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贤,崔毓珊
(1.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2.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六小学)
新的时代背景和课改理念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自私、自卑、自闭、亲情饥渴、沟通焦虑、离群、缺乏合作意识、暴力倾向……每一起伤害事件的背后,每一个冷漠眼神的背后,每一次惨痛教训的背后,都有孩子们心理不健全作祟的痕迹,都有学生心理“隐疾”的影子。面对孩子们心灵中的“沟沟壑壑”,教师是作为一种正能量,参与孩子们心灵的健康成长,还是成为一种“逆环境”,助长畸形心理的蔓延?在他们青葱稚嫩的年华里,我们时不时从背后扶着的两只手,是“合力”还是“卸力”?究竟在多大意义上给予了孩子们最好的帮助?显然,只有前者才是值得称道的。
教师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打开孩子们内心那个“奇异的大海”,破解出孩子心灵和情感的密码,以此找到进入孩子内心秘境的钥匙。何为儿童视角?大人认为蝴蝶、毛毛虫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但在儿童的心目中,那是美,是活力,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雨了,大人打伞避雨,但孩子在雨中玩水花。这就是儿童视角。“以一颗‘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问题,才能有效引导儿童的道德成长。”[1]的确,好教师总是和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好教师总是与儿童“共情”,与每一个学生有“私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此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比如,一个孩子总是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做对”,比如揪女同学的辫子,比如趁同学站起来时,抽走他的凳子;总是跟教师唱“对台戏”,老师说“东”,他说“西”,老师让他干这个,他非要干那个;总是在楼道内尖声怪叫,急速奔跑……当教师通过种种方式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时,才知道他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之中,而且父亲出外打工,他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渴望亲情。他只好通过这样直接、“醒目”、剧烈的行动以引起别人和老师的关注,甚至通过这种方式让老师给他的爸爸打电话,以此见到亲人。原来这样的心理属于“亲情饥渴”,属于“心理饥渴”。了解到这些之后,教育就变得容易多了。
所谓“慢”就是给“一颗种子以萌发的机会,给叶子以葳蕤的机会,给花朵以饱满的机会”。[2]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而言,这种“慢的艺术”特别重要,这种等待的机会难能可贵。因为只有慢下来,事情的诸多真相才会渐渐大白,水下面的“冰山”才会露出水面;只有慢下来,才能给孩子醒悟、反思、改正的机会和时间;只有慢下来,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式的沟通方式。
比如,一个孩子的亲人在车祸中去世,她从此变得消极、内向、颓废、“破罐子破摔”。怎么办?面对这个心中有巨大悲伤的孩子,我不是暴风骤雨地灌输“一定要振作”的理论,也不是强迫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而是陪她聊天、陪她散步、陪她从吃饭,甚至陪她走亲串友……让等待、耐心、热情和爱先一步到达这个孩子的内心,还是让急躁、怒气、指责和推卸影响孩子?无疑,控制情绪、耐心等待、柔风细雨,才能找到更为细腻、温润、灵活的方法,才能找到“深耕细作”式的沟通方式。
实践证明,当我们慢下来时,那个曾经颓废的孩子,慢慢走出阴霾心理,慢慢聚集起正能量,慢慢忘记心灵的伤痛,最终,她成功摆脱失去亲人的阴影,走向阳光人生。
教师应当从具体的活动中去引导,去矫正,去滋养,像“盐”一样融进情境的“汤”中。实践证明,让孩子们置身在具体的活动中,在新颖的情境中,在浓浓的团体意识中,孩子们封闭的心才会渐渐敞开,才会向老师和周围的同学敞开。而一旦敞开,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就变得水到渠成。自然,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也就变得容易一点。教师应该是高效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更新者。
比如,多多“向老师说说心里话”、“我阳光、我自信、我成长”正能量传递活动、“原来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发现活动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新颖、丰富、多样、摇曳生姿,一定要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一定要所有的孩子都参加,让每一个孩子都“上上镜”,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受益者。教师要注意活动内容的系列化、递进化和螺旋上升,要拒绝活动中的一窝蜂和跟风现象,有选择地梳理,有创意地筛选,有创意地甄别,以清新、实在、朴实的面目开展活动,以此锻造学生,滋养学生,提升学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具体的活动和情境中开展活动,道德、品性和良好的心理生成也就变得自然而然。
窃以为,新理念新课标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俯下身子,用心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关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变化和心灵中的“沟沟壑壑”,注重德育的生成、螺旋上升和内在发展的机理,改进德育工作细节,以此打造摇曳生姿的和谐德育新时空。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4.
[2]樊吉福.慢教育,一个神圣的隐喻[J].中小学德育,201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