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深入贯彻并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大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并注重合作学习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能动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就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结构设计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重要的是,初中物理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动员全班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充分结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成绩、动手能力等,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并做好明确的分工,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更能够集思广益,增强合作学习的意义。例如,在进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这一实验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天平构造、原理、调零、左物右码等进行了解,然后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做一做,营造活跃的实验氛围。之后,组织小组讨论并互评,总结自己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而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使得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活动可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具有灵敏的观察力,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根据课堂生成组建学习小组。之后,在教师的实验与演示下,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疑问并提出更多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磁生电”这一实验时,学生对于该知识点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仅凭教师的讲解与演示,学生无法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此时,笔者将教师的演示改为让学生分组练习,鼓励学生采用讨论、分析、猜想等形式完成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在体验中动手动脑,从抽象思维中抽离出来,对实验现象进行讲解,从而建立他们对物理实验学习的信心,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学习上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是合作者。初中生物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而应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及时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此外,教师还应合理组织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验,还要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动态和表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动手实验的乐趣,最大化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笔者为学生设置课堂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衣服的哪个位置容易干?”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不尽相同,进而再提出问题“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衣服进行实验,然后将想法一致的学生分组进行验证。此时,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蒸发的快慢跟衣服的材质和大小有关系吗?”在笔者的引导下,小组之间达成一致的观点:采用大小和材质相同的衣服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在同样的温度下完成实验,才具有实验的意义。此外,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对于表现良好的小组,要针对性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在合作实验中的表现;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要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使其再接再厉,不能批评或苛责他们,使他们丧失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总之,学习的过程并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对知识进行构建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创设自我构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通过小组之间交流学习经验,促进他们的共同提升。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能够为学生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使其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感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使其形成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