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芝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以学定教,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预设 生成 对话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的内容。预设是提前对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组织以及过渡形式进行预案,而生成课堂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课堂中会出现一些没有提前预料到的情况,而教师需要对这些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然后做出恰当的调整。目前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动态生成课堂中体会语文学习的精彩之处。
一、“弹性”预设,促成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课堂中,经常会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此在预设课堂教学内容的过程,就需要对这些无法预见的内容做一些弹性的设置,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空间,促进动态课堂的生成。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狐狸与乌鸦》一文时,学习接近尾声时,教师问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文章中的狐狸或者乌鸦说些什么?”此时,有的学生说:“狐狸太狡猾了,以后再这样是没有好下场的。”有的学生说:“乌鸦你太爱听好话了,以后可要吸取教训啊。”还有学生说:“狐狸你太聪明了,每次都开动脑筋吃到了肉。”面对课堂上这种异样的声音,教师要保持淡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然后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联系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真诚才能够保持长久的交往,才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如果只是一味考虑自己,就很容易失去朋友,狐狸的这种行为是不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动态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制造“冲突”。激发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后,学生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此时教师就需要抓住学生争论的契机,适当制造冲突,把握好学生争论的节奏,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各种观点在争论中碰撞、融合,最后激发动态课堂的生成。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半截蜡烛》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佩服文章中的谁,并说明理由:有的学生说自己最佩服博诺德夫人,这是因为其在遇到情报可能暴露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冷静,并且能够安抚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有的学生说自己最佩服大儿子杰克,这主要是因为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像妈妈一样保持镇定,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有的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小女儿杰奎琳,主要是因为其善于分析敌人的特点,凭借自己的可爱最终取得了胜利;有的学生说自己最佩服德国军官,主要是因为与其他纳粹分子相比他还能够保持一定的善良。该学生说完之后,在其他学生之间就起了争执,有的同学就说德国军官心中只有自己的女儿,是不关心其他孩子的,因此是自私的,有的学生还说德国军官能让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骗了,就是太蠢了。针对学生的这些看法,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说出最佩服德国军官,这尽管与课文阅读价值观有一定的冲突,但是这确实是学生的真实感受,此时教师不要一味排斥,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带领学生重新对文章进行解读,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主动改变自己的看法。在面对冲突的过程,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对学生的语言进行及时的引导、辨析。只有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才能大大提高。
三、深层“对话”,催化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性课堂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能提出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就需要认真聆听,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反复的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催化动态生成的课堂。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时,有一个学生提问:“文中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但是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怎样装饰维也纳的呢?”教师面对学生的疑问,不需要急于回答学生,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就开始认真阅读课文,有的学生说:“文中说,到处都可以看到大音乐家的铜像和大理石。这就是音乐的一种实体符号。”有的学生说:“文中说维亚纳有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并且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这也是音乐的一种体现。”此时,教师就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总结:“音乐家的雕塑、巨大的音乐符号、音乐家的名字等,这些都是看得见的音乐,所以说文中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并没有说错。”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的思维就开始发散,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铜像和大理石就是凝固的音乐,也只有维也纳会有那么多的音乐家雕塑。”“塑像是永恒保存的音乐,将音乐大师的青春都保留下来,能够延续人的生命。”学生的这些分析都是对文章的深层理解,是在一个动态问题的引导之下形成的自己的观点。因此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就需要对问题的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学习的层次,促進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
四、抓住“意外”。拓展动态生成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些问题,探究意外背后的原因,巧妙利用意外,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拓展动态生成课堂。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些课堂意外的话,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的《狐假虎威》一文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分角色对文章进行朗读,在读到某个片段,有一个男生学着狐狸装腔作势的样子说:“你敢吃我?”另一个女生学着老虎说:“为什么不敢?”读到这里的时候,全班同学就开始哈哈大笑起来,此时教师严肃制止学生:“要认真听别人读书,不能笑别人。”但是教师的话并没有起到作用,每次朗读到这里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哄堂大笑,课堂学习气氛顿时消失。这种情况就是课堂意外的出现,教师没有事先预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转换另外一种方式来教育学生:“同学们看,狐狸都要被老虎吃掉了,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啊!”经过教师这样的处理,学生就能够重新审视学习情境,了解课堂应该是和谐、尊重以及规范的,学生就将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角色的扮演上,能够设身处地了解角色的心情。这样就巧妙化解了课堂上不和谐的小声音,对不曾预设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改变,促进动态生成课堂的形成。
五、及时“反思”。完善动态生成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目标是否有达成,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强烈,然后根据反思的结果优化动态生成课堂。
比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司马光》一文时,在预设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冷静、机智果断的品质,整个教学是通过自读自悟式和讲解式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结合插图进行文章的理解。教师动态生成的点就是让学生分析司马光的人物性格。但是教学后发现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参与性不强,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也没有出彩的回答,都是集中体现在司马光的勇敢、机智上。此时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经过反思,教师就发现自己留给学生动态生成的时间较少,提出的问题也不新颖,不能引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就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时间,给学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问题:如果是你遇到当时落水的儿童,你会怎么救他?如果你是落水的儿童你会怎么做?这些问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了解司马光在当时危险的情况下做出的砸缸的选择是多么勇敢。这就对动态生成的课堂进行了改进,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丰满了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多变复杂的,这就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经常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注重观察学生,积极发现动态生成的契机,灵活调控教学行为,构建动态生成课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