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竹集成材家具材料表面特征的感性评价研究

2018-02-25 08:23陈冰琬张亚池宋莎莎
竹子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炭化感性纹理

陈冰琬,万 千,张亚池,宋莎莎

(北京林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现今社会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人们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人类对生活的需求已经逐渐由物质层次需求转化为精神层次需求。在选择家具上,消费者对于家具的选择评判已经不单单是家具的基本使用功能,而是对于家具的外观造型及家具的生理和心理体验的综合评判。其中,家具的感觉特性主要取决于家具的外形、材质和色彩。材质既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又是影响消费者情感偏好的重要因素,相同造型不同材质的家具可以使消费者产生不同的情感,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1]。

感性工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能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觉意向需求转化为设计要素[2]。利用感性工学技术可以通过人机工程学和心理学来捕捉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通过得到消费者的感性找出产品的设计要素特征,此过程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和语意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3]。本文通过感性工学研究消费者对于常见竹集成材家具表面材质的情感偏好,分析纹理、色彩因素对竹集成材家具表面材料审美偏好的影响。为竹集成材家具设计和生产环节的材质选择以及竹集成材家具市场消费需求提供参考。

1 竹集成材的表面特征

中国竹材的历史发展悠久,竹材不仅仅具有优良的弯曲特性和良好的生态价值,也素来有代表着许多优良传统的意象。在古代“四君子”的意象中,竹子代表的是外直中空、亭亭净植、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君子形象。但是竹材在家具市场的发展并不迅速,中国传统的原竹家具对手工工艺要求较高,这就导致原竹家具无法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为了满足工业化生产,竹材衍生出了竹集成材这种家具材料。

竹集成材是一类将速生、短周期(通常为4~6 a)的竹材去掉竹青竹黄后加工成定宽定厚的竹片,再干燥至8% ~12%含水率经过胶黏剂粘合而成的板、方材[4]。竹集成材的竹片接长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图1),根据竹片不同的组坯方式和不同的加工处理工艺,竹集成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面特征[5]。组坯的形式主要有平压、侧压以及平侧压相互交错等形式(图2),但是不管内部基材怎么排列组拼,其在竹集成材表面呈现为平压、侧压2种纹理排列形式:平压而形成的竹集成材表面可以看见竹节错落有致的分布,十分有韵律感;而侧压而形成的竹集成材表面纹理比较密集,且可见竹节较少。颜色上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处理,竹集成材可以保持天然的本色,也可经炭化处理成(深)棕色,还可以染成其他不同的颜色[6],经过市场调研,本色和炭化的竹集成材家具最为常见,所以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常见的竹集成材本色和炭化2种情况。

图1 竹片接长的形式Fig.1 Connection ways for bamboo strips

图2 竹集成材组胚的截面形式Fig.2 Cross-section patterns of the laminated bamboo

2 家具表面材料的评价准则

2.1 家具材料表面特征的评价维度

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颜色、纹理以及质感,这三者的作用会得到用户的不同情感评价。首先家具材料是实现家具产品功能需求的基础,这就要求材料应具备实用性,而设计师通过适当的组织设计材料的颜色、纹理以及质感,可以实现家具材料与产品的美观统一[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品之间的销售竞争大,产品的经济性成为消费者决策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8];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环境问题,“绿色设计”概念和环保型材料也成为工厂生产和消费者选择购买的条件之一[9];在家具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产品的造型以及功能也是产品文化的体现与传播,运用不同的家具材料可以表达出家具产品不同的文化和意象[10]。消费者不仅仅在物质上对物品的实用程度、环保、安全程度有需求,同时对产品的外观审美以及象征寓意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大量文献收集以及专家访谈,得出对于家具材料设计的5个维度原则: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经济性以及文化性。针对于竹集成材家具来说,维度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实用性要素:实用性要素是家具材料设计的最根本的设计要素之一。即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物质需求。在竹集成材家具材料上应表现为材料满足家具的力学强度以及满足家具基本功能需求。

美观性要素:竹集成材家具的表面材料不仅仅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基本功能需求,还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竹集成材家具的材料表面特征主要由2个因素构成:色彩和纹理,所以在进行竹集成材家具设计时,需要考虑竹集成材材料的美观性。

环保性要素:家具用材的环保性要素就是在设计家具时考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对于竹家具设计,合理采伐竹材,尽量利用速生材、小径材、边角材,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和竹材资源的持续利用[11]。即在进行竹集成材家具的设计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竹集成材的利用能实现最小的能耗、最小有害物质的释放以及最小环境污染,有益于资源的回收和重新利用。

经济性要素:经济要素是从企业成本、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来进行评价产品属性[12]。中国是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的竹林面积、竹产量和竹林积蓄量均居世界首位,且竹材生长周期短、成材快,相较于木材有明显的资源优势[13]。巨大的竹材产量完全可以同实木家具相比较,竹集成材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为中国家具市场的发展和竹材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竹集成材这种材料生产和加工成本较低,竹集成材家具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经济实惠,完全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文化性要素:不同的家具材料拥有的文化属性不一样,代表的意象和象征也不一样。作为中国四君子意象之一,竹这个中国传统的材料意象代表着中通外直、亭亭净植、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君子形象,同时竹材作为家具材料给消费者带来清新自然、亲近环保、清凉洁净的感受。因此有必要将“竹”的优良意象结合到家具设计中,为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服务,为市场的发展服务。

2.2 家具材料表面特征双极词汇语意确立

为了更好的让消费者对家具材料的5个维度作出感性评价,根据材料学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类心理类网站的搜寻和问卷调研,收集到了120对关于家具表面材料意象的反义词组,然后经过5位材料专家、家具设计专家评定筛选出了40对极端褒贬反义词组。

选取了家具设计、材料专业的在校大学生80名对其40对词组进行挑选分类,将双极感性词汇分在5个被试认为可以描述该维度准则下(实用性、美观性、环保性、经济性、文化性),最终筛选出了用于实验的10对极性感性词组,每个一级要素下包含2对极性感性词组。因为每维度下的2对极性感性词汇具有双极褒贬含义,因此可以通过得分来确定某种材料在这一维度下评价的高低,可以更加直观的对家具材料的5个维度进行量化打分评价。各维度双极形容词汇对见表1。

表1 竹集成材五维度双极感性词汇Tab.1 Five-dimensional bipolar perceptual vocabulary of the laminated bamboo

3 竹集成材家具表面材料的语意感性评价实验

3.1 实验对象

选取实验对象60人,被试者均为北京林业大学在校的大学生及硕士研究生,平均年龄在21岁左右,标准差为2.139,方差为4.575,要求男女比例均衡,设计类专业和非设计类专业的人数均为一半,对不同的竹集成材家具表面材料进行感性评估。

3.2 实验素材

根据文献研究以及市场调研,竹集成材通过不同的平压组坯、侧压组坯、平侧压交错组坯方式呈现的纹理为平压、侧压2种,在颜色处理上,市面上最常见的为经炭化处理的竹集成材以及保留本色的竹集成材,最终可以得到以下4种表面特征的竹集成家具材料(无色透明涂饰):平压本色、平压炭化、侧压本色、侧压炭化(图3)。也就是说,竹集成材家具表面材料主要有2个因素组合决定而成,一个是竹集成材的纹理,一个是竹集成材的表面色彩。

图3 4种竹集成材表面实验材料Fig.3 Four kinds of surface materials of the laminated bamboo

3.3 实验步骤

实验问卷采用的是七级语意差异法(SD法),通过测量消费者对实验材料在10对双极词汇的情感量化评价得到消费者在实验材料5个维度上-3~3的感性评价,结合统计学方差分析得到5个维度在材料表现上对消费者的偏好影响,筛选得到用户对于不同竹集成材的审美偏好。如果分数越靠近两级(贬义级/褒义级),说明被试对该材料的认知贬义/褒义程度更强烈,若分数在“0”则表示用户对材料评价处于中立。若评价所得的分数越高,则说明实验对象更加偏向于选择该材料。

3.4 实验分析

在收集到的60份问卷中,经过筛选最终得到58份有效问卷。为了更加直观的分析数据结果,将-3~3量表对应转化成1-7的数值(-3=1,0=4,3=7)。为了得到实验者对于4种不同竹集成家具表面材料的总体感性评价差异以及同纹理不同颜色、同颜色不同纹理材料在5个维度准则下的评价差异,最终实验通过统计计算出每种材料5个维度下的平均分,以及所有维度评价的总和平均分。

将实验数据导入到SPSS数据统计软件中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利用显著性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和作出适当结论[14]。本实验的变量为材料和颜色,所以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在分析时考虑2种情况:一是只考虑2个影响因素对因变量的单独影响,这时方差分析为无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二是考虑2个影响因素搭配对因变量产生的交互效应,这时方差分析为有交互效应的双因素方差分析[15]。若p<0.01,则显著性差异特别明显,记为“**”;若0.01<P<0.05,则显著性差异明显,记为“*”;若0.05<P<0.1,则方法有一定影响,记为“**”;若P>0.1,则看不出方法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4 实验结果及讨论

由表2和折线图(图4)可以看出,侧压本色、平压本色、侧压炭化、平压炭化的总体和5个维度下的平均分呈现的趋势类似,且分数均大于4,说明消费者对于竹集成材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均偏向于褒义词性且对4种不同表面特征的竹集成材认知程度较高。从总分上来看,侧压本色的竹集成材优于其他3种材料,但在美观性上,炭化的竹集成材分数均高于本色的竹集成材。这说明消费者更加偏好深色的材料,有可能深色的竹材更加相似于木材材料所以受大家喜好。通过交互影响方差检验我们最终可以得出材料、色彩单因素影响下以及双因素交互影响下消费者的选择偏好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图4 感性评价分数折线图Fig.4 The line chart of kansei evaluation

表2 用户感性评价分数表Tab.2 User perception score for the laminated bamboo with different texture Mean(SD)

4.1 竹集成材实用性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实用性维度上,因数“纹理”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1.664,P=0.198;因数“颜色”的主效应特别显著:F=(1,228)=21.835,P<0.001;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0.001,P=0.997;颜色对于材料实用性评价影响差异大(P<0.01),说明在实用性上,本色和炭化的显著性差异明显,说明消费者在实用性上更加偏好于本色的竹集成材。从实验结果分析,用户更加偏好于本色的竹集成材这种实用性认知偏差可能在于对加工工艺的不了解以及受到传统的“天然的未经修饰加工的就是最好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从力学强度、胶合性能以及防虫防腐上来说,经过炭化处理过后的竹集成材的胶合能力以及强度更优于未经炭化处理的竹集成材,且本身在竹集成材加工处理过程中,蒸煮和炭化这2种方式有利于防止竹材虫蛀和霉变[15-19]。

4.2 竹集成材美观性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美观性维度上,因数“纹理”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0.000,P=1.000;因数“颜色”的主效应显著:F=(1,228)=4.687,P<0.05;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0.101,P=0.751;颜色对于用户评价美观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炭化平均评价相较优于本色竹集成材,消费者较倾向于炭化的竹集成材。这可能是炭化可以更加鲜明的将竹集成材表面的竹节、竹纤维对比凸显出来,在竹集成材表面形成一种具有装饰效果的纹理图案,所以相较于本色的竹集成材表面,在美观性上实验者更加偏向于选择炭化处理的竹集成材。

表3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实用性)Tab.3 Users′evaluation score of practicability

表4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美观性)Tab.4 Users′evaluation score of aesthetics

4.3 竹集成材环保性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环保性维度上,因数“纹理”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1.203,P=0.274;因数“颜色”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0.230,P=0.632;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1.696,P=0.194;说明不管是纹理、还是颜色,用户对于材料环保性评价并无明显影响差异。虽然在材料的视觉角度来看存在颜色和纹理的不同,但结合用户的主观心理感受而言,竹材这种材料本身就带有天然且环保的属性,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纹理和颜色的竹集成材表面,仅仅只是通过观察表面而不知家具结构造型的情况下,在用户眼观和心理感受中材料的环保性且差异不大。

4.4 竹集成材经济性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经济性维度上,因数“纹理”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0.176,P=0.675;因数“颜色”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1.901,P=0.169;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0.014,P=0.905;也就是说,不管是纹理还是颜色,用户对于材料经济性评价并无明显影响差异。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用户对4种竹材的认知程度较低,用户难以从视觉角度感受到这4种材料在经济性上的区别,因此无法做出相应的认知判断。

表5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环保性)Tab.5 Users′evaluation score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表6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经济性)Tab.6 Users′evaluation score of economy

4.5 竹集成材文化性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文化性维度上,因数“纹理”的主效应有一定影响:F=(1,228)=3.768,0.05<P<0.1;因数“颜色”的主效应十分显著:F=(1,228)=10.852,P<0.001;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0.055,P=0.814;在文化性上,用户喜好更加偏向于本色,说明消费者认为本色的竹集成材更能体现“竹”这个意象的文化意蕴,本色的竹集成材更能给消费者清新自然、坚韧中通、清凉亲近的心理感受。

4.6 竹集成材总体感性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在整体评价,因数“纹理”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8)1.407,P=0.237;因数“颜色”的主效应有一定影响:F=(1,228)=3.269,0.05<P<0.1;纹理和颜色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228)=0.068,P=0.795;说明在整体上看,用户更偏向于本色的竹集成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开始追寻回归本真的东西,“简约”这种设计思想和观念也深入人的认知,用户更加喜好本色的竹材也可能是因为认为“自然的就是好的”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以及本色的材料更加能体现竹集成材的材料特征和文化意象。

表7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文化性)Tab.7 User′s evaluation score of culture

表8 用户维度评价分数表(总分)Tab.8 Users′total evaluation score

5 结论

通过上述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可以发现,用户在竹集成材家具材料表面纹理上的选择喜欢并没有什么差异,颜色对于用户材料选择偏好影响较大。本色的竹集成材较炭化的竹集成材在实用性上好,且本色的竹集成材更加能满足消费者对于“竹”意象的自然环保的情感需求,设计研究者以及工厂可以结合这一点调整设计生产方案,如何在保持本色的情况下更加提高竹集成材的实用性以达成更好的市场效果。在美观性上,炭化较优于本色,工厂也可以抓住这一消费需求对竹集成材的颜色进行把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竹集成材在经济上并无明显差异,如何提高这种材料的经济价值、打开更多的消费市场是值得再进行研究的。

但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收集的数据会受到实验条件、实验人员以及调查方法的影响,并且收集的数据仅仅只是消费者自身主观的评价和感受,如果需要减小偏差使得实验结果更全面精准,应结合相应的生理数据测量方法如脑电、眼动实验等,进一步为竹集成材家具市场提供设计和生产上的帮助。

猜你喜欢
炭化感性纹理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市政污泥炭化时间与温度研究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稻壳连续式炭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