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摘 要: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其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得到提升,服务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也得到加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也存在志愿精神“空洞化”,服务方法缺失,服务内容单一,表彰激励不显著等一些不利于我国青年志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志愿者工作;问题
志愿服务是指民众出于自由意志而非基于个人义务或者法律责任,秉承以体能、劳力、经验、技术、时间等贡献社会的宗旨,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及增进社会公益为己任所进行的各项辅助性服务。相对应于大学生志愿者涵义,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具有无偿性、社会性、自愿性等特点,由于其根植于高校这一特殊环境,还呈現出独特之处。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满足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迫切愿望,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所学应用于服务民众和社会,达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其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得到提升,服务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也得到加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借助志愿服务载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我国青年志愿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更加准确的把握现实情况,促进我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发展。
一、志愿精神“空洞化”,志愿价值观缺失
“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灵魂,是志愿服务行动的内在引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过程中必然坚守的价值底线。大部分志愿者在参加服务活动时,是想要“服务社会”和“奉献爱心”。但是有少部分志愿者认为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和“对个人的影响不大”。由于长期以来在高校中过于片面强调志愿者精神思想道德建设的育人功效,又受行政化管理模式干预过多的影响,往往突出“志愿精神”中“无私奉献”的崇高一面,而将志愿服务片面的等同于“无偿服务”,和简单的“付出不求回报”等行为。使志愿精神流于漂亮的口号和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传统的志愿服务往往强调其“增进社会福利和改善社会问题”的单向目的,强调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助人”意愿和“助人”行为,而忽视了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客体”的需要、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客体对主体造成的反馈性影响。使得“志愿精神”有时显得一厢情愿和缺乏说服力。志愿精神的空洞化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志愿价值观的缺失。甚至有一些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是因为想要消磨空闲时间或者积累个人资本、扩大朋友圈等。此类想法并非大多数学生志愿者所有,但是却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部分学生志愿价值观的缺失。健康正确的志愿价值观的学生进行志愿活动的首要前提,否则志愿活动将失去原有的积极作用,变成没有意义的活动。
二、志愿知识不足,服务方法缺失
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渗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了专业学习。这依然被看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然而大学生专业千差万别,并不是都便于应用于志愿服务,即使像医学、法律等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为居民提供相关的咨询等便利服务,但服务本身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方法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志愿服务活动需要的不仅仅是“志愿”,更加需要与所做工作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需要志愿服务组织对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地培训。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显示,约有一半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同时,在对接受过培训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培训存在“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系统的专门理论指导,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作为短期培训的内容,而没有被系统化和规范化。因而也造成了服务活动的盲目,甚至有时不当的服务对于接受服务的对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三、服务内容单一,运行模式有待创新
虽然目前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但志愿精神的空洞化与志愿服务理论、方法的缺失导致了志愿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和表面化。不仅是公众即便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个体甚至是组织者对于志愿服务内容的理解也流于肤浅和简单,对于服务的认识仅停留在“学雷锋活动”、“公益劳动”、“支医支药指教”等层面,服务对象狭隘、形式僵化,服务前缺乏相应的需求调研,服务后缺乏科学的评估和相应的反馈、激励机制,无法深入、持久、有效的保证服务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多为社区服务、助老助残、环境保护等的传统服务项目。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化和单一化,使得部分原本对志愿服务活动充满热情和向往的同学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受挫”,最终造成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流失。尤其是对于志愿服务主体的90后的大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热情。同时,在参与时间和频率方面,仅有极少部分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和“定期”参加,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不一定”。 随着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其运行机制也在逐步向经常化、持久化发展的路子迈进。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已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大学生自身升学、毕业的流动性加之志愿行动本身的自愿性质,使得一些需要长期坚持进行的项目化的服务在人员上不能够做到延续性,而人员的断层往往导致了服务知识(包括对项目的了解与熟悉)与服务情感(包括与被服务对象建立的情感及关系)的断层因而使服务项目不能够保持连续性和持久性,也很难进一步深入推进,甚至最后不了了之。
四、表彰激励不显著,制度法规有待完善
对于志愿服务者的表彰和激励,不仅仅是对其出色志愿服务工作的肯定,同时也鼓励志愿者以后更加努力的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了表彰和激励的学生志愿者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和环境,进而更好的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意义并且继续努力的工作。但是现实的调查却表明,有60%以上的志愿者从未受到表彰或者表示不清楚志愿服务工作的表彰和奖励项目。同时许多志愿者反馈激励方式不够人性化和细致、激励内容单一、老套、缺乏公平性以及奖励范围狭窄。社会、学校的激励制度尚停留在应激阶段,缺乏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性保障,无法在制度层面对志愿服务的发展给予支持和激励,弱化了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推动作用
亚当斯曾经说过:“好的生活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接受;是出于社会利益,处于满足人的社会本能的一种自然行动……使得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成为可能。对它们的破坏,或即便加以不必要的控制,就是在耗竭社会生命之流。这是一个得失攸关的精神问题。正是在这种精神的自由之中蕴藏着真正的力量源泉,蕴藏着可以将物质世界的手段转换为美好社会的目标的能量……志愿行动具有实验性,易适应于改革进步,它比法定权威更易调整自己的机制和方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条件和各种情况。这种实验的能力,反复尝试的能力,是社会生活中最宝贵的特质之一。”这是对志愿者行动最为形象与精辟的阐述。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伴随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发展诞生、壮大,高校作为孕育其成长的土壤,提供了動力与支持,伴随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入与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时代的到来,高校志愿者工作的未来发展也必将立足于国际视野,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步,其德育教育的本质永不退色,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凸显。如何进一步挖掘志愿者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与深意,并结合高校育人理念和目标融入志愿行动和德育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政府、公民社会大环境的各种政策、资源,回馈服务于社会公众,对高校志愿者工作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并在实践情境中进一步探索成为最好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韩芸.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青年探索,2010(2):12-15.
[2]纪文晓.志愿服务于社会工作差异互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0):18-20.
[3]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5-31.
[4]张乾坤,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5]谢盈.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J].消费导刊,2007(12):106-107.
[6]于光松.加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51-52.
[7]余逸群.青年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和保障机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4(3):17-20.
[8]吴东民、董西明.《非盈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0]李亚平、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