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阳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富家中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有了新的要求。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教师从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变为从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英语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初中英语属于过渡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
要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首先就是要学会听。听是英语交际的前提。与人交流时,只有听清听懂别人的意思才能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反复的听中熟悉语言,如此才能有效掌握语言、运用语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加强学生听的训练。让学生不但能够听清,还能听懂。教师可利用手、表情、动作等身边可利用的东西帮助学生了解教师说话的意思和意图。例如,在教学“What color is it?”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全程英语讲课。尽量用一些简单的、学生听得明白的句子来授课。在教学颜色的单词时,可配合身边的物品如黑板、桌子、墙壁等讲解。教师:“Please read after me,red.yellow.black.white.”在读的过程中配以相应颜色的物品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教师指着一把尺子问道:“What this in English?”学生在听懂了教师的意思后自然回答道:“It’s a ruler.”教师继续问:“What color is it?”学生回答:“It’s yellow.”学生在完全听懂教师的问题后自然能对答如流。通过课堂上听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说话人的意思,为顺利交际奠定基础。
所谓交际就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完成的。缺乏说的环节都不叫交际。说是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英语交际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喜欢玩游戏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新颖有趣的活动,创设出贴合真实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动力,促使他们展开英语交流活动。例如,在教学“This is my sister”过程中,教师可创设如下情境:A foreign visitor comes to home and wants to know your family members.So 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family to him?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交流活动。生1扮演外国游客Tom:“How many people in your family?”生2扮演接待外国游客的中国人Jack:“Four,father,mother,sister and me.”Tom:“Ok,what does your father do?”Jack:“He is a salesman.”Tom:“It is a good job.”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自发进行交流。在说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学生只有能听与说,自信流利地与人交流,如此才能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英语背景知识虽然是非语言知识因素,但是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作用。英语背景知识也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世界之大,不同的文化背景、地方习俗共同构成了缤纷多彩的世界。但这同时也给学生学习英语和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个词汇、手势、称呼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的理解大为不同。只有真正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才能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在教学英语用餐相关知识后,注重讲解一些“交际窗”“英语背景小常识”这些英语背景常识。如英国人开机动车是靠左行驶的;英国菜比较简单,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英国人践行女士优先原则,进房间后进餐馆大多是女士在前,男的要替女士开门。通过英语背景常识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一些交际中的常识,避免犯常识性错误。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他们加深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运用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听和说方面入手,运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强化训练等手段促进学生英语发音、用词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1]董洪芬.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2006(3):62-63.
[2]彭丽霞.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吉林教育,2011(10):49.
[3]闫菲.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7):177.