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8-02-24 13:55吴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34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程序概念

吴军

摘要: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一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化,其中包括了有很多的对象、属性、方法,何况是对于初二的学生,虽然他们的逻辑结构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面对复杂的程序逻辑还是无从下手。所以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学好程序设计。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4-0108-02

初二学生的认知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面对枯燥,繁琐,难以理解的程序问题,往往是力不从心。因此,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计出具有创造性并且富感染力强的课程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 运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越浓厚,学习的动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学生刚刚接触程序设计的时候,心里肯定都会想,什么是程序设计呢?他们总以为程序设计是很高级,只有IT精英才会的高科技。使用什么方法才能博取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学生的好奇心着手,选择一些新鲜的、有趣的、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小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第一节课上就可以通过“温度换算”小程序和“修改图片排列”小程序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体验期中的乐趣,打破程序设计的神秘。让学生自己体验这些小程序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包含热情,特别是动画控制这类程序,学生上手非常快,速度自由控制,玩的不亦乐乎。教师还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内容,那就是游戏,通过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体验编程的乐趣。学生在猜想—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就会对这个学期要学习的编程充满期待,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 形象类比,贴近生活

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非常抽象的,尤其是程序设计中部分概念和算法,这也是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程序要这样写,这个属性要这样设置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该运用技巧,形象类比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够轻松的接受各种概念。在第一堂VB课中,我说“程序无处不在,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按照程序完成,穿衣服有穿衣服的程序,上课有上课的程序,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先传鞋子再穿袜子,那岂不是乱套了”。通过生活实际实例讲解,复杂的程序的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好理解,也为后面程序结构和算法奠定基础。

又如在讲解对象名称和对象Caption属性的时候,学生非常容易搞错,可以将对象比作是一个人,对象名称是这个人的人名,而Caption属性则是这个人的脸。如当学生在理解变量的概念时候可以吧变量比做一个箱子,给变量赋值就是把液体放在瓶子里,交换两个瓶子的液体必然需要第三个瓶子作为过渡。通过这样比喻教学的方法使得学生对于抽象的内容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3 以具体实例为基础,促进理解基本概念

一个概念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大脑的逻辑思维,倘若教师在教授概念的时候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我想学生肯定能够很好的掌握概念。反之,如果一开始上课就把有关于程序设计的,对象、属性、方法等概念灌输给学生,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就可能产生逆反、厌学心理。所以,要想将这些概念准确有效的教授给学生,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为切入点,在每个例子中适时、适量渗透程序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地掌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概念。

如:常量、变量、算术表达式等内容作为程序设计的基础,是要求学生在學习之初掌握的,因此这些内容放在课程的半部分讲授比较合适,而为了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可以结合例子讲解。

教师可以问,这里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正方形周长的大小取决于哪一个量?(引出变量的概念),如何计算正方形周长?(引出表达式的概念)经过一系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能较快理解这些个基本的概念。 在讲解表达式的时候可以将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示放到将分支结构的时候再讲解,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这两种表达式的概念和作用,必将事半功倍。

在这个程序中,也将两个文本框的名称修改成了有意义的名称,诸如此类的命名还有很多,比如,在制作显示分数的小程序的时候,将两个Label分别命名为,Label_name、Label_point,这样可以让别的同学或这阅读程序的人看清楚,有利于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代码习惯,为了以后更加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程序设计中的概念非常多,并且难于理解,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忘,教师应该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不厌其烦的为学生讲解各种概念,强调讲过的知识点,使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体系。

4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一一年的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后,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但是在程序设计方面学生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逻辑思维能力也有高低,学习VB程序设计时表现出的差异比较明显,有的同学能够很快掌握各种小程序的编写,反之,有的学生对于理解程序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和任务。

我分层教学法的依据是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根据这三个项目不同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将整个班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且以任务驱动法为原则,设置难度合适的学生任务,使每一层的学生均得到良好发展。针对基础、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只需要体验上课的程序,并且能够通过模仿老师操作,完成简单程序,达到“巩固基础,按部就班,模仿提高”的目的。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好,但是缺乏探究精神,对于这样的学生就可以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探究方向,完成探究任务。能够达到“条理清晰,预设悬念,循序渐进”。对于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富有创造力和探究能力的学生,可以采用完全自主性的探究方法,在这种探究活动中,教师只需明确探究方向,并不锁定具体方法,学生能够根据方向开展相应探究活动,最终完成任务。达到目标是“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形成风格”。 及时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三层设置不同教学方法和任务,使得每一层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根据我的从教经验,分层教学法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最大收益,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把学习效率最大化。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讲VB循环结构时我设置了三个任务。

任务一:根据教师操作完成1到100的和。

任务二:使用循环结构完成1到100中偶数的和(直接从2开始100结束)。

任务三:使用循环结构完成1到100中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每个数必须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

这三个任务中前两对计数循环练习和巩固,每一位学都应该熟练掌握,第三个任务就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对个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结合前面学习的条件语句完成任务。在这种设计环境下学生不但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解决问题,提高自己水平。然而,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最终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

以上四点是我在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只是教学方法能够决定的,良好的实施过程也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碰撞往往可以影响教学效果、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果、培养学生信息素。总之,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程序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幾樣概念店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