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对“超越”的偏执

2018-02-24 06:06李开盛
环球时报 2018-02-24
关键词:超越成就道路

李开盛

不贬低也不夸大的客观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响自我认知的因素很多,其中既有评价标准与认知能力的问题,还有反观自身时难以摆脱的情感因素。人如此,国家亦然。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无论综合国力还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加艰巨和复杂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本身就可谓一个需要准确拿捏的挑战。

笔者注意到,在国内自我评价的多元声音中,除了偶有“戴着黑色眼镜”的刻意批评,“看自己什么都不是”的自卑已然不多。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倾向是,随着中国发展各项指标的不断刷新,过度自信的声音似乎多了起来。在学术层面,有的观点甚至认为从一些指标衡量,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对老百姓而言,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发现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生活水平不过如此,因而自信心爆棚。

选择什么样的指标体系评估中国发展水平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要得出“超越”或“落后”这样严肃的结论,我们仍要谨慎考虑一些问题:比如,是否实现了从量的超越到质的超越,或者是否实现了从国的超越到人的超越。显然,这还都是我们的短版。但为什么还是总有人高估自己、得出一些显然超出常识的结论呢?这其中除了视角和认知方法的问题,可能还受以下因素干扰:

一是把中外优劣对比与对当前中国道路的评价联系起来,觉得我们在这条中国特色的道路上走了这么多年,也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就应该用实际的指标、尤其是超越了发达国家来论证这条道路的正确性。但实际上,把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建设与数百年的资本主义积累比较,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承认自身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对已取得成就的否定,更不意味着对中国已选择道路的否定。相反,越是能够自省才越是自信的表现,要想更好的发展首先就需认清并不断强调我们面对的问题。

第二,长期落后所导致的对“超越”的偏执。中国近代以来落后挨打,一直有着强烈的悲情意识与超越意识。不可否认,这种意识促使中国人奋起直追、埋头发展,进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随着中国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或许我们是时候把心态从“超越论”调整到“竞争论”上来了。

两者的共同点都是要积极进取,但“超越论”的潜在逻辑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而“竞争论”则承认国家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很正常,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永远排在第一位。按照这种思维,将来哪天中国GDP超过了美国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就像如果哪天我们的GDP增速又有波动也不需要大惊小怪一样。国家之间互有进退、良性竞争,这样才是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思维和心态。

不得不说,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评价是相当多元的,在有人做出过度自信的判断时,舆论界传出了更强的清醒认识与反省声音。在多元化的舆论环境甚至多元化的世界里,对一个国家发展的评价呈现多元化也属正常。但关键是在多元纷杂中要有一种主流声音,引导人们客观看待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始终让舆论与中国的未来处在理性、稳健的行进轨道。▲

(作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超越成就道路
道听途说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跨界与超越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