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娜克
摘 要: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一个因素,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对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进行疏导和干预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成因;干预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及时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干预,避免心理危机的出现、重特大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通过初步调查研究发现,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在高校部分学生中存在,尤其是大一新生,处于过度戒备心理状态的比例相对要高,这种心理问题可以长期存在,且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干预,很容易产生一些连锁问题,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及校园和谐稳定等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索过度戒备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干预措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过度戒备心理问题阐述
过度戒备心理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一个因素,是常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中的一类,是在交往中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有这种心理的人对别人总是有不信任的态度,他们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人,对人存有戒心,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算计自己。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与人交往,而且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者还会诱发其他心理疾病。
二、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原因。从共性方面看,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认知误区。认知是人基于客观环境对自身及周围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与评价。正确的认知会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而对自我、他人和人际交往过程等的不良认知,常常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的关键原因。
2.情绪因素。交往过程中的情绪因素包括对交往的情绪反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大学生感情丰富,心境易变,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容易凭一时的好恶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使得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生过度戒备心理障碍。
3.个性缺陷。个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交往的重要因素,真诚热情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一般来说,大学生喜欢和那些个性品质好的人进行交往,不愿意同那些具有不良个性品质的人交往。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来源于其不健全的个性品质,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容易出现过度戒备心理问题。
4.家庭成长环境因素。部分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经济上不富裕。原生家庭中的父母一方或双方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不擅于与孩子交流,遇到问题总是一顿责骂,对孩子严厉,甚至专制,使孩子形成较为强烈的自卑和戒备,导致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5.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以前,大多数学生所在学校,其地域语言环境与家庭所处的环境一致,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处于从小习惯的,比较熟悉的,较为适应的一种环境。然而,进入大学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地域语言发生改变,而且学校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周围的同学不仅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来自不同环境的家庭,专业老师的授课及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来自外部的教育环境的变化给该同学带来了很大内在的心理冲击,使其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感,出现了心理过度戒备方面的问题,外在的表征为人际交往障碍。
三、大学生过度戒备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一)学生自我改善和疏导的途径
1.正确认识自己。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懂得欣赏自己。同样,也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差距,学会解剖自己。只有学会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既增强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又避免狂妄自大,抑制自己的高傲感。
2.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往,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客观地说,一个人的胆量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大胆地主动地与人交往,锻炼自己的胆量。只有大胆地尝试,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慢慢地才不会害怕见陌生人,从而社交恐惧症和孤独感也会随之慢慢消除,久而久之,自卑感也会烟消云散。
3.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正确认识自己、积极主动与人交往、对人以诚相待,固然有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但光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尤其应注意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技巧。
(二)学校层面应提供的政策和条件支持
丰富的课堂教学和多样的校园及社会实践,既可满足学生内在的人际需求,又能借助沟通能力提高、社网构建意识及其水平提升,减少人际冲突,同他人建立优良互动关系,最终为其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能力基础。大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校的努力,作为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有必要为其人际和沟通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良好的条件。
1.开设人际和沟通教育相关课程。在大学里,普遍开设口语训练课,帮助学生训练恰当有效的表达;全面开设《社會学》通识课程,普及角色、互动、社会网络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互动、社会网络的认识。在课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在沟通中对自身言语和态势美的关注和设计。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增强大学生对沟通的认识和技能。
2.实施开放性、实用性、实践性教学。高校应该把沟通和人际能力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大力推行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法,PBL、CBL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小组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引领学生参与;开展课堂提问和讨论。
3.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校园活动是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能为学生搭建沟通平台。学校通过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之间的交往提供机会,使学生在互动中将人际关系和沟通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自身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体会沟通与互动的意义。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
1.建立学校、家庭互动的教育体系,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老师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对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疏导作用,要定期与当事人的父母沟通,向其父母通报当事人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学习状况、人际交往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情况向当事人父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有促进意义的建议,例如父母每周与其通一次电话、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与孩子一起分担成长的困难等。同时,积极了解父母掌握的学生信息,帮助做好辅导工作。
2.建立问题学生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健全问题学生工作预警制度。辅导员要建立问题学生状况台账,台账信息力求全面,要涵盖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成长详细背景、教育经历、学习成绩记录、日常谈话和行为表现记录等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些台账有利于辅导员详细记录和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诱发心理问题的种种不良因素,形成长效关怀机制。
3.帮助当事人建立与外界的沟通桥梁,增强与外界的信任和联系,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关心与谈心,消除当事人与辅导员老师之间的距离感。二是帮助当事人与其宿舍同学融洽相处,从宿舍中获取与人交往的途径、技巧,建立自信。三是充分发挥班级这个学校单元的作用,使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学会与人相处,消除戒备心理,改善心理环境。辅导员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与当事人交流交往,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示范、朋辈辅导的作用。在组织班级活动中,主动邀请当事人参与,同时安排到一个活动小组,带动当事人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促使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消除其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从而解除内心的戒备状态,能够从容地应对与别人的沟通交流。
4.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帮助当事人做一些规划安排,并达成教育契约。可以鼓励或要求当事人每周与其父母通一次电话,讲一件学校发生的事情;每周与宿舍同学一起用三次餐,一起上三次自习课、班级活动必须参加等,对这些安排要达成教育契约,做好监督和辅助,保证当事人能够顺利完成。待情况好转后,辅导员老师可以逐渐加大当事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当事人自己提出心理状态改善方案,并督促其完成。
5.加強业务知识学习,深入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疏导方面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威.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化解方式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
[2]赵菊.大学生心理预警指标因素相互关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