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友春
(湖北省黄梅县孔垄镇张河中学,湖北 黄梅)
在这次县“优质课”比赛活动中,两节语文课堂教学引起我对语文教学中“读”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教者新授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中《望岳》,采用导学案形式,主要步骤为:(1)我所了解的作者;(2)整体感知,说出诗歌的意思;(3)找出作者“望”的角度;(4)赏析诗句。教者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25分钟,然后围绕几个问题进行学生发言和教师释疑,整节课学生只进行两次齐读。
案例二:
教者新授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师上课导入:“同学们,老师经常要求我们背诵课文,还要进行检查,今天老师来背诵,同学们来检查,好不好?”然后老师如行云流水般将课文诵读完,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热烈的掌声,学生学习激情完全被点燃,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自读,指名朗读,最后抢背。整节课朗读环节占了25分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当堂背诵,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赏析。
导学案是当前课改的产物,案例一突出地体现了其发挥学生自主性、减少教师讲解的特点;但案例二却获得了更多评课教师的称赞,这堂课的成功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朗读教学法的成功,它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读”心生敬畏。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才能征服、吸引学生,教师的魅力根本在于高尚的师德,而一节课堂上教师征服学生的力量在于个人的语文素养,其重要载体是“一口话”,“一口话”不仅表现为普通话的标准、音质的动听,更为主要的是入情入境的朗读技巧。或许这些不是每位教师所具有的,但诵读却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几乎是我们每个教师在做学生时都能背诵的,只要课前对自己稍加严格要求,课堂诵读是没有一点问题的。试想,当声情并茂、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当学生看着陌生文本而你在悠然流畅地诵读时,有谁会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我们激发了,又何尝担心效果呢?案例二就是很好的体现。
进入初中后,语文课堂越来越显得沉闷乏味,许多教师往往通过做大量书面作业来强化理解和记忆,忽视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打破这种沉闷的氛围,方法有多种,但朗读更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棵动人的花树,那么朗读就是这棵花树上蹁跹的蝴蝶;如果说语文课堂是曼妙的月夜,那么朗读就是月夜中惊艳的礼花;如果说语文课堂是一口风情万种的荷塘,那么朗读就是使婷婷荷花摇曳多姿的微风。
朗读是一种技巧,其基本要求要做到“五不”,即“不读错”“不添字”“不减字”“不重复”“不颠倒”,读时要流利,语句流畅,语气连贯。要做到这些,朗读时要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就很容易出现“心是口非”的毛病,朗读训练能够达到激发学生提高注意力的目的。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中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约25分钟,因此在一节课上,会有一部分学生思想容易开小差,如果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去提醒、强调,既影响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而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阅读、理解”这两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它们二者之间的源流关系,没有阅读何谈理解?“书读百遍”“读书破万卷”没有充足的时间怎能做到?我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就采用了先读后讲再读的方式。因为《乡愁》这首小诗比较短小,文字很浅显,没有艰涩的文字。一开始就让学生反复读,听录音,我自己也范读给学生听。然后我让学生大声读、小声读、黩读。几遍后,我让学生将读的内容思考一下,你读到了什么?几分钟后,我让一个女同学站起来,给全班同学作一次示范朗读,结果当她读到“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头,我在外头”时,竟声音呜咽,流下了眼泪。开始还嗤笑她装腔作势的个别同学,这时也被她所感染,收起了嗤笑的神色,低下了头。我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讲解这首诗,讲完后,让学生再读,在齐读声中也能听出诗人的心声。
《出师表》这篇课文,饱含着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满腔深情,如果老师仅从内容上分析,很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人教版九上参考书后附录了老师的课堂实录,整节课就围绕“读”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得到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导学案”“讲学稿”盛行的背后,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学习之母,是智慧之源。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着朗朗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