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阅读激活学生思维力

2018-02-24 05:34董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6期

董琰

摘要:阅读過程直接体现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图式阅读通过文字与图式的互相转换,在图式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各种阅读资源的理解,最终通过构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图式,达到学科兴趣、逻辑思维、知识结构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材解析关键词、总结归纳,把文字转化为各类图式,同时把试题中常见的图式转化为文字,实现图文转化,使得图式变成学习认知的基础,当学生处理文字资源时,通过调用大脑中的图式来解释、组织、处理信息,使得知识结构化、条理化、逻辑化,由一条线索能串出一片知识,从过程到结果,都能助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图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066

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项复杂心理表征的建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摄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识读、记忆、理解和分析。可以说,阅读过程直接体现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但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被忽视,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阅读是语文和英语的专利。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种是“唯书本”论,教师简单的给学生划重点,不分析,不解释,仅仅作为书本知识的复读机,学生考试前只要照着书本上读读背背就可以了。另一种“无需书本”论,教师脱离书本,天马行空,一堂课下来,学生的书本空空如也,考试之前则会把书本知识编成讲义发给学生。最后教师认为讲过了、教过了,问题在学生、教也不会,很少从自身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讲过、读过、背过还是不会?这两种做法错误的实质就是未能抓住教学本质,缺乏对教材阅读的研究,只有会阅读教材的教师才能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学会如何透过文字理解知识点内在关系,持之以恒,就会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一种素养。

如何阅读,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图式阅读的探索和尝试,通过文字与图式的互相转换,在图式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各种阅读资源的理解,最终通过构建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图式,达到学科兴趣、逻辑思维、知识结构的有效结合。

一、解剖教材——动中窾要理解突破

高中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阅读资源是教材文本,主要有目录、单元结构图、单元导引、教材文本、名人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其中教材文本是正文,其他是辅助文本。

案例一:《经济生活》第一课“货币的含义”

教学过程:

生读: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齐读)

师问:从这个概念中能总结出货币与商品、与一般等价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答:货币首先是商品,其次货币是特殊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最后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贵金属金银。

师问:请同学们找出关键词,并分析为什么?

生答:“固定、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说明货币是商品而且是一般等价物,固定是说明只有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才能成为货币。

师问:请用恰当的图形画出商品、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关系图?

学生作如右图:

(教师补充:不管哪种形式圆的方的长的或其他形式都可以,只要能说明关系即可。)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学科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运用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点的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国际理论,涵盖面广、理论化强、抽象枯燥,较多的知识术语表达句式较长、较复杂,因此,学生畏难情绪较强,尤其是碰到大段文字材料,就会失去耐心,自我暗示“看不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抓关键”的意识,当学生能准确而又迅速找到关键词时,就意味着理解该知识点了,为识记、再现、运用知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训练抓关键词的能力可以多样化,笔者在教学中试着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阅读,并尝试用图式去解构书本知识,虽然费点时间但却能较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学生自主绘制图式的过程实现了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在绘图的基础上把教材文本读深、读厚,然后再读薄,在这厚薄转换之间,已了然于心。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图式阅读成为常态,那么,学生就会将文字与图式进行自由切换,不仅有助于提高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理解程度,更有利于学生把图式阅读变成一种阅读习惯,克服阅读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有趣而又简单!

二、重组教材——总结提升教材重构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中归纳总结能力至关重要,归纳总结内容可以一框、一课、一单元、一本书,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组装到创新,但核心能力是一致的,那就是建立在对课文教材理解基础上的教材内容的归纳与重构。归纳的过程也是一个阅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要去粗取精,瞻前顾后,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主线,打通各知识之间的“任督二脉”。围绕知识主题,思想政治一般知识结构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阅读中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提出纲要,打破原有教材框架。归纳的方式也是多样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思维图式归纳法使得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快速抓住主题、突出重点,围绕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清晰呈现知识脉络,一图网住所有重要信息!

案例 《经济生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不仅仅是读,还要写,不是读读背背,是思维的跳动与深化,是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思维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行动才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必须通过笔记、练习等来检测。能构建一张逻辑分明、关键词突出的、并富有个性化的思维彩图,也就说明了阅读的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阅读材料不应仅局限于教材,新闻视频也是常见的阅读材料,相比较文本阅读,有声、动态材料的阅读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抓不到重点,停留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上。但学生如果也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逻辑对新闻进行抽丝剥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新闻素材的阅读分析能力,主动将生活与理论结合分析,既深化拓展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学科素养。

三、慧眼识图——图文转换精准得分

试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素材,并能直接检验阅读的水平、质量。图表类材料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试题常见的呈现形式,常常困扰着学生,花时间,得分少。常见的图式材料有:漫画、作图题、表格类、折线类等图表,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会读图,即不清楚图上有什么?反映了书本哪些知识点?如何分析、运用图中的信息?图中的信息与设问的关系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加强对各类题型的训练,掌握一定的审图技巧。

案例:图像类试题分析:假设在一个成本相对稳定行业的市场中,只有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种商品。若甲企业在价格为P1时提价,乙企业不会跟随提价以抢夺市场份额;相反,若甲企业降价,则乙企业会跟随其降价以免顾客被抢走。其他条件不变,图1中能正确反映甲企业产品市场变化的是( )。

读图的关键是把图中的有效信息转换为正确的书本理论。本题是高频考点,是对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分析与运用。此题主要有两个难点:一是要清楚横坐标Q表示是供给数量还是需求数量;二是要分清是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还是供求影响价格。首先要看全信息:图中有价格、数量、P1、Q1四个数据;对应文字材料:企业、市场份额;回归书本知识:企业——生产;市场份额——市场消费需求量,提价——抢夺市场份额,表示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是因,需求量变动是果。因此图中的折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动影响市场消费需求量,当价格在P1时对应的需求量Q1,结合以上内容,得出结论:企业生产商品价格变动,若甲企业在价格为P1时提价,即P1往上移动——市场对甲企业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Q1往左移;若甲企业降价,即P1往下移动——市场对甲企业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即Q1往右移结合四张图像,只有B选项符合。同时在试题中还有下列常见图式。

各类图式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学科方法、原理与技能和实证材料,分析研究不同变量辨识要素、事物、概念、价值之间的关系,对行为、事物、现象原因、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的能力,综合要求较高,这种能力的养成也要贯穿于平时书本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才能实现文字与图表的互相转化。

通过图式阅读使得图式变成学习认知的基础,学生在处理文字资源时,通过调用大脑中的图式来解释、组织、处理信息,使得知识结构化、条理化、逻辑化,由一条线索能串出一片知识,从过程到结果,都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当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更多方面的综合努力,但只要是对学生发展有利,教师就应该去尝试、去追寻。

(作者单位: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2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