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婳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临水镇济丰希望小学)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教学中应让学生做到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做到声音响亮、咬字清晰,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但在当前的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并未意识到朗读的作用与价值,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也仅仅是一笔带过,完全没有想过学生能够从朗读中取得什么收获,从而导致朗读的价值无法发挥[1]。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朗读教学纳入到阅读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学必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与重点,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相应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有所获”,并防止教学出现无头绪、无重点,甚至是舍本逐末的情况[2]。朗读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其重点在于读,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过程中,应当突出朗读价值,并实现“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学习到《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时,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有关师生之爱的故事,重点在于师生情,并不在于地震。因此,教学重点就是文章的主人公谭千秋老师为了挽救学生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这篇课文,并让其注意文中是如何描写人物的语言、性格特点等,从而让学生尽快找到文章的重点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可对教学的目标进行细化,并主要分为以下3点:(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2)让学生重点朗读描写人物特点的语句或者段落,比如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感受这位老师的伟大;(3)让学生仔细品味“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的师德灵魂。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教学能够实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是现代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今,大多数乡村小学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开始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并获得更为美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3]。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学习到《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可能并没有去过黄山,不知道黄山的松树到底是怎样的,此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情境教学。首先,教师可在网上查阅与黄山风景有关的资料,并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成相应的课件。随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播放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并将文章的内容复制到相应的图片上,让学生一边浏览美丽的图片一边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松之美。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朗读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性朗读,朗读的内容就是描写黄山“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段落,从而增强学生的朗读体验。
学生之所以对朗读提不起任何的兴趣与热情,主要在于传统的朗读教学太过于古板,就是让学生一起朗读一段或者整篇课文,没有任何的生动与特色之处,从而导致学生对朗读提不起兴趣[4]。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适当丰富朗读的方式与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其朗读的效果。
朗读的方式有许多种,下面重点介绍几种可行性较高、效果也相对较好的朗读方式:(1)引导朗读:引导朗读也就是教师进行示范性朗读,在朗读完一句话之后,学生跟着教师进行朗读。同时,教师可以先读一句,让学生读下一句,从而实现朗读的无缝承接,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2)领读: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基础相对较差,教师可从学生中选出一个比较好的领读者,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领读者一起朗读课文。领读的学生每日一换,以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实现朗读效果的提高。(3)分合读:这种朗读方式一般用于层次较为清晰的文章,如学习到《灰椋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轮流朗读相应的段落,如女生朗读第一段,男生则接着朗读第二段,女生再接着朗读第三段……以此类推,从而活跃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
总而言之,乡村地区的教学条件比城市地区的相对要差一些,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朗读式教学法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乐趣与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兰.个性化的“朗读与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腾飞的双翅”[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24):50.
[2]李春明.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语文:基于民族地区乡村小学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2):47-48.
[3]李辉.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179.
[4]雷世碧.关于加强和改进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的理性思考[J].教育,2016(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