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佑铭
摘要:学生主动参与训练,是当前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基础,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要做好教学计划的设定,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一教学策略。为了扩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要全面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自觉进行体育素质的训练。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的教学理念出发,对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的引导策略做一些有效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参与;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107
在体育训练中导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意识的培养,让他们掌握训练时的每项动作技术,保证学生的安全。体育运动是一种有效的室外活动,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与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不谋而合。教师要对体育课堂中的每个训练过程严格把关,真正发挥体育训练的时效,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出发,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施,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
一、注重体育教学素材,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活动内容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训练学生身体机能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抓住这个特殊时期,利用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和训练,扩展他们的身体健康素质,帮助他们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在生活中才能树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目标,坚持到底,攀登到人生的巅峰。
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让他们有效、正确地把握好体育课堂。教师要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强化,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让他们在学好科学文化的同时训练自身的身体素质。艺术教育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由于体育活动也属于一种艺术形式,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意识,多方位地引导学生训练,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转变他们日常的不良习惯。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体育课堂质量
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能让学生从身体到心理得到全面发展,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建立自己的安全意识,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配合教师的引导模式。有价值的课堂活动能有效带动学生的运动意识,比如班集体拔河、多人接力赛、双人跳绳等。只有学生融入到班集体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团体精神,自然而然地接受体育活动训练,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通过这个“双赢”的课堂教学活动,也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真正落实体育训练。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看到学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训练要领和技术。
从当前的体育教学理念来看,一般将学生学习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状态。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学生更能接受课堂,从学习活动中找到于属自己的训练方式,扩展学习技巧。而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维被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能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进度,运动效率也不够高。因此,教师要合理引导这些处于被动状态下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掌握训练时每项的动作技术要领,与其他学生一起加强体育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三、优化体育参与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学习内容,主动学习的效率明显高于被动学习。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学生积极性都比较高,更能融入到班集体中,并且具有更好的精神面貌,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能积极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所以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用积极的心态并充满活力地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身体素质不同,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训练内容,保证他们的身体能接受各种课堂的运动形式,这样才能起到训练的作用和目的。
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教师要努力做学生的好朋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使其在体育训练中呈现出最放松的状态,在体育锻炼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建立生活的自信心,從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此外,任何教学活动都应当是双向的,都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初中体育教学亦然。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学生也只有配合教师的体育训练,才能互相理解和进步,营造良好和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而言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能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注重体育教学素材,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活动内容,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方面。在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体育参与教学模式,通过参与性的教学手法训练学生的身体机能,全方面保证体育课堂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他们在体育训练中放松自我,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促进他们综合发展和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乐山中学 5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