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星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镇孟坝小学)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创设一种学生容易感知的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寓于丰富的情境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故事的情节曲折,富有趣味性,蕴含哲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实际,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用于导课、提问、探究,既反映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反映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我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给学生讲“猴妈妈分饼”的故事:猴家族里的小猴子都爱吃猴妈妈做的饼。一天,猴妈妈做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猴甲1块。猴乙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妈妈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它2块。猴丙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妈妈又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它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呢?”学生都说:“同样多。”我追问:“聪明的猴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于是,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导入了新课。
小学生形象思维活跃,他们学习数学主要靠观察实物,将形象思维转化抽象思维,形成知识经验。教师创设直观的实物演示情境,学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容易理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首先出示长方形框架,然后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一拉并问:“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接着我反复拉了两次,追问:“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化?”有的说:“它的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有的说:“它的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有的说:“它的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此刻,我并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而追问:“怎样才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尺子、剪刀、胶带,小组合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看着同学们陆续操作完,我又追问:“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化?”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它的形状变了,周长没有变,面积也没有变。”通过剪、拼、粘,同学们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最后我趁热打铁,继续追问:“怎样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同学们似懂非懂,此刻我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反复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并让学生注意观察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进一步帮助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可以将知识融入活动中,设计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通过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等过程,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是十分有利的。在“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跳绳,四个人一组,让同学们相互记录组内成员的跳绳次数,他们在玩中学会了数数,学会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等数学知识。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探索热情,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呈现的,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学习。可是有些情境适合城市学生,不符合农村学生。教者应该根据当地学生实际和地域文化特色,稍作改变,改成符合当地学生认识水平的教学情境,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比如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时,我将课本例题1中一(1)和一(2)班改为:我校二年级有45人,三年级有33人,你们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农村学校人数少,没有这样的班级设置,部分学生可能不理解“一(1)和一(2)”的意义。改编后的情境更贴近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选择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以“点燃有效兴趣”为起点,从情境的趣味性及现实性出发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多说、多想、多做、多展现,体验和享受求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居十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2]易良斌.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