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迎春
(定西市第一中学,甘肃 定西)
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微小型、便携式网络终端不断地得到普及,植根于智能网络终端的微信、微博、博客、BBS网络论坛等拥有自主、交互、多样、平等性等特点的自媒体平台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流阵地,个体力量在信息传播中的效能得到了空前的展现和释放,以至于学界和民众皆发出“自媒体时代”来临的感叹。与传统渠道不同的是,网络自媒体虽然使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且凭借智能终端的科技感、人机交互的新颖性获得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喜爱,但由于缺乏监管,自媒体所发布的信息不仅良莠不齐且部分夹杂着安于享受、奢靡拜金甚至违法反动的言论和思想,影响着当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如何面对自媒体给图书馆工作人员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自媒体凭借自主性、交互性、多样性、平等性等特点,打破了信息在通过传统媒介向社会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审核严格等诸多壁垒,使得网络信息的接收者通过智能终端可随时、随地变身为传播者。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手持智能终端即可自由浏览大量由实施者发布的蕴含正能量、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影像,形成比书面文字更为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提升记忆效果;可自主学习并分享、传播、发布大量的时事政治、思想理论等资料,改变了机械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浏览上述内容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从而促进其实现自主学习,真正让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诸多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件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资源。自媒体时代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而在此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者在获悉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即向图书馆工作人员传递与其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可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了解时事信息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升理论与时事的联结度。整合后可及时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抢得先机、引领舆论,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提供信息,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
由于自媒体信息有着发布成本较低、技术简单、审核宽松等技术优势,使得其平台内信息类型丰富、容量巨大。但是由于受发布者文化程度、行为动机、利益锁链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其所发布的内容也良莠不齐,且部分夹杂着贪图享受、奢靡攀比、虚假“鸡汤”甚至违法犯罪的言论和思想。当图书馆工作人员手持智能终端随意浏览自媒体平台内容时,面对披着名实不副、哗众取宠标题这层外衣的不良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通常出于好奇而进行点击浏览。在这些不良信息面前,如不能正确引导,读取不良信息潜在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有可能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这张本应由他们用阳光、活泼、积极、健康的正能量书写的画卷遭到污染,本应理性思考的他们有可能变得堕落、沉沦。
自媒体时代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都选择各种新媒体进行交流沟通和联系,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能力变弱,排斥面对面的交流,心灵孤独成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种常态。现实世界和虚拟平台终究有很大的差距,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现实的交流和交往中,难免遇到问题,这些问题容易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体验到交往失败的挫败,带来心情沮丧、缺乏自信、心理压力过重等心理问题。此外,自媒体的出现还诞生了特有的“宅”文化。宅在家里,动一动手指,便可知晓天下事,了解自己想获取的各种信息,便可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但是真正的认知是必须从实践中得来的。这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却弱化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可能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成为“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道德与法治工作者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重新给便携智能设备定位,强调它所承载的自媒体平台更多的是辅助学习的“工具”,而不是“电子老师”。让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自媒体平台,从内心把它当成是一个工具来看,而不是一种精神依赖品。具体说来,就是需要用自媒体去查找资料、交流沟通的时候,再去使用便携智能设备;不用的时候,应当把它“束之高阁”,就像我们身体需要的时候才去喝水,而不是随时随地保持喝水状态。
自媒体相关道德与法治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道德与法治理论教育效果的提升,关系到图书馆工作人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应当由基层部门牵头,由各地区分别进行自媒体相关道德与法治工作的形势研讨会、学术交流会,自上而下形成统一共识并凝聚思想,提高与自媒体相关的道德与法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道德与法治理论课中形成自媒体时代道德与法治工作亟待改革的意识氛围。
总之,在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抓住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遇,勇于迎接挑战,抵制自媒体的不良诱惑,着力于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自媒体道德与法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