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青皮长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2-24 05:14邱海荣姜永平宋益民章洪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产业现状南通市对策建议

邱海荣 姜永平 宋益民 章洪娟

摘 要:青皮长茄是南通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生产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该文在深入调研南通青皮长茄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生产、流通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皮长茄;产业现状;对策建议;南通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0-0047-2

茄子生产在南通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南通市农业委员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茄子南通地区是继白菜、番茄、辣椒之后的第4大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350hm2左右,总产量190.6万t左右,其中海门、启东两地的茄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市所占的比重超过70%。南通地区消费者对果皮油绿、果型圆直细长、果肉细腻柔嫩的本地特色青皮长茄有特别的消费偏好,青皮茄子烧洋扁豆是百姓餐桌上一道独具江海风韵的特色菜,在农贸市场等蔬菜零售终端,青皮长茄的销售价格一般比紫皮茄子或青皮灯泡茄高出15%~20%。凭借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食用品质,本地区青皮长茄还销往上海、苏州等周边长三角城市,深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逐步建立起了穩定的市场份额。本文在分析南通青皮长茄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南通茄子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产业现状

1.1 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迎合市场的消费需求,南通地区茄子的种植品种类型中青皮长茄超过75%,在中南部的海门、启东两地,青皮茄子的种植面积甚至占到该地区茄子总面积的90%以上。地方政府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将青皮长茄种植作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内容加以积极引导和推动,区域内青皮长茄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种植规模连年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攀升。

1.2 栽培方式多样化 随着南通地区设施栽培的发展,青皮长茄的种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栽培方式,由过去单一的春季露地栽培和夏秋露地栽培逐步扩展到早春设施栽培、春夏设施栽培和秋延后设施栽培,促进了茄子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早春设施栽培是主要栽培方式,栽培面积大,经济效益高。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育苗,1月中旬定植,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7月左右采收结束,产量可达6.0~9.0t·hm-2,平均产值达15.0万元·hm-2。近年来,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作物栽培习性和市场需求,以充分利用不同作物生长的时间差、增加复种指数和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值为目标,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摸索和实践,总结形成并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了茄子-丝瓜-莴苣、茄子-生菜-西兰花等一批一年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年种植净收益可达20.5万~24.0万元·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3 种植区域相对集中 启东市的新港、海门市的三厂、临江等地初步形成了集中性生产区域和专业化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成为了当地设施蔬菜的主打产业。受种植与上市季节性规律的影响,设施早春栽培的产值明显高于露地种植和设施秋延后栽培,早春设施栽培已成为本地区青皮茄子产业化生产的主要模式,2016年早春设施栽培面积达到920hm2。

1.4 设施栽培规模日益扩大 在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南通地区青皮长茄生产已呈现规模化、设施化的发展趋势,2016年设施栽培面积达1350hm2,早春设施栽培为主、秋延后设施栽培为辅的生产模式显示出产销两旺的产业态势。相对于露地生产,设施栽培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小、产量高、效益好等明显优势,特别是设施栽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生产时间,能够实现茄子的周年生产与供应,对缓解淡季、均衡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是茄子高产高效生产的发展方向。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早春设施栽培专用品种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消费市场的改变,早春设施青皮长茄生产面积持续增加。但因科研工作的客观滞后性,生产上仍主要沿用露地常规品种,缺少适合早春设施栽培专用品种。青皮长茄早春设施栽培苗期及生育前期为增强保温效果,需要地膜、小棚、中棚和大棚多层覆盖,低温高湿弱光的保护地环境,导致现有露地常规品种植株对病害的抗性明显下降,并且为致病菌的流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现有品种的抗逆性不能充分满足生产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落花现象严重,为促进坐果,生产中常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但若处理时间或浓度操作不当,极易造成畸形果。弱光则会导致果皮着色变浅和光泽度减弱,影响果实的商品性。产品经济性状指标如果长、单果重、商品果率和产量,均较露地生产有不同程度下降。

2.2 病虫害发生严重 随着茄子连作年限的增加、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茄子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危害茄子的土传病害主要有黄萎病、枯萎病及根结线虫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蓟马、红蜘蛛、潜叶蝇等害虫。由于病虫害的控制主要依靠长期喷施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致使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化学农药使用剂量和频次逐步加大,既存在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隐患,也给种植户带来生产成本的增加。早春设施青皮长茄极易感染褐纹病和绵疫病,如果病害得不到有效控制,一般会减产10%~20%,对果实外观和食用品质也有较大影响。

2.3 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 近年来,冬季长时间强寒潮、早春倒春寒、夏季台风暴雨频发等极端恶劣天气均比较多的发生,在导致生产中低温及高温高湿危害严重发生,很大程度影响了茄子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低下,品质劣变,给种植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部分县(市、区)初步形成了集中性生产区域和专业化生产基地,但规模化生产基地数量还是不多,主要的生产方式仍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出的茄子大部分由蔬菜批发商直接到田头收购,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结合度比较低,购销关系较为松散。茄子销售仍以散货和统货为主,采后保鲜、分级整理、分类包装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商品化处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5 无公害生产程度偏低 1家1户的分散经营生产现相当普遍,茄子无公害生产技术难以全面有效实施。由于一味追求高产,茄子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产品中的硝酸盐和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3 对策建议

3.1 选育优良新品种 根据实际生产中设施栽培发展的需求,重点选育设施专用青皮长茄新品种。选育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才能被种植户和消费者接受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早春设施栽培应选育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前期幼苗能正常花芽分化,不易形成畸形果,连续坐果能力强,不早衰;秋延后设施栽培应选育耐高温干旱,在高温条件下果皮不易变色,抗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在提高抗逆性并兼顾丰产的基礎上,侧重把果皮光泽度和果形整齐度作为品质育种的重要指标。采用传统的常规杂交育种手段的同时,适度开展游离小孢子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加速选育进程。

3.2 强化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研究 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有效措施,全面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可以深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市场竞争力。强化与各个青皮长茄专用化栽培品种相配套的优质安全高效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的研究,促使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同时推广。

3.3 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在主产区建立新品种高产高效展示示范基地,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培训及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加快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促进青皮长茄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业主管部门要与科研院所积极协同开展科技下乡和农民科技培训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种植户栽培水平,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

3.4 建立集约化嫁接育苗中心 针对青皮长茄生产中根结线虫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日益严重的现状,集约化嫁接育苗中心建设成为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利用高抗砧木“托鲁巴姆”、“托托斯加”等进行嫁接是预防茄子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目前南通地区仅仅只有海门旺旺农场一家企业专业从事茄子嫁接育苗,年供应嫁接苗500万~600万株,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依据潜在产业规模的数据分析,今后应建立3~5个大型茄子集约化嫁接育苗,达到年均供应嫁接苗1000万株的水平。

3.5 优化产业布局 利用毗邻上海、苏南的区位优势和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的便捷交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政府扶持与龙头企业带动下,打破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格局,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发展稳定的茄子生产基地,实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发展建立青皮长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外运基地。

参考文献

[1]姜永平,宋益民,邱海荣,等.南通市设施茄子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J].现代农业科技,2017(4):79-80.

[2]杨建国,汪端华,皮向红.湖南省茄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3(15):132-135.

[3]方智远.中国蔬菜育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农学学报,2018,8(1):12-18.

[4]刘水东,姜永平.海门青皮长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09):62-63

[5]申爱民,李永辉,蔡伟,等.河南省茄子育种现状与展望[J].中国瓜菜,2017,30(1):3-7.

[6]曲红云.黑龙江省茄子生产发展现状、未来方向及建议[J].中国园艺文摘,2014(9):54-55.

[7]朱江华.启东青皮长茄品种特色及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 中国园艺文摘,2017(11):190-191.

[8]张世法,章宁,汪炳良,等.浙江省龙泉市茄子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16(5):12-1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产业现状南通市对策建议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
南通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