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美学与对象的设计史叙事

2018-02-24 02:35何莎
青年时代 2018年34期
关键词:叙事历史设计

何莎

摘 要:现代设计的历史研究,历来多以“人物”—“事件”—“作品”三者为内容,并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名人、名事、名物”,可称为“有名的历史”;另一种研究思路是从“设计技术”—“美学思想”—“服务对象”的角度对现代设计背后的思想文化进行一番追根溯源的讨论,并与“有名的历史”产生相互观照。本文依据后一视角,提出现代设计历史发展的四种形态:“手工精神与贵族艺术”、“机器美学与人民生活”、“商业精神与中产阶级”、“信息美学与全球村民”。

关键词:设计;历史;叙事

现代设计的历史研究,历来多以“人物”—“事件”—“作品”三者为内容,并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名人、名事、名物”,可称为“有名的历史”;另一种研究思路是从“设计技术”—“美学思想”—“服务对象”的角度对现代设计背后的思想文化进行一番追根溯源的讨论,并与“有名的历史”产生相互观照。本文依据后一视角,提出现代设计历史发展的四种形态:“手工精神与贵族艺术”、“机器美学与人民生活”、“商业精神与中产阶级”、“信息美学与全球村民”。

一、手工精神与贵族艺术:工业革命以前的手工艺设计

纵观西方艺术设计史的发展,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设计是围绕基督教展开的宗教审美设计,可称为“神的设计时代”。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文主义觉醒,皇室和贵族阶层的审美情趣成为社会设计服务的主要客户,设计风格逐渐从神圣化转向世俗化。17 至 18 世纪欧洲大陆兴起以曲线、弧面为特点的巴洛克建筑与室内装饰风格,以及17 世纪末以明快色彩和精致繁琐的装饰为特点的罗可可风格,这两种设计思想都源于当时以法国为中心的王宫贵族的艺术追求需要,更重要的是,巴洛克与罗可可风格对19世纪初期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设计时代可以被看作是欧洲精英艺术发展的高潮。

二、机器美学与人民生活:1851年以后的现代设计运动

18世纪中后期至20 世纪初,欧洲早期工业时期的设计出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它们无一不指向工业化生产推动的有关设计的艺术性讨论,其真正的发展的轴心是围绕机械造物如何服务于“人”,尤其是“人民(工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展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理想的“机械美学”,还是机械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批量化与功能主义原则,都是机械美学进入设计领域的广泛探索。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勒·柯布西耶“机器美学”的最终指向:“不是神秘的黄金分割,不是汽车、轮船和飞机所包含的美,而是为工人阶级批量化地制造廉价美观的住房。”

在 19 世纪,对机器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主要体现为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思想在 19 世纪后半叶影响到萌芽期的现代设计运动中。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两位思想领袖约翰·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都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他们反对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粗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反对艺术的精英化倾向,主张从“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塔中走出,提倡艺术为人民服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市场流行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则是一种致力于融合现代与传统间的折中主义探索策略。例如,麦金托什、维也纳分离派提倡设计适合机器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适应广大民众的使用需求。比利时人凡德威尔德领导的二十人社提出“为人民艺术“口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除此之外,斯塔的诺维雅创造了一种设计为大众的人性化设计,芝加哥学派在沙利文“少即是多”理念的指引下创建了适合现代工业标准化生产的新建筑。

1907年成立的德国工业制造联盟和1919年的包豪斯学院,在其成立宣言书中致力于找寻一条融合“机器风格”与“工艺美术运动”的道路。包豪斯设立的初衷,不单单是为了给先锋艺术家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更是为了让艺术家与工匠们联合起来,为改善和美化人民生活进行生产,并最终建造出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社会主义大教堂”,进而形成了所谓的功能主义设计。例如,穆特修斯与凡德威尔德在设计工业化、批量化之上的“标准化”之争;贝伦斯的现代工业设计实践;格罗皮乌斯“艺术与技术 :一种新的统一”的演讲;伊顿的社会主义理想;凡·杜斯伯格、默霍利·纳吉的构成主义设计等都是通过机械化生产而造福于人民的思想。总的来说,这些思想和实践还都停留在观念和理想的层面上,未进入实际的民众生活。

三、商业精神与中产阶级:二战以后的商业主义设计

二战后欧洲大陆严重的物资匾乏和消费群体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复起来的经济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现代主义设计成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最快捷的现实手段。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工业化和电气化的进程,一些新的设计领域涌现带来了设计产业的革命,如企业品牌设计、电子消费品设计、新交通工具设计等新成为中产阶级设计消费的核心地带。

德国作为欧洲最先从战后经济崛起的国家,其通过延续包豪斯学院存留下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思想,于1950年——1968年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聘请包豪斯原师生力量作为师资主体,如马克思比尔、默霍利纳吉等,结合与布劳恩公司的产学合作,创造了战后德国设计理性化、系统化的功能主义设计美学,在國际设计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另一方面,二战后,世界设计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美国通过建立世界最早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品牌理念,设计不再以设计师或艺术家个体为单位,而是转型为企业或专业设计机构。通过树立赋予商业精神的设计制度,巧妙利用从德国引进的现代主义设计人才和技术,为富裕的中产阶级的消费情趣提供设计服务,并在全球商业贸易中占据优势,一种基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国际风格在全球贸易中形成潮流,就像雷蒙德·罗维所言“最美的设计是销售的曲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了持续刺激消费欲望,提出了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查尔斯·伊姆斯和埃罗·萨里宁与跨国公司合作家具设计在全球销售火爆;北欧风格的人性化家居设计、日本的时尚电器设计、意大利的情趣化产品设计等都在国际商业设计市场中赢得了地位,很好的迎合了二战后富裕起来的发达国家中产阶级阶层消费需求。二战后的,设计产业成为服务商业和资本运营的手段之一,不断促进国际中产阶级的设计消费,并形成国际消费的时尚风格。

四、信息美學与全球村民:20世纪60年代后的非物质设计

后现代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进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后工业时代后,作为物质性的设计开始被注入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设计领域开始探讨设计的民族性和个性化语言以及设计的非物质内容。设计的服务对象从区域化的某类社会群体的消费设计转型为基于全球化的多阶层的设计问题解决。例如,通用设计对于弱势群体的设计研究;民主设计对于第三世界贫困地区群体的设计研究;生态设计对于全球自然人文环境的关注。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现计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备受争议,随之出现有机现代主义、高技术风格、波普设计、后现代设计、解构主义、绿色设计、非物质设计等多种设计思潮。可见,进入信息时代后,先锋设计师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这一尝试在8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了所谓的后现代设计运动。

在设计的视觉风格方面,后现代设计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告别现代主义留给人们的印象,并在设计中更多融合人的文化与情感,自然与社会的内容,改变单一的功能主义审美情趣。例如,波普设计、解构主义设计、有机设计等。1966年,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图里出版了《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针对密斯“少即是多”提出“少令人生厌”;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为确立后现代设计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勒·可不西耶的朗香教堂;贝律铭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奥瑟卡尼迈耶尔的巴西议会大厦;约翰·伍德的悉尼歌剧院等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探索提供了实践样本。显然,来自建筑领域的后现代思潮,显著地推动了整个设计行业的后现代设计思辨,意大利1976年的“阿卡米亚”工作室和1980年的索特萨斯领导的“孟菲斯”设计小组在产品设计领域独树一帜。

在设计技术方面的发展则是具有革命性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设计信息时代的到来,设计的产业格局发生革命性变化,以电子显示屏为载体的非物质设计迅速发展。其中,早期基于电脑的WINDOS信息系统设计和MAC系统设计,中期基于移动终端的(如手机\IPAD)操作系统的UI设计等,已经成为影响全球设计发展和视觉消费风格的风向标。设计理论家的关注内容不能再只是传统的建筑、产品、器具、广告等“硬设计”,而更多地转向服务全球村民的非物质“软设计”,许多新的设计研究方法应运而生,例如多学科交叉的大数据设计、智能物联设计、数字交互设计等,未来的设计将是智慧地球、信息智能下的设计新形态。

五、结语

从“设计技术”—“美学思想”—“服务对象”的角度对现代设计思想进行重新叙事,是一种探索“无名的历史”的书写可能性,也是一种历史认知观念的反叛。传统的基于“名人、名事、名物”书写观念个更多的是为了“记忆的历史”;而“设计技术”—“美学思想”—“服务对象”则是为了能够展示一种历史动力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设计的DNA如何在不同的设计文化中传承与融合,并不断演绎新的设计创新形态。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联盟文库)人民出版社,2011.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叙事历史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新历史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