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性情耿直的忠臣,因敢于批评朝廷的过失,得罪权贵而没少受罪。明朝的李时勉(1374—1450)就是这样一位忠良之臣,因犯言直谏几乎“九死一生”,人称“打不死”的李时勉。
李时勉是个大才子,而立之年考中进士,不久因参与修撰《明太祖实录》有功,深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而被提拔为翰林侍读。所谓“翰林侍读”就是陪皇帝读书论学,身居内阁而且可以参与朝政,地位不可谓不显赫。一般来说,李时勉只要谨言慎行,老老实实侍读,前途不可限量。但李时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屡屡上书直指朝政弊端,得罪了很多权贵。
永乐十九年(1421),朱棣向全国发布了迁都北京的诏令。但仅仅过了几个月,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便遭受雷击,烧为一片废墟。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甚至认为迁都劳民伤财且弃绝皇脉,这场大火正是迁都“有违天意”的有力证明。朱棣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处死了萧仪。
李时勉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本该最懂得皇帝的心思,顺其意而行之,却偏偏“不识时务”,在这节骨眼上也奏了一本,不仅痛陈迁都之弊,而且列举了朝政其他弊端一共15条。气得朱棣几次将奏章仍在地上,但因为李时勉提出的意见确实很有道理,朱棣又忍不住捡起来再看,最后还采纳了他很多建议。尽管如此,李时勉还是被谗下狱,一年后才在重臣的保荐下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不久,李时勉又上书言事,不仅一点不给新皇帝面子,还触犯了朝中很多权贵的利益。由于奸臣构陷,朱高炽非常生气,将李时勉召到殿前当面责问。李时勉从容应答,丝毫没有认罪的样子。这下更把皇帝气坏了,他命令侍卫将李时勉当场打了个半死,流放到交趾(今越南)。没想到到了交趾没几天,李时勉仍“死不悔改”,居然再次上书朝廷,被锦衣卫逮捕关进了大牢。此时李时勉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以为将不久于人世。不承想在牢房里有一个曾得到李时勉恩惠的看守,悄悄找来医生为他医治,他才算逃过一劫。
朱高炽临终前仍对李时勉念念不忘,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敢在朝廷上当众侮辱我的,也只有李时勉这个人了!”说完口吐鲜血,当晚就驾崩了。
朱高炽死后,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一日,朱瞻基忽然想起先帝临终前的话,顿时怒火中烧,吩咐立马将李时勉押出牢房,斩于西市。但是他又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奏本让先帝至死难以解恨,于是他来到刑场,当面责问李时勉。
李时勉叩头说,我就说了居丧守孝期间不宜亲近嫔妃,不宜让太子远离身边。朱瞻基听了,怒色稍解。李时勉又提到了其他几个建议,朱瞻基仔细听完后不由感叹,称赞李时勉是个大忠臣,并且下令赦免他,官复原职。
李时勉不仅敢于直言上谏,而且做官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折腰。传说有一次朱瞻基巡幸翰林院,将金银洒在地上赐给众学士,大家都俯身去捡拾,只有李时勉一人站立不动。
李时勉因病辞官还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看见他随身携带的仅有一卷行李,几箱旧书,于是凑了几百两银子想送给他,但李时勉一钱未受。李时勉去世后,朝廷嘉奖他的功绩,谥号“文毅”,后改谥“忠文”,赠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