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屋场(一户或者多户居住的地方,包括院落——编者注)坐落于湖南长沙县春华镇武塘村的大镜园内。别看这是栋简单的土砖屋,用村民的话说,这可是个住过“大脑壳”(大人物)的地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湖南省委工作组在乡村的驻地,这里曾先后住过张平化、毛致用、华国锋、王震、陶铸、程潜、雷洁琼、胡愈之、周立波等领导人。他们在这里居住、工作、劳动,像张平化、程潜,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数年,连当地的细伢子(小孩子)都认得他们!
起初,所有的干部都是分散住在社员家中。那时叫“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有几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总喜欢回忆那时的情景,他们至今都感叹:那时是真正的“三同”呵!华国锋和我们扮过禾,毛致用和我们插过田,张平化和我们铲草皮,王震和我们栽红薯……我们同搞劳动,同住土砖屋,同呷小菜饭。那些“大脑壳”,才真叫走群众路线,真叫密切联系群众呢!
后来,来春华的干部越来越多,为方便下乡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也为了不打扰当地农民,时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平化决定在这里建一栋永久性住房。
抛砖屋场旧址
这栋省委工作组驻地住房为什么叫抛砖屋场呢?原来是一个叫杜修经(1907—2007)的人取的名。这里,还有个蛮有味的故事。杜修经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在1928年,他就代表湖南省委四上井冈山,因被《毛泽东选集》(卷一)点名批评而成为知名的党史人物。他一生三次入党,又两度脱党。由于历史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已身居党外。
1963年,时为“湖南省委观察员”的杜修经随张平化最早来到春华镇武塘村蹲点。当时,张平化决定,将省委工作组建在武塘村合兴队大镜园的山脚下。建房任务全权委托给合兴队队长黄松贵。张平化再三嘱咐:建房水平按当地一般标准,不能超标。檩木就用当地土杉树,盖瓦用当地窑烧小瓦,砌砖也用当地人做的泥巴土砖,房子刷白就行。
说来不信,这偌大的抛砖屋场,就是以后张平化、王延春、李瑞山、华国锋、苏钢这几位省委正、副书记一住数年的省委工作组驻地。当时所有建房费用,包括全部建房材料,全部人工工资,总共花了3000多元。
那天阳光灿烂,社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建房,张平化和杜修经来看房子了。
张平化(右二)在湖南农村察看棉花试验田生产情况
他们说笑着来到建房的前坪。张平化说:“我们建这栋房子,有人说,就叫省委工作组得了!我觉得,屋场还是应该取个名字。杜老,您说,叫什么好呢?”
那时农村建房砌墙大都用土砖,墙砌一人多高后,下面做小工的,就把土砖一块块抛上去,砌墙师傅站在墙上,一块一块接着砌。杜修经眯着眼,望着这砌砖的一抛一接,一接一抛,觉得颇有意思。良久,他突然灵机一动:“书记,我们这屋,是不是就叫抛砖屋场?”
“什么,抛砖屋场?”张平化正看着砌匠们那有规律、有节奏的动作入了神,一时还真没反应过来。突然,他一声大叫:“哇——好!抛砖屋场,好!”
心有灵犀,他和杜修经几乎同声叫出:“抛砖屋场——抛砖引玉!”张平化抓着杜修经的手直摇晃:“好,就叫抛砖屋场!抛砖引玉——我们就是来抛砖的,引这之玉,引全省之玉!”于是新屋建成后,这里就叫抛砖屋场了!
杜修经深感张平化书记厚待、知遇之情,又在这里工作两年后,才奉命调离而去。
抛砖屋场建成后,张平化和其他省委领导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从1963年到1966年这几年,张平化基本居住、生活、工作在这里。省里开会他去一下长沙,结束后马上返回春华。那时省里的厅长、局长要汇报紧急工作,也只得驱车春华武塘。就连当时的中央农垦部部长王震、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湖南,也直奔春华。因为他们知道,张平化不是在抛砖屋场办公,就是在田间插秧、扮禾,一找一个准。
省委书记、省长来了,省军区也蹲点来了,省会文艺团体几大剧团,如省京、省花、省湘、省曲艺团等,都来了!他们也和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劳动休息时,他们就站在田垄上,为农民唱歌、唱戏。我记得,后来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李谷一,当时还是省花鼓戏剧院的年轻演员,社员吆喝她唱得最多的就是《刘海砍樵》;而后来成为著名戏剧表演家的钟宜淳、彭复光,则为社员献上一段他们的拿手戏《补锅》。一有闲暇,他们就教民兵练枪,教老农学文化,教年轻农民学唱歌、学唱戏……而他们自己,也拜农民为师,在田垄,在山上,学扯秧,学栽菜,学种棉花……
当时张平化就经常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干什么事,我们都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当时,干群关系融洽,鱼水一家亲的场面真是随处可见。从生产队、到公社、到抛砖屋场的省领导,那时什么事都喜欢问群众,春华的几个机台建在何处?武塘的高产农田又选在哪里?张平化亲自带着去看,去勘察。他身边跟着的,不仅有春华的各级基层干部,更多的,是张平化点名请来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民。
闻名全国的“活人碑”主人公石庚全,每次必到。每次张平化总要问:“石庚爹来了没有?”他们后来成了莫逆之交,石庚全从不叫张平化书记,只喊他“张大爹”。当时春华的人都知道,碰到60岁以上的老人,张平化最初见面不是握手,而是作揖,弄得那些老农民诚惶诚恐,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张平化听从了同行的时任省文联主席周立波的建议,才改为握手。
那时,长驻抛砖屋场的省委工作组领导,对分布在春华各大队蹲点的干部,都制定了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要坚持“三同”的规定:每月要在农户家住多少天,每月要参加多少天田间劳动,每月要搜集多少条群众意见,为群众解决了多少个问题,等等,都有详尽的规定。而且,每月必有检查督促,每月公布通报。
当时我担任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文化站长,家就在抛砖屋场旁边,同属一个生产队。所以,我经常到抛砖屋场去玩,去汇报工作。抛砖屋场有间专门的劳动工具房,干部每人配有一把锄头,一根扁担,一个草帽,一套雨衣;从张平化书记、程潜省长排起,每人都有一套,而且工具上面都贴有名字。去参加劳动时,拿着自己那套去,散工后再交回来。干部参加劳动,绝不是摆样子,从这一细节,就足见真假。
春华渡槽,是湖南省最长的渡槽,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且仍在使用的渡槽
当年,湖南省委就是凭借抛砖屋场这个指挥所,凭借春华这块省委的“试验田”,摸索、引导、指挥全省的农村、农业工作。
而当时的春华,则由于省委领导亲自蹲点,农业快速发展,从而成为湖南省的农业高产典型,春华镇在全省第一个跨“纲要”(《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即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提纲挈领的要点)。而后,又在全省“亩产八百斤大会战”(当时湖南水稻大多是亩产三四百斤)中,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第一,在全省流传出“三夺金杯”的佳话,由此成为金杯的永久得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一届省委书记毛致用又来春华蹲点。他真诚地去拜谒抛砖屋场,聆听当地农民对当年那无限的怀念。他也和张平化书记一样,继续发扬我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和春华人民一道,商量着更快发展春华农业的蓝图。为彻底解决当地干旱严重的境况,他亲自去争取到国家水利投资500万元,而后发动春华周围谷塘、黄花几个乡镇的人民,投工6万个,在春华境内修建起号称“天下第一槽”的春华高架渡槽,从而使上游的红旗湖水经过春华渡槽,欢快地流向下游的几个乡镇,灌溉滋润数万亩农田。这充分保障了春华农业持续高产、并在全省一直领先的地位。
2011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把他的杂交稻试验基地选在了春华镇。春华农业长盛不衰,直到今天仍有“湖南农业看春华”的美誉在传颂。春华农民常说,是抛砖屋场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是抛砖屋场为我们引来了连年的丰收。
据悉,抛砖屋场是湖南省委领导当年深入农村蹲点的第一个驻地,也是两届省委书记在这里住村10多年的地方。它见证了湖南农业发展的艰难历程,也见证了湖南省委坚持发展农业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