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2018-02-24 08:22张书丽
时代报告 2018年9期
关键词:鞭炮声鞭炮记忆里

张书丽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鸭杀;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对,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年味儿。

现在,越长大越害怕过年,越长大越找不到年味儿。

所谓的节日,不过是一种仪式感很强的纪念。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越来越强调仪式感。春节贴春联放鞭炮串亲戚,就好像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亮一样。缺少了仪式感,节日便和寻常日子没什么区别了。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我们照常上班、下班。没有鞭炮声打扰,这仅仅是一个忙碌而普通的工作日。晚饭时间回到家,惊喜地看到爸妈做了一大桌子的丰盛饭菜,有荤有素有酒有茶,才想起是过小年了。

过年是最具有仪式感的盛大节日了。摆上一瓶酒,每个人面前放上一个小酒杯,喝不喝先倒上再说。举杯的时候大女儿也站起来了,拿着自己的乳酸菌饮料,和每个人碰一碰。就连尚不会吃饭的小女儿面前,也放着一副碗筷,被她敲出乒乒乓乓的响声。鞭炮禁放后,少了烟火气的过年,这年味儿里还剩下些什么呢?

我问大女儿,过年开心吗?她顯然很开心,因为过年,实现了她的一个小小愿望——喝到了一直想喝而被禁止喝的饮料。

我小时候过年也很开心。记得那时候,从放寒假开始,每天醒来就掰着手指头数算着哪天过年,总是嫌时间过得太慢。老家五天一逢集,临近春节的最后一个集市是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我总是家里起得最早的,催着妈妈赶紧做饭,吃完饭好赶集,生怕去晚了别人会把整个集市的东西都买走了似的,特别惦念自己期盼已久的那件新衣服。

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厨房里总是暖乎乎热腾腾的。我喜欢擀饺子皮,左手捏着面皮上端,右手滚动擀面杖,三两下,一张圆圆的饺皮就完成了,一会儿功夫,案板上摞出一小摞,然后就取笑他们包得太慢。听到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知道谁家的年夜饭已经做好,开始尽享盛宴了。我也着急地去拿长长的鞭炮,爸爸把鞭炮事先绑在竹棍上,我挑起来在院子里走上好几圈,祝福的声响弥漫了小院的每个角落。每年的福币饺子上我都偷偷地做上记号,饺子上桌便开始到处翻找,把可疑对象全部拢到自己碗里,吃到了它,我会开心得意很长一段时间。

年夜饭后,在爸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拜年。一开门,只见爷爷奶奶正坐在大椅子上看春晚。“爸妈,我们过来拜年了!”这时候,爸爸会把墙边竖着的装了稻草的布袋放在地上,和妈妈一起郑重地跪下来给爷爷奶奶磕头,行跪拜礼。“好好好……”爷爷奶奶一直点头说好,笑得合不拢嘴,让他们赶紧起来,不用这么跪来跪去的。然后是叔叔婶婶拜年,再然后是我和哥哥妹妹弟弟们过来拜年。三代人共聚一堂,围在一起看春晚,每个笑点都被放大,每个泪点都被渲染,别有一番味道。每年守夜,我都是守着守着睡着了,然后又被外面的鞭炮声一次次吵醒。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换上崭新的衣服,又到爷爷奶奶家,把同样的拜年程序走一遍,不同的是可以拿到崭新的压岁钱。虽然爷爷奶奶总是说,来年不要再这样拜了,但这个仪式却一直延续着,一年又一年。

我们那儿的规矩,大年初一到爷爷奶奶家,大年初二到姥爷姥姥家,大年初三开始走其他亲戚。小时候交通不便利,贫苦人家没什么交通工具,好在大部分亲戚离得并不太远,所以拜年基本靠步行。早上吃了饭,踏着厚厚的雪开始走,大人们拎着拜年礼包,都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小孩子们却生龙活虎边滑边跑。到了差不多吃午饭的时间,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然后跳下餐桌,拿着压岁钱,满心欢喜地往代销点跑,买点儿平时舍不得吃的小零食,各式各样的小鞭炮,在街头巷尾欢快地乱窜。亲戚间全部拜完年,大概要到正月二十了,记忆里小时候的新年那么长,长大后却感觉越来越短了。

儿时拜年,我最喜欢到离家远一点儿的姑奶家,倒不是和她家有多亲近,也不是为了可以得到更多压岁钱,主要是享受去的过程,因为只有到远处拜年才能享受到坐大伯家拖拉机的机会。每年初六是去姑奶家的日子,应该是大人们商定好的吧。初六一早,妈妈就会把家里的一条被子用自行车驮到大伯家,婶子也带着被子到了。然后大家一起把几床被子甩到拖拉机车斗里,铺盖整齐,大伙儿幸福地拥在一起说笑。吃过早饭,我和哥哥弟弟妹妹们就往车上爬,然后脱了鞋子,紧贴着边把鞋子排成一排,一个挨一个挤进被子里。拖拉机在马路上颠簸着,我们簇拥在车斗里蒙着被子讲故事,拖拉机一定很喜欢我们的故事,它把这些故事吞进了隆隆声中,然后从烟囱吐出来又飘进了风里。

年过完了,该开学了。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着这个年里遇到的最好玩、最有趣的事;炫耀着这个年里得到的最漂亮、最炫酷的玩具;骄傲地诉说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儿时的年味儿在我的记忆里持续发酵,看着眼前的一桌好饭菜和笑靥如花的一双女儿,突然觉得酒未醉、人已酣。与其说年味儿淡了,倒不如说是生活变了。无论怎么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不会变,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不会变。大红灯笼取代了鞭炮声声,倒贴的福字替代了拖拉机上的故事,年味儿在一代人又一代人的记忆里延续并更新着。

猜你喜欢
鞭炮声鞭炮记忆里
无 题(1)
记忆里的旧光阴
没有鞭炮声的年
鞭炮声,一支传统的民乐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
鞭炮
红鞭炮
至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