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领航
摘 要:钧瓷作为传统瓷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当代发展过程中已逐渐被人熟知。钧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与哥窑、汝窑、定窑、官窑并驾齐驱,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以钧瓷的造型发展为主导,来阐述其在钧瓷造型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当代钧瓷造型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除自然条件外,历代钧瓷艺人善于继承与创新的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钧瓷造型;工艺特征;启示
一、当代钧瓷造型的分类
创造作为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是社会文明不断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器物的制造,无疑是我们在造型过程中的一种技能的表现。这种技能在历史的演变和沉淀的过程中,使工匠技师在对事物造型的认识、构想和再创作活动中有了新的表现,同时满足了现实世界中从人类生存、生活到审美追求的各种需求。
随着当代钧瓷事业的快速发展,钧瓷造型在前人的制作基础上,由后来者不断探索和总结,最终形成了当下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器型状貌。在传统钧瓷作品中的造型多以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器皿形式出现,像碗、盆、盘、瓶、盒、杯、尊、鼎、炉、洗等等。而当代钧瓷除日用瓷外从造型上被人们系统的总结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具体可分为:盆、盘、碗、缸、瓶、尊、鼎、炉、罐、洗、钵、印、渣斗、异形、人物、动物、生肖、茶器、饰品、壁挂、文房用品、佛像、大器、寿礼、节礼、国礼等。这种历史推演的过程无疑是创作者们从对其实用功能的追求上升到对审美、装饰功能的追求。
那么在钧瓷造型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呢?随时代推移,由古代远古时期陶器的产生直至当代各类瓷种的繁荣发展,这是古人和今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传说中的舜帝制陶开始,这一代表中国千年的文明的器物开始绵延发展,匠人师傅们也逐渐诞生。夏商周时期至唐代,陶瓷由青瓷、白瓷发展到花釉瓷,而钧瓷造型的演绎便由此开始了。随之,到了北宋时期,钧瓷造型依然延续着之前瓷器日用品器型发展。而在这一阶段,由于政治制度的影响,钧瓷业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同时,钧官窑无疑使钧瓷的发展走向了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钧瓷造型的发展也不同于之前,并且除了其自身的实用性之外,更具有观赏性。 自北宋这个钧瓷的黄金时代过去之后,在金辽时期至元代,钧瓷业的发展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动,由原有的官窑化的钧瓷生产模式转向民众化,同样地,钧瓷造型也发生了改变和完善,但相对于北宋时期而言,民窑的发展使得器型造型不如之前精致,更显粗犷、简易,多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明清时期,钧瓷出现了断代的现象,从明朝初期开始,各大小钧瓷窑厂纷纷停产,直至明末,钧瓷出现了钧瓷史上所谓的“空白点”或“黑暗期”。在清朝时期,清宫庭重视仿钧,并且随着景德镇陶瓷业逐步兴起,景德镇仿钧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由于这一原因,这一时期的钧瓷造型多为仿宋造型,而且匠人师傅多以恢复古窑古器及其造型为首,其器型表现略为单一,并无什么大的改变。清末之后,清政府提倡“實业兴邦”,钧瓷仿烧在神垕再次拉开序幕,而从钧瓷的恢复烧制开始直至今日,钧瓷无论从烧制技术到器物造型,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钧瓷造型的演变在恢复和完善生产仿钧器型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适应当代人审美情趣和居家实用的特点,大胆的创新和工艺技术上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让钧瓷的发展更加便利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二、当代钧瓷造型发展的工艺特征
外在条件无疑是指其外在环境条件,在神垕这座四面环山的小镇上,到现在我们仍然能看到写实版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钧瓷产地禹州,自古以来就是制瓷圣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陶土。除陶土外,柴木、煤炭、釉药、水源都十分充沛。而至今仍可见大小煤矿,大小沟渠泉眼。正是因为这种便利的条件,使匠人们能够不断地摸索烧制,更促使陶瓷事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钧瓷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从初期的形成直至现如今,当地的资源一直养育着当地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钧瓷的传统工艺在当下已经基本被烧窑匠人们完全掌握了,又或者说,这一工艺流程在各瓷区中一直被维持了下来。传统工艺的恢复可以在明人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找到制瓷的工艺技术。而这一工艺以景德镇瓷器制作技术为依据记述了瓷器“七十二道工序”的具体内容及其制作过程。当然,南北瓷器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其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因此,随着近代钧窑的复烧成功,在匠人的努力下,传统工艺得以恢复。而在不断改进过程中,匠人师傅将其经验总结归纳,最终将其过程归为如下八道工序: 加工;造型;制模;成形;素烧;上釉;釉烧;检选。
当代钧瓷的原料可以分为钧瓷坯料和钧瓷釉料两类,又可细分为黏土类、石英类、长石类、钙镁质原料、着色颜料等。对于钧瓷来讲,作为瓷器的种类,它主要以瓷土制瓷,但由于它成分需要调配制成,所以多被当地人称为配方土。此外,正因为钧瓷产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有的瓷土和其他原料,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其自身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古代,匠人们生产钧瓷用的原料皆为纯天然的矿物质原料,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制瓷业也有了科学技术的辅助,使得钧瓷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加工,从而出现了化工原料。钧瓷坯料一般成分有瓷、炻、陶三类。当下我们多用瓷料和炻料烧制钧瓷,而炻料因质地介于瓷与陶之间较为特殊,所以多用以烧制仿钧或大型钧瓷器皿。由于钧瓷坯泥所含的矿物元素的比重不同,使其外观呈现出黑、白、黄、灰、红这几种颜色。其坯泥种类也可分为碱土、软土、黄矸土、白土、黑毛土、骨料土等。
现当代艺术思潮快速发展,几乎席卷了世界各地,当然,钧瓷艺术家们也深受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钧瓷文化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名声也可以说是享誉海内外。而其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陶瓷爱好者与创作者,在他们当中,更是有很多钧瓷艺术的爱好者。像书法艺术家启功,陶艺大师韩美林、周国桢,以及季羡林大师都是钧瓷发展过程中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正因这种信息化的覆盖,使得钧瓷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新的创新与突破,除了有一批传统匠人在继承其工艺和文化的发展外,更有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者不断实验并结合当下时代发展,创作具有本时代特色的新型作品。
此外,在当代,钧瓷造型的工艺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其造型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器物本身通过创作者和艺术家表现出来的多种类的艺术形态。而这种多种类的钧瓷造型主要包括的就是传统钧瓷造型和新创作的当代的钧瓷造型。在钧瓷造型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其开始的这一千多年以来,其形式不断演变与强化。当代民间钧瓷造型的发展除了相对于钧瓷研究所研究的范围中涉及到的造型研究外,民间各个窑厂及钧瓷创作者与工作者都在致力于传统造型的继承。而相对来说,有一大批的老钧瓷艺人一直继承着传统的钧瓷造型技法。当下在传统钧瓷造型的继承过程中,老艺人们依然通过手拉成型、修型等传统造型方式创作钧瓷作品,这是有别于当下这种程式化造型的主要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钧瓷造型种类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其造型的创新也是不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出现了大量的新的造型种类。当代钧瓷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具象造型、抽象造型及日用瓷造型这三种类型上。具象造型就是有具体形态的造型,包括人物类形态造型、动物形态造型、植物形态造型、物品形态造型。抽象造型是相对具象而言,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不同的情感内容,甚至是一种不能以固有思维去思考的作品形式。而这里的抽象造型更多的是以各种几何的变化来构造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钧瓷造型的艺术审美出现了多种可能性,无疑大众审美和市场需求是钧瓷造型所应关注的重点。大众审美是市场需求的源头。当下,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就要求钧瓷造型多元化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其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未知的可能性。大众对于钧瓷造型的审美,简而言之,包括其外在的形式感、器物造型本身的寓意、器物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形式美的表现在当代钧瓷造型的艺术审美趋向中极为重要。在钧瓷造型过程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形式的和谐性,或者说是形式的完美性。这种美体现在诸多形式的工艺作品之中,如玉雕、石雕等等。这种形式的和谐性在西方美学中又称之为构成因素。钧瓷造型通过这种外在的形式感直击观赏者视觉感官,从而使观赏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感触。当下人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越来越希望得到一种心灵的安静,而这种和谐所带给人的稳定感从某种程度上來讲,会使人们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愉悦,诸如居家的舒适感,穿衣的简单化等。而大多数设计师都以精简取胜,讲究简单的点、线、面、体的构成美。讲究遵循着相应的形式法则所制作出的作品也更加吸引人。
器物造型的寓意更是当下审美不可缺少的。由古至今甚至到未来,美好的寓意都是人们所希望的。正如各大钧窑2017年鸡年贺岁系列的钧瓷作品,以鸡和其他元素造型相融合或变形来达到一种美好寓意的造型作品。像孔家钧窑的《吉祥富贵》,大宋官窑的《锦鸡送福》《平安大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吉祥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生活的向往。不仅如此,像钧瓷国礼中,孔家钧窑的《太平有象》,大宋官窑的《祥瑞瓶》更是一种祈求国家与社会平安发展的美好寓意。无论何种造型,无不体现着吉祥的文化底蕴,而这种文化更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色彩。
参考文献:
[1]阎夫立,阎匕.中国钧瓷[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叶品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2006.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