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琼杰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雷峰中学,浙江 台州)
科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实验又是科学探究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新课程要求的重要一方面。
兴趣是求知之源,而实验恰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从而自己主动地深入研究。例如,在“大气压”教学中,通过“覆杯实验”,学生观察到一张小纸片却能将一杯水牢牢地抵住这一现象,好奇心大大加重,从而了解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而接下来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六个人拉着被抽了气的半球拔河,却没有把半球分开,因为参与,所以更加有欲望去求知,最后知道大气压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些简单的科学课堂实验,却能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充满着激情与好奇,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
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获得技能,如观察技能、记忆技能、想象技能、思维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个人的一些特殊才能。这些技能的培养与获得都是学生学习知识和今后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而实验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并使其获得技能。
初中科学实验大部分都是小组合作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之间的成员要相互帮忙,共同来完成实验目的,得到实验结论。比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就需要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然后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数据测量并记录,最后根据所测数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分析,得到结果。利用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很多实验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并及时让学生学会邀请其他同学参与自己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在做神经调节过程的趣味实验中,一个同学肯定不能完成整个实验活动,必须邀请另外的同学帮忙,课后反思也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非常喜欢动,喜欢实际操作,虽然在操作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不能不说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他们需要解决的。所以让学生来做实验能更好地反映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使他们体会到操作的乐趣,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例如“物体的质量称量”,让学生用天平称出科学书的质量,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使用天平的一些不规范处,比如平衡螺母的调节,称量之后,学生展示自己所得的数据,发现有些不一样,必然会去思考为什么一样的科学书质量却不一样。
在讲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时,能不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是和氢氧化钠反应而不是与水反应的?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多种实验方案:(1)拿两个布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往里面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旋紧瓶塞,震荡,观察对比两个塑料瓶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设计了这个实验,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这个塑料瓶被压瘪可能观察对比不明显);(2)将两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观察比较两个试管液面上升的高度(少数同学想到了这个);(3)往两瓶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内分别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蒸馏水,然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上下震荡,再将集气瓶倒置,观察比较现象(应用了大气压的原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手脑并用,更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总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产生的探究乐趣是任何鼓励不可比拟的,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可是现在的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气氛不浓,许多教师往往以观看实验视频来代替演示实验,不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多的教师是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结论,而对整个过程不重视,显然这样的实验教学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科学目标。综合上面的论述,我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正确对待科学实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各种合适条件,克服一切困难,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